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如何基于單元确定教學重難點

如何基于單元确定教學重難點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7 02:34:53

一、學段教學目标

早在 2001 年第八次國家課程改革啟動之時,就取消了“年級制”,實施了“學段制”。學段是某一特定學習階段的簡稱,是一個相對的時間概念,主要适用于有特定目的、稍短的學習區間。稍長的學習區間稱之為某某階段,如學前階段、小學階段、初中階段、高中階段和大學階段等,這時,“階段”類似于時期,例如,“上小學階段”亦可稱之為“上小學時期”。學段一般是上述學習階段中的某一較小的、特定的學習區間或學習時間範圍,如小學學習階段,由于現階段很多學校規模較大、時間較長、學情較簡單,為便于教學和管理,推行了學段教學體制。把小學階段劃分為第一學段、第二學段和第三學段,實行學段教學,以區别以前的“年級制”教學。

新課程标準在“總目标”之下,把小學按 1~2 年級、3~4 年級、5~6 年級劃分為三個學段。這體現了課程的整體性與階段性的系統設計思想。

1.學段學生的心理特點。

各學段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大緻可以列表如下:

如何基于單元确定教學重難點(單元整組教學目标的系統解讀與确定)1

上表主要是從心理特征、思維特點、情感表現等方面介紹了三個學段小學生的一些特征,這些特征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着小學生的學習,都和小學生的學習有着密切的關系。這些心理特點既是三個學習階段劃分的重要依據,也是規定這三個學段教學目标的重要依據。

2.學段的課程要求。

小學階段分為三個學段,不同的學段有不同的教學要求,因而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标也是有區别的。筆者整理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2011 年版)》第二學段課堂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标:第二學段課堂教學主要教學目标:

如何基于單元确定教學重難點(單元整組教學目标的系統解讀與确定)2

從以上對第二學段學情和“課标”要求的分析可以看出:三年級學生處于心理變化的轉折期,這一時期也是拉開小學生語文學習差距的一條重要的分水嶺。第一,三年級學習容量加大,學習難度加深,容易拉開學習差距;第二,統編本三年級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樹立文化自信、進行語言構建的學習情境;第三,第二學段也對學生識字能力、寫字能力、閱讀能力、習作能力、口語交際表達能力、綜合性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第二學段課堂教學總目标。

筆者曾撰文提出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核心素養主單元整組教學目标的系統解讀與确定要有三個:态度素養、語言素養和文化素養。據此,可以把第二學段的課堂教學總目标規定為:

(1)關注學生良好語文學習方法、興趣、動機的培養。

(2)重點進行語段結構、詞語表達、片段讀與寫的訓練。

(3)滲透語文學習邏輯關系、語法修辭、審美的感受。

二、單元教學目标

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圍繞“奇妙的世界”這一主題,安排了篇章頁、《我們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燒雲》三篇精讀課文,還有口語交際“勸告”,習作“國寶大熊貓”以及“語文園地”等七大闆塊。特别要說明的是篇章頁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學習内容,應當加以解讀。

1.單元系統解讀。

對篇章頁的解讀,是把握單元教學目标行之有效的途經。可以說,解讀篇章頁的過程,就是在明确和把握單元教學目标的過程。統編教材從三年級上冊開始,在每個單元前都設置了篇章頁。本單元的篇章頁從兩個方面進行了說明。從文化角度提出:“天地間隐藏着無窮無盡的奧秘,等待着我們去尋找”。從語文要素的角度規定了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内容和目标:一是“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二是“初步學習整合信息,介紹一種事物”。并配有圖片:三位去考察的兒童以及森林、高山、火山、海底世界,以配合本單元的三篇精讀課文的學習。

從文化角度看,三篇精讀課文都描寫了自然之美和自然之奇,以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培養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精神。從語文要素看,三篇課文主要以寫景為主,描寫了自然界奇特的景觀和無窮無盡的奧秘。三篇課文都從幾個方面把事情寫清楚。《我們奇妙的世界》語言優美,聯想豐富,從“天空的珍藏”和“大地的珍藏”兩方面描寫了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語言樸實,用詞準确,從“景色奇異”和“物産豐富”兩方面向讀者介紹了海底神秘的世界;《火燒雲》語言生動,描寫傳神,從“霞光”“火燒雲的顔色”“火燒雲的形狀”等方面介紹了絢麗多姿的火燒雲。

2.單元重點教學目标。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把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單元重點教學目标确定為:

(1)通過對三篇課文内容情節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他們探索自然奧秘的精神。

(2)通過對三篇課文結構形式的學習,了解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總分結構)。

(3)通過對各種信息的提取,初步學習整合信息,介紹一種事物。

筆者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目标分類理論,把本單元的教學目标進行雙向細目分析如下:

一般分兩步進行:(1)确定采用的目标分類體系。到目前為止,小學語文教學目标分類大多數以布魯姆的認知目标分類學為理論框架,或稍加改變,把原來的六級水平變為三級:識記、理解、應用;(2)明确每個知識點的學習水平。這需要參照《語文課程标準》對知識深度、廣度的要求以及小學語文教材對知識的處理,明确每個知識點的學習水平。以閱讀知識點的學習水平為例加以說明:

記住常用句式→識記

背誦重點段落→識記

理解句子的轉換方法→理解

在上下文中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理解

判斷詞語的詞性→應用

找出邏輯順序的錯誤→應用

分析文章的組成要素→分析

分析文章段落之間的關系→應用

創造性地複述課文→綜合

概括文章的段落、中心思想→綜合

評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寫作特點→評價

教學目标的表述,是指把小學語文教學目标分類框架和小學語文知識内容結合起來的一種陳述。通常有兩種表述方式:一種是“雙向細目式”,一維以知識點為序展開,另一維是目标分類學中的學習水平級别。每一個知識點定出相應的學習水平,組成一個表格。另一種是“條目式”,把每個知識點和内容結合起來,用一個行為動詞組成的句子加以表達。

第七單元的雙向細目式教學目标如下:

如何基于單元确定教學重難點(單元整組教學目标的系統解讀與确定)3

三、課文教學目标

從系統觀照,課文的個性教學目标主要通過基礎目标、特色目标和發展目标反映出來。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共有三篇精讀課文,其核心目标是學分結構,能從多個方面說清楚或寫清楚一個事物或一件事情。現對這些課文的教學目标和核心内容較全面地分析如下:

《我們奇妙的世界》的作者是英國的彼得·西摩,文章圍繞“奇妙的世界”這一中心,從“天空的奇妙景象”和“大地的奇妙景象”兩個方面展開叙述,描寫了雲彩的色彩和形狀,植物的顔色和事物的形态等。

如何基于單元确定教學重難點(單元整組教學目标的系統解讀與确定)4

基礎目标:

(1)借助以往的識字經驗,識記“呈、雕、幻、蠟、燭、輝、芒、型”8 個生字。

(2)借助以往的寫字經驗,練寫“呈、幻、蠟、燭、誘、潤、乘、芒、劍、普、通、模、型”13 個漢字。

(3)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世界的奇妙。

特色目标:

(1)借助思維導圖,通過師生配合朗讀等方法,了解課文是從幾個方面把事情寫清楚的。

(注:本單元第一次學分結構:借助海底世界的思維導圖初步感知。)

(2)通過句式比較等方法,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

發展目标:感受世界的奇妙,激發探索自然,在普通事物中感受美、發現美、尋找美的興趣。對此,本課的核心内容可以規定為:

如何基于單元确定教學重難點(單元整組教學目标的系統解讀與确定)5

《海底世界》的作者是石友,這是一篇介紹海底知識的科普文章,文章兼具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從事物的幾個方面描繪了“景色奇異,物産豐富”的海底世界,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并使學生在感受美、欣賞美的過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如何基于單元确定教學重難點(單元整組教學目标的系統解讀與确定)6

基礎目标:

(1)通過看圖、聯系上下文等方式,認識“竊、私、警”等 11 個生字。學習多音字“差”。

(2)借助字形分析,歸類寫字,端正書寫“甯、官、汪”等 11 個漢字。

(3)通過研讀課文,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産豐富的特點。

特色目标:

(1)借助各自然段的總起句和文章的總結句,梳理文章結構。

(2)通過對總分結構段落的學習,試着圍繞總起句寫一段話,把意思寫清楚。 (注:本單元第二次學分結構:借助海底世界的語段初步仿寫。)

發展目标:

通過書籍、互聯網等途徑探索海底世界的奧秘,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以及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因此,本課的核心内容見下表:

如何基于單元确定教學重難點(單元整組教學目标的系統解讀與确定)7

《火燒雲》選自蕭紅的自傳體小說《呼蘭河傳》。 本文具有寫景散文的特點,從兩方面描寫火燒雲的景象:一是顔色多,變化快;二是形狀多,變化快。全文語言優美,描寫生動形象,把火燒雲的動态之美描寫 得淋漓盡緻,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如何基于單元确定教學重難點(單元整組教學目标的系統解讀與确定)8

基礎目标:

(1)通過看圖片、聯系上下文等方式,認識“檀、彤”等 7 個生字,學習多音字“模”。借助字形分析, 歸類寫字,端正書寫“廟、威、武”等 11 個漢字。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積累語言。

(3)通過研讀課文,理解内容,感受火燒雲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的變化。

特色目标:

(1)通過研讀,說說火燒雲的特點,了解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2)比較第四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的結構,發現“出現—樣子—消失”的構段特色。 (注:本單元第三次學分結構:借助火燒雲,發現構段方式。)

發展目标:

借助作者“觀察 想象”的描寫方法,按“出現—樣子—消失”的順序仿寫火燒雲形狀的變化。因此,本課的核心内容是:

如何基于單元确定教學重難點(單元整組教學目标的系統解讀與确定)9

本單元口語交際“勸告”的教學目标是:

基礎目标:

(1)有表達的興趣和自信,願意把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

(2)通過情景模拟,懂得勸告時語氣要委婉,不要用指責的口吻。

(3)借助實踐演練,明白勸告要多從被勸者的角度着想,使别人樂于接受。

特色目标:

(1)借助練習,能态度誠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告他人。

(2)通過勸告實踐,培養從多角度說服、勸告的能力。

(注:本單元第四次學分結構:借助口語交際,鞏固構段方式。)

發展目标:

在交際過程中,能聯系生活實際,體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本單元習作“國寶大熊貓”的教學目标是:

基礎目标:

(1)通過創設情境,從說到寫,說寫結合,有條理地介紹大熊貓。

(2)借助關鍵問題和表格,試着從幾個方面把大熊貓介紹清楚。

(注:本單元第五次學分結構:借助導學單, 自主寫作。)

(3)通過自主修改、同伴互改等途徑,提高習作 修改能力,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特色目标:

(1)通過課前搜集資料,培養學生搜集、整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2)借助圖片和微視頻,抓住大熊貓的特點,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的内容寫清楚。

發展目标:

通過介紹大熊貓活動,引導學生關注野生動物,增強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提高民族自豪感。

如何基于單元确定教學重難點(單元整組教學目标的系統解讀與确定)10

“國寶大熊貓”的這張思維導圖,從分布區域、樣子、門類、食物、活動等方面介紹了大熊貓。它整體構思,思路清楚,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對本單元語文的兩個核心知識點(從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整合信息介紹一種事物)的鞏固具有重要意義,彌足珍貴。

本單元“語文園地七”的教學目标如下:

基礎目标:

(1)通過讀讀、背背等方式,積累4個八字成語。

(2)通過觀察比較,發現筆畫較少和筆畫較多字的特點,提高書寫能力。

(3)借助尋物啟事示例,學寫尋物啟事,注意格式。

特色目标:

(1)通過閱讀積累,嘗試在習作中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強化語言積累的意識和習慣。

(2)借助課文及“語文園地”的例子,仿寫以設問形式開頭的一段話。

(注:本單元第六次學分結構:以設問句為總起句,再次習作。)

發展目标:通過開展“成語樂園”等主題活動,積累語言,初步培養探究自然的願望。

(浙江外國語學院)

來源:語文教學通訊小學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