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仙劍最差的一款

仙劍最差的一款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4 08:47:16

文 | 刺猬公社,作者 | 歐陽、佳璇,編輯 | 石燦

2021年,是仙劍IP的二十六周年,也是其再次爆發之年。

1月《仙劍奇俠傳七》的遊戲DEMO打頭陣,7月官方微博發文慶生、公布涉及遊戲、影視、音頻等多個領域的新企劃。11月底,《仙劍奇俠傳四》宣布動畫化;12月初,《仙劍奇俠傳二》宣布影視化。

仙劍最差的一款(仙劍IP的舊瓶)1

跨越了80後玩家、90後觀衆的國民級IP“仙劍系列”,能否以2021年為新起點,再度收割00後的熱血和眼淚?在古偶當道的時代,仙劍IP的“舊瓶”,裝得了“新酒”嗎?

一個IP,兩代人

國産RPG(角色扮演遊戲)之光、國民級仙俠經典、劃時代的裡程碑之作……這些詞都曾被網友們用來形容“仙劍系列”。從80後到90後,仙劍IP橫跨了兩代人,是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國民記憶。

80後對仙劍的認知,從1995年橫空出世的《仙劍奇俠傳DOS版》(遊戲《仙劍1》)開始。其制作人、“仙劍之父”姚壯憲曾在知乎分享最初的創作目标:想做一部有刻骨銘心愛情的RPG遊戲。而因喜愛金庸武俠小說和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他們為這款即将誕生的新遊戲構思了一個“仙俠 武俠”的凄美愛情故事。

仙劍最差的一款(仙劍IP的舊瓶)2

在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日式RPG遊戲是主流。雖然也有少數中文RPG遊戲作品,但玩家玩起來仍像是一個“舶來品”,大多是日式RPG的基本模式,再套上一些中國傳統故事的元素或情節。而《仙劍1》的遊戲設定,李逍遙、趙靈兒與林月如的動人情節打破了這種局面,一部真正符合中式審美的冒險故事在遊戲中徐徐展開,出人意料的悲劇結尾更是賺盡玩家的眼淚。

根據公開資料,遊戲《仙劍1》首次在台灣面市,當月銷量超過十萬套,内地首發當月達到30-35萬套的銷量,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PC遊戲之一,引起業内轟動。在多家專業媒體遊戲排行榜中,《仙劍1》名列前茅,甚至霸榜數年,可謂開啟華語遊戲的新時代。有網友表示:“同時代的人沒玩過,我們會覺得他沒有童年。”

而在接下來的八年裡,仙劍IP面臨着混亂的開發權之争和公司管理矛盾,《仙劍1》原本的遊戲制作組“狂徒”也逐漸分崩離析。2003年,《仙劍2》 《仙劍3》同年面世,前者由台灣大宇資訊旗下的狂徒創作群、DOMO小組共同創作;後者由台灣大宇資訊旗下的軟星科技(上海)研發。兩部續作相隔時間約半年,差距卻較大,《仙劍2》幾乎是一個半成品,《仙劍3》首批在一周内斷貨,創下兩岸銷量記錄,榮獲多家國産遊戲榜單TOP1,再度将仙劍系列送上“王座”。

仙劍最差的一款(仙劍IP的舊瓶)3

然而,仙劍IP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破圈”、走向大衆,源自2005年由唐人改編的影視劇《仙劍奇俠傳1》和2009年再度改編推出的《仙劍奇俠傳3》。那是一個屬于國産仙俠影視劇的時代,甚至仙劍系列影視劇中的歌曲,在大街小巷反複播放和傳唱。

一位90後網友告訴刺猬公社,她第一次接觸仙劍IP是在小學一場考試的考場。有張桌子上寫滿了《仙劍奇俠傳3》的角色名字,還能看到有來有回的對話,“你喜歡雪見還是龍葵”“紅葵好看還是藍葵好看”等等。出于好奇心,很少看仙俠影視劇的她,入了“仙劍坑”。

事實上,影視劇《仙劍1》和《仙劍3》都對遊戲原作進行了“魔改”,但在21世紀初,仙劍影視劇中跌宕起伏的冒險故事、凄美動人的愛情傳說,是大量沒有玩過國産RPG遊戲的90後新生代對仙俠作品最深刻寶貴的記憶。資料顯示,《仙劍1》影視劇曾是2005年的收視神話,在地方台首輪播出後獲得11.3%的平均收視率,2008年在河北衛視獨家播出後獲得全國同時段收視冠軍。以最高4.6%、平均3.8的收視份額,超越往常收視近130%,并在兩個月内于同一黃金時間段重複播放三次。仙劍影視劇的火爆,也為仙劍遊戲帶來了一波90後新玩家。

仙劍最差的一款(仙劍IP的舊瓶)4

仙劍到底是一個怎樣的IP?

對于這個問題,80後與90後兩代人有着不同的起點,卻殊途同歸。因為無論是在遊戲的垂類語境之下,還是在影視劇的大衆語境下,沒有人會質疑仙劍IP“國民級經典”的地位。

随着時間發酵,兩代人對于仙劍IP的認知和理解産生交織與糾纏。而當仙劍的音樂響起,當李逍遙、趙靈兒、景天、雪見的名字被提及,人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段可以共情的、蕩氣回腸的仙俠記憶。

人們為什麼懷念《仙劍》?

關于《仙劍》系列再次影視化或者翻拍的消息,近幾年來一直在坊間流傳。今年以來,《仙劍》第四部和第六部都已相繼宣布開機,作為國産遊戲最具影響力的IP,《仙劍》的每一個動作無疑都牽動着無數人的關注。

而粉絲們則各有各的态度,有人覺得《仙劍》仍有動人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道,比如仙三外傳和仙劍四,也有人覺得那個世界已經有了最好的結局,《仙劍》第一部和第三部的成功無法被複制。持有後一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甚至大多數人都覺得,《仙劍》之後,國産電視劇再無"仙俠"。在B站許多影視盤點視頻的評論區,總有人評價《仙劍》系列"以為是開始,沒想到是巅峰"

仙劍最差的一款(仙劍IP的舊瓶)5

這些說法有一定道理,至少在刺猬公社看來,國産電視劇已經很多年沒有再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仙俠劇”了。何為“仙俠”?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結合“武俠”品類來看。從名字上來看,“武俠”與“仙俠”似乎都是“俠”這一大類中的一種,以“武”為形則是“武俠”,講述神魔、仙鬼,或修仙之途的則是“仙俠”。金庸先生曾說:“武俠小說的主旨是要講是非、講道義。”是非、道義,便是“俠”之根本,按照漢字釋義,武藝高強,見義勇為,舍己助人就是“俠”,這一屬性天然帶着些反叛與孤膽。

而在“俠”的基礎裡加上“仙”,則多了一層虛幻飄渺、思及生命輪回之感。如果說“武俠”還是在講普通人為國為民、匡扶正義的故事,那麼“仙俠”便更多是一種感懷大道、普渡衆生,主角往往在最後已看透生死倫常的釋然之下,又無法忽視人間苦難。

人們為什麼放不下《仙劍》,将之奉為“經典”,也正是因為人們懷念的是“仙俠”。

仙劍最差的一款(仙劍IP的舊瓶)6

“仙”與“俠”本是一對存在矛盾的概念。“仙”要“出世”,“俠”要“入世”,也正是這種矛盾感創造了許多仙俠故事裡關乎生命與人性的糾葛、選擇。如趙靈兒最後的決戰中與敵人同歸于盡、徐長卿與紫萱終還是相忘于江湖、景天舍棄自己餘下的生命隻為換回人間無數生靈,他們有着“仙”的執着、求索,也有着“人”的猶疑、悔恨,在“人”的修行中得以“明道”。

為了成為“俠”,才會誕生“仙”。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人們所看到的情感故事也往往是“俠義”與“求道”的交融,在秉持為天地、為蒼生的堅持下,這些帶着宿命感、悲壯感的愛情往往才讓觀衆們深深為之感動,并銘記于心,甚至會讓人感受到劇作中的“文學性”所在。

“仙俠”與“古偶”

從上述這些層面上來說,現在市場上的大多數所謂“仙俠劇”其實更多應該被歸類為“玄幻言情”,而更大的分類則是“古裝偶像劇”。

在這些影視劇中,主角們之間“愛”的轟轟烈烈似乎更需要通過宏大的神魔對決、動辄數萬年的輪回來渲染,“仙”的元素大大超過了“俠”,兒女情長成為了這些神仙在自己數萬年的生命裡最割舍不下的東西,他們永遠在“忘情斷念”,又總是陷入愛情。

宏大叙事似乎也隻是一種包裝的形式,抛去玄幻的元素,其實還是在說觀衆們看透了的愛情故事。這些仙魔、神鬼,不過是故事的調味劑,用以構建一些刺激觀衆所必須的阻礙、規訓,突顯“真愛”的困苦或無敵。所謂“四海八荒”“三界六道”就像疊buff一樣,告訴人們的仍是那些道理:成了神仙也還是要受愛情折磨。

“偶像劇”的本質是為觀衆創建浪漫或曲折的愛情故事,以滿足人們随着現代工業發展而迅速高漲的精神需求。就像今年以來人們讨論得很多的“古偶醜男”,也正是因為不夠美好的主演形象會破滅觀衆的想象,因而違背了人們看“偶像劇”最開始的訴求,很難讓人們産生心向往之的感覺。

雖然很難明确區分,甚至存在包含關系,但以上所讨論的也可以說是“仙俠”之區别于純粹的“古偶”所在。

這樣的分野是從何時開始的有各種說法,或許我們可以回到電視劇《古劍奇譚》播出的2014年,回顧一下這部開啟流量時代的“仙俠劇”。有一種說法是,從《古劍奇譚》開始,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在《古劍奇譚》之前,2012年,由上海唐人電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軒轅劍之天之痕》被外界視為唐人“由盛轉衰”的起點,這也是唐人與大宇資訊(《仙劍》系列開發公司)的最後一次IP改編合作。之後,仙俠玄幻的市場打開缺口,衆多影視公司似乎大有可為。

仙劍最差的一款(仙劍IP的舊瓶)7

2014年播出的《古劍奇譚》與《仙劍奇俠傳》十分相似,也是一部單機角色扮演遊戲改編的電視劇,甚至原遊戲《古劍奇譚:琴心劍魄今何在》的開發商上海燭龍早期創始團隊也都是從《仙劍》系列制作公司離職的成員。

由歡瑞世紀等多家公司聯合出品的《古劍奇譚》在那個夏天大爆,成為了現象級的劇集,屢屢刷新播放記錄,連帶着李易峰、陳偉霆等多名主演也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明星藝人。同時,這部劇也向那時正醞釀着流量浪潮的市場證明,流量小生具有何等強大的轉化能力。

仙劍最差的一款(仙劍IP的舊瓶)8

此後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流量熱潮與IP熱潮幾乎席卷了整個市場,沖擊之下,“流量 IP”成為吸金密匙,無數遊戲、網文等被投入影視劇和網大的翻拍中,仙俠劇似乎已是一片熱火朝天。但這樣的火熱之下産出的作品确實難以讓人滿意,《仙劍雲之凡》《青雲志》《蜀山戰紀》等接連翻車,大IP似乎都已成為“爛劇集中地”,直到近幾年才有所好轉。

但平台在過去幾年已經形成“古偶依賴症”,仙俠更是其中最受關注的,《琉璃》《千古玦塵》拿下不錯數據,《玉骨遙》等也在明年待播之列,以“仙俠”之表,行“言情”之裡的劇集,想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仍不會少。

說了這麼多,人們對當下翻拍《仙劍》的質疑或憂慮似乎顯得不無道理,作為看着《仙劍》系列電視劇長大,或者是接觸過系列遊戲的觀衆和玩家,沒人會希望自己所珍愛的故事與角色被敷衍、扭曲演繹。且不論《仙劍二》的故事是否值得被放入《仙劍》系列的序列中展開影視化,單是目前的市場取向似乎就已經讓一部分粉絲有了抗拒。

現實的情況是,“古偶”已經囊括了一切古裝劇。不論是武俠還是仙俠,相似的場景和劇情走向會磨平故事裡複雜立體的角色,所謂“俠客精神”淪為呼喊的庸碌口号,流于表面,即便原著存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反叛、探索精神,也在制作過程裡被壓縮,最終仍然浮皮潦草,無法讓人記住。

然而,若是提及如何改變這樣的現狀,這個問題則顯得過于複雜了些。雖然這兩年,不少被資本市場寄予厚望的“古偶”并沒有拿到足夠亮眼的成績,觀衆們也多少産生了些抗拒的聲音,但趨于保守的整體産業形勢短時間内不可能完全轉變方向,放棄已被驗證過的收益方式。

而那些俠客、求道者的故事,顯然隻能繼續存在于人們的回憶裡,或是文字間了。

又或者說,對于“仙俠”這一品類的追求,未來的人們還會如此看重那些“是非”與“道義”嗎?若是以更現實的方式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好像也很難讓人樂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