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踐”與“唆不踐唆蹦”
現代漢語中,踐的基本含義:1、踩。如踐踏。2、履行;實行。如踐約。
故按正常的語言習慣,“踐”由踩踏引申為跳蹦。
可在懷慶方言裡,卻說跳蹦為“不踐”,這似與字面意思相悖,但這其實也是懷慶方言裡的一種語言習慣。就如平時所說的“不忿”,即憤憤不平;“非得去”,即一定要去的句式一樣。人們都這樣說,大家也都明白意思。
“不踐”,跳;蹦。
如:踏青途中遇到一條小河溝,我們一行幾人都輕松地“不踐”過去了。
圖片選自網絡
“不踐”,由跳蹦引申指某人對某事作出的反應,即跳出來公開反對。
如:對這次制定的廠規,就他“不踐”得厲害,多次提出反對意見。
由“不踐”組成的詞組“唆不踐唆蹦”,意即:
1、多指小孩子精力過盛,活蹦亂跳。
如:這孩子精力過盛,每天“唆不踐唆蹦”的,可活潑了。
2、引申指人因不滿而惱怒地蹦跳起來表示抗議。
如:小張一聽說他在第一批下崗職工的名單之中,惱怒地在廠區“唆不踐唆蹦”,大肆發洩了一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