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來的寫作技巧是什麼呢?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中國生态文學論壇”6月5日舉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表示,能在自己的寫作中傳達尊重自然、認知自然的觀念,是個人寫作上一個小小的驕傲,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阿來的寫作技巧是什麼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中國生态文學論壇”6月5日舉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表示,能在自己的寫作中傳達尊重自然、認知自然的觀念,是個人寫作上一個小小的驕傲。
“此次臨行前,有同行對我說,你這是跨界,從文學跨界到社會學,我個人倒是沒有這樣的感覺。”阿來說,人本身就是自然演進的結果,也是地球生物圈的基本成員。在他長達三十多年的寫作生涯中,大部分作品都緻力于寫出人類社會的豐富與複雜,同時也寫出人類所依存的自然環境的真實狀況。“寫出一個時代人類社會從個體到機構到團體,幾乎無限的增長沖動與物質消費欲望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巨大壓力。”他說。
阿來的作品《蘑菇圈》《三隻蟲草》《河上柏影》并稱為“自然三部曲”。其中,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小說《蘑菇圈》寫的就是富裕起來的人們對松茸近乎癡狂的消費如何造成邊遠地區生态的緊張。
他的關于汶川地震的長篇小說《雲中記》花了大量的篇幅,着力于岷江幹熱河谷地帶自然的修複與重建。他說,有一位對生态問題有嚴肅關注的批評家統計說,《雲中記》中寫出了有名有形的三十多種植物,并考證稱那些鸢尾、丁香真的就生長在那些村莊所在的海拔高度上。“在中國文學還普遍缺乏科學健全的自然觀時,能在自己的寫作中向社會、向讀者傳達尊重自然、認知自然的觀念,也許效應微弱,但也是我個人寫作上一個小小的驕傲。”
如何把對生命共同體的科學認知融入到文學作品,融入到創作實踐中?他認為,要堅持知行合一的傳統。“我力所能及地參與一些認識自然、保護自然的志願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向科學家學習,向所有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出成績的人學習,與他們同行、共同提高。”他說,一個作家,首先是參與見證,其次才是書寫記錄。
對話
作家采風調研不是功利地找素材,首先要參與見證
新京報:作為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你一直關注環保議題,目前你的哪些建議或者議案得到了推動?
阿來:我覺得是一個群體在推動,不能誇大自己,但是我确實參與了一些相關工作。因為我們經常到自然界中去,了解的情況也比較多,所以我們的建議可能更有針對性。
比如建立國家公園或者生态保護區時,一些原來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需要遷移并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讓他們自覺維護生态,首先應該讓他們從維護生态中得到利益。
新京報:保護環境跟經濟發展要如何平衡?
阿來:目前,生态保護區核心區内不能生産,大部分居民要退出,對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一些影響。所以需要國家财政對百姓進行轉崗安置,讓他們經過适當的培訓後成為做生态維護工作的人,比如養護森林等。
以往國家也有這樣的政策,但經常是階段性的,這樣的工作需要有連續性。
新京報:你提到幾天前在四川北部探訪森林中巴蜀古道遺址,和當地探讨旅遊開發與環境保護,當地的現狀是怎樣的?得出了相關建議嗎?
阿來:這些地方對生态環境影響小,當地老百姓的出路就是所謂的文旅融合。我不覺得一個作家到哪裡就是功利地去找自己的寫作素材,首先是參與和見證,其次才是記錄。
我們去探尋的古道被森林“淹沒”了,未來是要修一條大馬路進去,還是将十幾公裡發展成更适合旅行的徒步線路?我不建議修公路進去,一方面會對森林造成破壞,另外從文化意義上來,古人走這段路時也是在體驗它。徒步用不了太長時間,隻要三四個小時。其實景區也可以誘導現代人改變旅行方式。
新京報:你參與環保志願活動和調研采風,有哪些收獲?
阿來:我參與的環保志願活動有科學家參與,我會從中學到一些東西。現在有的草原要求禁止放牧,我們有科學家小組在三江源地區調研,長期觀察發現,有的草原盡管完全沒有人放牧,還是會退化。
因為植物要開花、傳粉,适度的動物和人的擾動,對傳粉是有幫助的。現在野生動物跟昆蟲都減少了,所以适量的人類和其飼養的牲畜,反而有助于植物傳粉。這個研究項目還有待觀察,但初步得出了這樣的認知。這不是調研一兩天找題材就能發現的,隻有長時間和科學家在一起工作,才能了解接觸前沿的知識。
新京報:你為了寫自然題材,也曾經學習植物學和地理學知識?
阿來:書寫自然的時候,對它一無所知是不可能的。中國文學有一個問題,隻寫人跟人,自然偶爾出現,也是作為背景和風景,樹、花、鳥都處在“無名”狀态。
新京報:生态文學在中國應該如何發展?
阿來:文學有兩個圈,一個是人的社會圈,一個是生物圈。生物圈對我們的影響更大,但是大家隻注意到人和人際關系的問題。雖然中國文學自古以來就有親近山水自然的傳統,但隻是出于古人樸素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不是基于科學的系統。
專業人士有科學的認知,但也要讓中國公衆有科學的生态意識。
新京報:讓大家通過文字關注自然,是中國作家的使命感嗎?
阿來:我覺得要慢慢建立環境自覺,這是中國現實的需要,民間有各行各業的人投入環保志願的行列,但目前沒有變成大部分人共同的意識,比如我們的生活方式要更加低碳,諸如此類。
中國作家和作品一定會在這方面起到作用,一個人這麼做,恐怕作用有限,但當我們成為一個群體,很多知識和正确的理念、方式就會一點點擴大和互相影響。
作家本身會尋找新的寫作領域,在關注社會發展問題時,會注意到生态問題是如此突出,這是我們吸一口空氣、喝一口水的問題,每時每刻都在影響我們。
新京報:你考察過很多地方,是否覺得中國環境呈現出變好的趨勢?
阿來:那還是有,保護環境在慢慢形成社會共識。公衆要從自上而下的服從規則,轉變成自覺的行為。如果有一半的人自覺愛護環境,就會形成習慣,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就會對少數人形成某種壓力和強制,變成道德約束。
新京報:去年,你擔任了“四川環保大使”,是如何履職的?
阿來:四川省作家協會和四川省生态環境廳組織了四川、重慶兩地作家環保行,以嘉陵江為主題。嘉陵江穿越的地區包括青藏高原東部森林草地、中間還有像九寨溝這樣的風景名勝,下遊又是農業和工業高度開發的城市,這樣全流域的生态發展可以說是長江或者黃河的縮影。
我覺得要選一些确實能引起大家感觸的點位,讓不同的作家可以從不同的地方入手。
新京報:你是2022年生态環境特邀觀察員,此前提到要考察黃河源,這是出于什麼考慮?
阿來:當下,四川省正在籌劃若爾蓋草原建立黃河國家公園,這也引起了我的興趣。大概本月底開始,我會做一次黃河源的生态和文化考察,預計花兩個月時間。我曾經多次和黃河源擦肩而過,現在我60多歲了,将來應該不會再去那麼遠的地方,今年去完成這個計劃。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張磊 校對 張彥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