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網絡謠言亟需三個弄清楚?來源:【青島信網】日前,中央網信辦決定即日起在全國範圍内啟動為期3個月的“清朗·打擊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專項行動專項行動中提到,将健全完善監測、發現、辟謠、處置全流程工作規範,壓緊壓實網站平台主體責任,打通謠言治理工作的“最後一公裡”,最大限度擠壓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生存空間,營造清朗網絡環境,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打擊網絡謠言亟需三個弄清楚?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來源:【青島信網】
日前,中央網信辦決定即日起在全國範圍内啟動為期3個月的“清朗·打擊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專項行動。專項行動中提到,将健全完善監測、發現、辟謠、處置全流程工作規範,壓緊壓實網站平台主體責任,打通謠言治理工作的“最後一公裡”,最大限度擠壓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生存空間,營造清朗網絡環境。
謠言治理已是老生常談,治理工作邁入新階段需要新擔當和新作為。除了要着力解決舊謠言反複傳播、新謠言層出不窮的問題,更要健全完善辟謠機制,充分調動和激發各方面的力量,協調配合,形成強大的治理合力,擴大權威信息的覆蓋面和觸達率,讓群衆對真相觸手可及,謠言才沒有存活的縫隙和底氣。
謠言“自帶魔性”,新謠老謠齊泛濫成為公衆深惡痛絕的網絡災害。“水果無籽因噴灑了避孕藥”、“今晚務必關手機,防止高輻射宇宙射線傷身體”、“食物相克”等謠言甚至“存活”了十年之久,舊謠言斬而不斷,折射公衆獲取辟謠信息的途徑仍存“死角”;謠言緊跟各類熱點事件,易出現新發謠言,以疫情謠言舉例,“青島封城”、“青島恢複2020年初‘戰時狀态’”等内容擾亂人心,此類謠言就像“狼來了”的故事,迷惑性和欺騙性卻不減,多次造成了“内卷”化恐慌;将無關内容與本地強行關聯,青島同樣多次中招,如“‘黃導’非黃島”的烏龍事件、“外地全員核酸檢測通知聲稱是青島規定”等,移花接木制造謠言,是别有用心者為獲得流量熱度最常用的抹黑手段。
如何主動出擊,讓真相跑赢謠言呢?在事件真相還未水落石出之前,正是各類網絡謠言泛濫之時,相關部門要重點做好網絡輿情監測與預防工作,對痛點一一把脈,壓緊壓實各個環節的義務和責任,讓真相随處可見,構築信息“高地”,嚴防網絡謠言病毒衍生“次生危害”。
還原真相,不能依靠單打獨鬥,要在統籌全局中把握謠言治理的重點,擊中要害。此次開啟的“清朗·打擊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專項行動,任務中強調,組織網站平台認定謠言後及時打上标簽;全面推送呈現權威信息;社交群組加強提醒警示;完善算法推薦,精準推送相關辟謠信息;加強部門聯動及時澄清事實。
完善辟謠機制,需打破群衆接收獵奇信息的慣性思維,要直面社會群體的訴求,圍繞群衆的社交生活堆砌真相的堡壘,求知的渠道轉移到他們觸手可及的領域,不讓網絡謠言有可乘之機,提升辟謠效果至最大化。溯源加快速度,辟謠加密次數,才有機會跑赢謠言腳步。
信網評論員 秦璐
本文來自【青島信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