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有兩個齊國人,管仲和鮑叔牙,這倆自幼一起長大,又在同一個老師門下學習,因此交情深厚,互為知己。而且這哥倆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有志青年,都渴望能夠建功立業、封侯拜相、出人頭地,從此走上人生巅峰,看看,這就叫同志,志同道合的同志。
管仲
鮑叔牙
但是儒家亞聖孟子曾說過:“故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當然,在曆史上管仲與鮑叔牙的年代要遠早于孟子,二者之間相差300來年,所以當時的管仲和鮑叔牙應該是沒有聽說過這句話,但是這哥倆成年後最初的境遇也差不多印證了:“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沒法子,哥倆沒辦法一開局就走上人生巅峰,隻得屈從于現實,先解決眼前的苟且,最關鍵的是要先吃飽肚子,二者都不想做吃苦耐勞的勞動人民,于是隻能合夥做生意,管仲這人雖然後來的成就和曆史貢獻都要比鮑叔牙大得多,但是當時他還是有着自己的小聰明和小算盤,本錢基本上都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社會地位相對較高的鮑叔牙提供的,管仲負責管理賬目,鮑叔牙負責銷售。
一到盈利的時候,管仲就說自己的功勞大,要多分一些錢,生意一旦虧本的時候,他則将過錯全部推到鮑叔牙身上,讓鮑叔牙拿錢出來彌補虧空。管仲做事不地道,知道這件事的人都勸告鮑叔牙遠離管仲,但是鮑叔牙這人做朋友是真沒得說,他一點兒也不怪罪管仲的貪婪,反而對勸告的人說:“你們以為管仲很貪婪,而我知道他是因為家庭太貧窮了,想改變家庭的現狀,讓自己的家人過上好的生活才這樣做的,我認為他沒有錯。”
後來生意做不下去了,(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管仲經常假公濟私,用賬面上的錢去補貼家用),鮑叔牙不忍心看到管仲受苦,于是讓他跟随自己做一些參謀、軍師之類的工作,但是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鮑叔牙在得到管仲的輔助後,卻沒有幾件事做成功的,反而越來越貧困,境遇也越來越糟糕,于是又有人勸告鮑叔牙說:“您現在這樣是因為任用了管仲,這個人名不副實,空有才能之名,實際上很愚蠢,您應該盡早開除他。”鮑叔牙回答道:“時運有好有壞,管仲還沒有到時運發達的時候,等到了那一天,您們再來評斷他是否有才能?”
再後來,管仲三次成為當時諸侯王的臣子,卻最終都被國君給罷免驅逐了,當時有很多的人笑話他,鮑叔牙卻為他抱不平,他認為管仲隻是不走運而已,終有一天一定能飛黃騰達,一展抱負,要大家不要再議論這件事,不要再笑話管仲。
管仲曾經三次在戰場上當了逃兵,知道這件事的人沒有一個不恥笑他貪生怕死、臨陣脫逃,又是鮑叔牙站了出來,告訴那些人:“管仲是因為家裡還有老母親要贍養,所以才從戰場上及時抽身,難道這不是孝道的表現嗎?”
再再後來,齊國國内爆發了嚴重的内亂,國君的公子流落四方,管仲和鮑叔牙則趁機站隊,選擇輔佐流落在外的公子。二者雖然感情深厚,互為知己,但是卻因為某些原因選擇了不同的追随對象(不過我估計這哥倆應該是懂得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管仲選擇的是流亡魯國的公子糾,鮑叔牙則選擇了流亡莒國的公子小白。适時,齊國國君之位空懸,國内的政治勢力錯綜複雜,有些人建議讓公子小白即位,有些人則堅持讓公子糾即位,對立的雙方力量均衡,誰也不服誰,誰也沒有壓制對方的絕對實力,于是雙方約定公子糾和公子小白誰能夠先回到齊國都城就選誰當大王。
于是,鮑叔牙帶着公子小白星夜兼程,夜不停宿的齊國都城趕去,而公子糾這邊,管仲則獻計:“我請求派一支隊伍趕到公子小白的必經之地,趁機埋伏擊殺他。”,公子糾同意了這一計劃,于是管仲便帶人提前埋伏在小白和鮑叔牙的必經之地,當看到公子小白後,管仲親自彎弓搭箭,射向公子小白。不料箭矢隻是射中了小白的衣服帶鈎,小白将計就計,假裝被射死了,而鮑叔牙也很配合,哭天喊地,管仲一看好哥們都這樣了,小白應該是死了,于是放下心來回去向公子糾報喜去了,而得到消息後的公子糾心頭大患已去,于是放慢了前進的速度,悠哉遊哉的向都城行去,還沒到都城就聽說了小白已經回宮并登上王位的消息,于是管仲、公子糾一行人隻得灰頭土臉的回到魯國。
管仲射小白
小白靠裝死逃脫了管仲的埋伏,坐上了王位。他想要派人追殺管仲,畢竟是殺身之仇,雖然沒死,也嘔不過這口氣啊,于是他用齊國強大的國力威脅魯國殺死公子糾,并要求魯國囚禁管仲,估計是太恨了,要留着自己親自來收拾他。鮑叔牙一看哥們有危險了,于是他就告訴小白:當時各為其主,管仲射殺你也是為了自己的主子,這難道不是忠義的表現嗎?而且他這人很有才華,你要想成就一番大業,非得靠他來輔佐才行。看在跟随自己多年,勞苦功高的鮑叔牙的情面下,又為了實現自己的王霸之業,于是小白放棄了殺管仲的念頭,在管仲被魯國押送來齊國後,親自解除了他的枷鎖和鐐铐,并攙扶他,與他讨論天下大事和如何治理國家,管仲的見識和才幹使小白深為歎服,最終他将管仲拜為了齊國丞相。
可以看見,到管仲成為齊國丞相的這段時間裡一直都是鮑叔牙在付出、盡力的維護他,給予他很多幫助和保護,甚至保全了他的性命,也是他的舉薦,才讓管仲有了能夠施展自己才華和抱負的機會與舞台,并最終成為一代名相,千古流芳。
但是當管仲晚年快要死去的時候,小白問他你死後,我想将鮑叔牙封為丞相,您看可以嗎?管仲斷然說到:“鮑叔牙與我相交多年,他這個人空有賢能的名聲,卻沒有成為一個丞相的才幹,對于大王您的建議,我是堅決反對。”鮑叔牙與丞相的位置就這樣失之交臂。小白将這句話說給了鮑叔牙聽,并問他是否憎恨管仲?鮑叔牙聽後笑着說:這才是我認識的管仲啊,他就是這樣的人,對待國家忠心耿耿,絲毫不摻雜個人感情,我實在沒有怪罪他的意思。管仲在聽說鮑叔牙的回答後,又回憶起二者的過往,于是他感慨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管仲和鮑叔牙二人的友情從幼時相交,同門學藝、再到一起做生意、各為其主、最後到同朝為官,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又從不因為政治立場、地位高低、财富懸殊等因素而改變,相知相交,互相尊重,包容理解,千古傳頌,二者之間真摯感人的友情被後世稱為:“管鮑之交”。
管鮑之交
真正的友情是尊重、是包容、是理解、是平等,更是漫長時間的檢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