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汗是大家都聽到過的,盜汗是身體有一點點不健康,盜汗和出汗是不同的,那麼晚上為什麼會盜汗呢,盜汗和出汗有什麼區别呢。
晚上為什麼會盜汗
1、陰虛
晚上睡覺出汗,醒來後汗就止住,中醫稱這種情況為盜汗,盜汗的人是陰虛的表現,陰虛的人常常會有心煩、面部發紅發熱、口咽幹燥的症狀,這類朋友日常生活中要少吃溫熱性食物(如蔥、蒜、姜),多吃滋陰的食物(如百合、雪梨)。
2、室内溫度過高
有時候室内溫度太高也會導緻晚上睡覺出汗,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若是沒有空調,早上起來會發現身上全是汗。我們可以适當降低室内的溫度,但也要注意開窗換氣。
3、做夢
晚上睡覺的時候,如果做了一個噩夢或者一個讓人興奮的夢,人一緊張就容易出汗了,這種夢醒後就很容易發現了,這類朋友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凡事不宜想得過于複雜。
4、疾病導緻
許多疾病能夠導緻晚上容易出汗,這些疾病主要有糖尿病、結核、甲亢、高血壓、低血糖症、心内膜炎等,主要病因是疾病刺激了神經系統,造成某些神經失調,容易導緻晚上睡覺出汗。如果是疾病導緻的晚上出汗,那麼一定要及時治療了。
盜汗和出汗有什麼區别
1、現象
出汗是生活上的适應現象。汗腺的分泌神經是交感神經,是膽堿能神經纖維。出汗中樞随動物而異,有的在脊髓,有的在丘腦下部(溫熱性出汗)等。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洩即止為特征的一種病征。“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即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将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洩出來
2、方式
自然出汗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洩所緻,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盜汗則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緻,陰虛則陽亢,陰不禦陽,津随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幹燥等症狀。常見于肺結核浸潤期患者。
3、原因
出汗原于出汗中樞随動物而異,有的在脊髓,有的在丘腦下部(溫熱性出汗)等。盜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凡是影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以及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兒盜汗。作為家長,應仔細觀察小兒,綜合分析後再作出判斷,不可盲目服藥,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盜汗要注意什麼
可以适當服用一些調整腎髒功能的補益藥品。平時應注意清淡飲食。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飲酒等。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及免疫力。如果大寒症狀嚴重,應及時就醫,通過醫學手段排查是否患有其他疾病,進行對症治療。
什麼事陰虛盜汗
陰虛盜汗是一種病證名。由陰虛熱擾,津液外洩所緻盜汗。見《赤水玄珠·汗門》。《醫略六書·内因門》:"盜汗屬陰虛,陰虛則陽必湊之,陽蒸陰分,津液越出,而為盜汗也。"證見盜汗、煩熱、口幹。睡覺時出汗,醒後即無汗為盜汗。陰虛是中醫名詞。指精血或津液虧損的病理現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