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澤連斯基與其手下的幕僚從衆在國際上四處奔走,謀求各國在形同虛設的制裁之餘,給予烏克蘭實質的、物質的、可見的援助。
3月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與近300名美國參衆議員視頻通話時提出,希望能從北約獲取各國舊式的俄制戰機以期在之後的戰争中對抗俄羅斯空天軍部隊使用他們。
網絡新聞标題,大意為“據報道稱美國和波蘭考慮達成協議向烏克蘭提供戰機”
樂見其成的美國方面自然是不遺餘力地開始煽風點火(畢竟可以隻靠幾句外交聲明,幾乎0成本地讨個好名聲的事,何樂而不為呢?),很快就開始有州議員放出風聲,“将與波蘭達成協議,向烏克蘭提供戰鬥機”,甚至還繪聲繪色地向描述諸如“美國會積極考慮用美制F-16戰機補償波蘭。”、“會與英國協商在提供戰鬥機後,由兩方共同提供空中保護。”之類的大餅。
如果我們以常理推斷,與俄羅斯素有舊仇且過去一直秉持“對俄強硬”外交策略的波蘭應該會借坡下驢,順理成章地以“順應鄰國要求”與“響應美國号召”的名義,将手中這批機齡超過20歲的老舊MiG-29機隊趕緊處理給烏克蘭,之後坐等美國與英國方面履行承諾,坐收一批機況好得多的美制F-16戰鬥機為自己的空中提供保護。
美國《政治新聞》報道截圖,大意為“"我們正在與波蘭人合作解決這個問題,也在我們的其他北約盟友溝通協商。”白宮發言人告訴《政治新聞》“我們也在評估,如果波蘭決定向烏克蘭轉讓飛機,我們可以提供多少東西可以回補這些援助的戰鬥力。””
但是現在正發生的事實卻與用常理推斷的完全相反——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争爆發後,過去一直堅定地站在“對俄強硬”且高調活動的波蘭,這次在外交場上竟罕見的保持着觀望甚至回避矛盾沖突的姿态。
對于美國方面媒體的煽風點火與議員放出的風聲,波蘭外交部門甚至迅速地進行了否認與辟謠。
2022年3月7日的新聞截圖,标題大意:波蘭否認與美國讨論向烏克蘭提供米格-29戰鬥機的報道
小标題大意:(此前有消息)美國正在與波蘭讨論,如果華沙決定将其米格-29戰鬥機轉讓給基輔,那麼美國有可能重新填補其戰鬥機機隊。
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波蘭如此一反常态,很可能與最近乃至未來的歐洲局面乃至于世界局面變化有關。此處将提出一點個人的猜測與論證:
随着2020年開始,以英國脫歐進程步入正軌為代表,曾經緊密團結的歐盟向心力不斷衰弱,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也在不斷衰減。
在經濟能力與影響力衰落的大背景下,歐盟方面更加急迫的想要擴大其在歐洲圈内的影響力,進一步推進“北約東擴”(NATO enlargement)與所謂新“歐盟一體化”(European Union Integration)的進程,以換取“更安定的歐洲局勢”,以圖後續。故在不計代價地付出了大量資金與精力後,北約東擴将對抗俄羅斯的“高牆”進一步前壘。
圖題:北約的東擴進程,1949-2018。【注:左側圖注的最後兩行為“有計劃加入”(Membership action plan)與“加強對話”(Intensified Dialague),原圖如此。】
而截止到烏克蘭提交進入北約與歐盟的申請之前,北約對俄羅斯的最前線是哪裡呢?
如果我們以成功加入北約的國家計,那麼自愛沙尼亞(Estonia,或稱:立陶宛)至土耳其(Turkey)一線中,包含了愛沙尼亞(Estonia)、拉脫維亞(Latvia)、立陶宛(Lithuania)、斯洛伐克(Slovakia)、波蘭(Poland)、匈牙利(Hungary)、羅馬尼亞(Romania)、土耳其(Turkey)。
沒錯,在北約未來正式東擴至烏克蘭之前,波蘭是處在對俄羅斯的最前沿位置之一(盡管并非直接與俄羅斯接壤)。而如果随着烏克蘭加入北約,波蘭将毫無疑問地失去“對抗俄羅斯最前線”這一地位。
為何要強調波蘭在烏克蘭進入北約之前的“北約最前線”地理環境與位置呢?
因為波蘭可以借助該地位“挾寇自重”,以北約第一線為名,得到更多的北約内部資源傾注,同時更多得從外貿、資源互助、國際貸款等方面從歐盟(Europe Union)與北約(NATO)的架構内部争取到更多的實質性利益。
圖為波蘭2019年進出口貿易夥伴的貿易額比例,紫色表示歐洲國家,在總量為2560億美元的出口額中,排名靠前的國家大部分均是在“歐盟”與“北約”的架構體系内
從上圖就能看出,在波蘭2019年的出口份額中,處在歐盟與北約架構下的德國(Germany)、捷克(Czechia)、英國(United Kingdom,*截止2019年,英國當時尚未完成脫歐工作,故仍算作歐盟國家)、法國(France)、意大利(Italy)、荷蘭(Netherland)牢牢地占據了其出口額的前6位,份額總占比超過了半壁江山(總計約53.48%)。
而如果波蘭在這次行動中不遺餘力得幫助澤連斯基及其代表的親北約/歐盟派烏克蘭政府,那麼在這次戰争中,不論烏克蘭以何種姿态取得對抗俄軍的勝利,親歐盟與北約的烏克蘭将被納入現有的體系中,取波蘭的“對俄最前線”地位而代之。
屆時,歐盟的經濟建設、援助、貿易等方面必然會大幅洗牌重組,而失去了原本“不可或缺地位”的波蘭必然不會得到像現在一樣的資源傾斜。因此,這對波蘭明顯并不是什麼最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波蘭雖然在日常采取“對俄強硬”的外交策略,但也并不敢做出太多實質性的行為——因為其國家的“對俄高牆”地位讓其不得不對俄強硬,但其地理環境因素限制也使其并不想(同時也不能)與俄羅斯方面徹底撕破臉皮。
正如我之前的文章所說的那樣,整個歐洲不論是誰,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都會依賴幾乎由俄羅斯壟斷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作為主要的能源供給。而随着歐洲航空公司與航運對俄羅斯的停止服務、疫情的升級導緻的轉運速度下降、物流成本的上升更是進一步惡化了波蘭這樣不具備“工業自循環”能力國家的經濟狀況。
在如此的情況之下,如果貿然以如此直接的方式支援澤連斯基政府管理下的烏克蘭,無異于是宣告與俄羅斯徹底反目,屆時對烏克蘭的怒火必然會波及至波蘭。
退一步說,即便波蘭真的不惜冒着與俄國反目被制裁“卡脖子”的風險,幫助烏克蘭擊退了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波蘭境内的經濟建設、基礎設施都将受到俄羅斯的打擊,而烏克蘭入盟後,又會奪走其在歐盟内部的“特殊地位”,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從這一點上看,也就不難理解之前看起來“難以理喻”的審慎态度了。
波蘭如果真的直接“援助烏克蘭軍事力量”,毫無疑問從外交表現的表面上來看順理成章,符合其一貫的“對俄強硬”立場,但并不符合波蘭自己的國家核心利益與後續發展。所以這次是明顯的“意料之外,表面矛盾。情理之中,本質統一”的政策與行為。
當然,如果直接援助會導緻與俄羅斯的徹底反目,而美國又在背後煽風點火,被夾在中間的波蘭方面最終決定“曲線救國”,将矛盾與視線轉移出去。
2022年3月9日淩晨,《鏡報》(Mirror)的報道。标題大意為:美國拒絕了波蘭關于戰鬥機的提議,但會考慮向北約盟友提供防空導彈電池。
副标題大意為:美國稱波蘭提出的将俄制米格-29戰鬥機送到美國在德國的基地後再(由美國出面)送給烏克蘭空軍的提議是“站不住腳的”
3月8日的時候,波蘭外交部提出了一個看似“兩全其美”的辦法。
既然是你美國希望我波蘭提供手中的老式俄制戰鬥機給烏克蘭,用于對抗俄羅斯空天軍的飛機。
因此就發生了波蘭外交部周二宣布:“波蘭方面準備将其MiG-29戰鬥機部署到德國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并将其交給美國處置。同時敦促北約與歐盟中擁有此類飛機的其他成員也這樣做。”的新聞。
但毫無疑問,美國自一開始就沒打算真的讓此事牽扯上自身(所以放出幾個喊話的僅是幾個州議員,由于美國的政治體制,這些美國的聯邦州議員發言未必能代表美國聯邦政府态度,美國政府在事後可以随時抽身)。
所以在3月9日的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國防部對這種行為的震驚與否定态度——The United States has sought to speed up weapons deliveries to Ukraine but the prospect of flying combat aircraft from NATO territory into the war zone "raises serious concerns for the entire NATO alliance(大意為:“盡管美國一直在尋求加快向烏克蘭運送武器,但将作戰飛機從北約領土飛入戰區的情況可能會“引發整個北約聯盟的嚴重關切”。”)
而美國的外交官員則更是稱這種行為是“by surprise”【(讓美國)感到吃驚與意外】和“untenable”【站不住腳的】。
而對該事件難以達成共識的雙方現在陷入了争論之中,這場美國試圖主導的,以波蘭為炮灰的“驅虎吞狼之策”才算是暫時告一段落。
從這上面的情況不難看出,不論是作為北約首腦的美國,還是北約成員國的波蘭,在對“即将加入北約的準成員國烏克蘭”的态度上都紛紛盤算着自己的小九九。至于現在還在澤連斯基急切盼望的“北約戰鬥機增援”呢?現在恐怕還八字沒有一撇。
隻是可憐澤連斯基及其手下,對加入北約如此竭盡全力地巴結讨好,卻落得如此一個“尚未加入北約,卻被賣了數錢”的下場。真是讓人感慨萬千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