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盧奕貝
編輯 | 昝慧昉
8月11日,蜜雪冰城啟動“青藤計劃”,宣布面向全球、以10萬元起的年薪招聘儲備幹部。将通過在品牌創始人帶領下的一年定制化培訓、輪崗等,選拔出未來蜜雪冰城總部的高級管理人員或新品牌、海外項目的負責人。
蜜雪冰城是國内第一個突破萬店的茶飲品牌,以加盟模式迅速拓展市場。憑借不到8元的單價、并不高端的産品原料、熱鬧直接的門店設計,蜜雪冰城在自己擅長的下沉市場風生水起。除内地外,它還進入了越南、老撾、印尼等海外市場。
與許多消費領域的大公司一樣,蜜雪冰城對儲備幹部的招聘要求是985、211院校或海外留學的近年畢業生。
實際上,大公司的管理培訓生項目是一個很複雜的培養體系。
簡單來說是企業集中各種資源,在相對短的時間内,綜合運用包含面授、輪崗、輔導等方式,快速、系統、全面地用2到5年的時間定向培養畢業生,為企業未來管理人才做準備。
在這個過程中,管培生們熟悉、了解産品從研發到上市推廣的整個流程,也完成了跨部門合作的人脈積累。某種程度上,對新人而言,僅僅是成為管培生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如寶潔、可口可樂等外資消費品企業,是中國内地最早啟動管培生項目的公司。但如此嚴格的人才培養體系,在茶飲行業裡并不常見。
目前,茶飲品牌們的主要招聘渠道,仍是通過社會招聘平台、門店直接招聘或熟人推薦。有些知名度較高的品牌也會選擇通過自有官方渠道廣撒網,比如茶顔悅色出長沙、進武漢便在自己的微博、公衆号等平台發店員招聘告示,喜茶也會在自己公衆号上發布門店、運營、設計等崗位的招聘啟事。
這些方式應用在招聘店員、店長等門面崗位,或招攬技術性崗位的初級人才時更為有效,但如果想要找到有專業技能、懂市場、有管理能力的高端人才,許多頭部茶飲品牌采取的方式,是直接挖人。
比如奈雪的茶内部近期成立了一個技術中心,已經密集入職了近100個員工,公司今年内計劃再招聘約4000人。新增崗位除了門店營運之外,主要集中在整體技術中心的人員投入, 而這些員工有許多是來自BAT大廠的技術人才。
奈雪的茶近期上任的新CTO何剛,曾擔任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雲總裁,加入奈雪之前,何剛曾任瑞幸咖啡的CTO,主要的職責是管理信息中心,各業務條線的技術總監和數據總監都要向他彙報。
蜜雪冰城試圖培養管理培訓生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以在磨合培養的過程中,培養最适合自己公司管理體系、品牌文化的管理者。但在找到合适的人才後,怎麼對管培生進行定位,能為他們提供怎樣的職業規劃路徑,能為品牌帶來怎樣的提升,是蜜雪冰城需要去探索的。
另一方面,面對市場上衆多的知名公司同場競技争奪人才,蜜雪冰城想要招到985、211或海外留學的畢業生恐怕并不容易。
蜜雪冰城的總部在河南鄭州,而河南省僅有鄭州大學一所211大學,本地畢業生能投遞簡曆,再供蜜雪冰城挑選的人群不多;而外地名校的畢業生有多少會沖着“蜜雪冰城”的招牌投奔門下,也是個未知數。從既往情況看,茶飲企業一直以來都并非名校畢業生的首選。
不過,從茶飲品牌們對人才的渴求、為獲得高端人才搶破頭的背後,反映出這個行業正朝着現代化科學管理的方向在發展。
無論是蜜雪冰城引入管理培訓生體系,還是如奈雪這樣挖角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技術人才、引進成熟高管,都标志着茶飲行業已進入精細化運營的成熟階段。這對整個行業而言不是壞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