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是一本懷念故鄉、追憶故鄉人與事的散文集。作者以溫厚的文字與圖像刻畫了江南故鄉的地理風貌、風土人情,讓自己時隔四十年得以重新觀摩故鄉,回到精神原鄉。文章充滿細節,蘊含幽微,展現了傳統的鄉村秩序在現代文明中遇到的沖擊和嬗變,深度還原了鄉村農人的樸素生活軌迹。
全書分《地理志》《人物志》《風土志》《田野志》《少年志》五部分,以114篇千字短文,再現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江南農村豐富而宏闊的生活場景,可當一部當代信史來讀。全書語言簡潔,文風幽默,結尾常常讓人會心一笑。
本書的126幅插圖也出自作者之手。黑白線描作品,詩意、誇張又風趣。
《山河故人》
趙宗彪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2年8月第一版
重返故鄉——《山河故人》自序
一
懷念故鄉,是因為我們離開了故鄉。
故鄉是少年時迫切希望逃離,青年時不願主動提起,中年時頻頻回望,老年時最想回去的地方。對故鄉的了解,是在離開之後。故鄉有我們最早的人生記憶,是我們性格與人格形成的地方。離開故鄉到城市生活幾十年,在故鄉的時間越來越少。常常是,最想了解故鄉的時候,祖輩、父輩都已逐漸逝去。好在記憶的硬盤深處,依然頑固地留存着故鄉的人和事,或清晰,或模糊。
二
我的故鄉在浙東的天台山。這是古越人的故土。崖壁上無人可識的文字、懸棺葬的遺存、巫風的流緒,至今依然可見。這裡是佛宗道源之地,也是浙東唐詩之路的目的地。徐霞客出遊的第一站,即是天台山。天台山水神秀,《山海經》 裡的許多故事,在這裡都似乎有迹可循。
我的祖上是南宋時代的移民,他們從河南開封來到這裡。這片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方,相比于中原大地,并無更好的農耕條件,但是,這裡群山連綿、相對閉塞的環境,可以遠離北方的烽煙。據家譜記載,來到天台的第一代始祖是宋太宗趙匡義的六世孫趙士伃兄弟倆。這些南宋的皇族後裔在這裡落地、生根、開枝、散葉,不斷地繁衍生息。趙氏在天台的子孫,我是第二十七代。故鄉是祖先流浪的終點,也是我生命的起點。
祖上生活的地方叫趙宅村,是個山清水秀的江南村落,在天台的西部。村落有始豐溪的支流楊家溪與雷馬溪圍護,西靠着氣勢磅礴的方山,邊上就是煙波浩渺的寒山湖。始豐溪日夜奔流,最終注入東海。離家不遠處,就是唐代詩僧寒山隐居七十年的寒山洞。
趙宅的村名,在 20 世紀 50 年代的人民公社時期,因并入葉宅生産大隊而消失。除了老一輩,許多人不知道有過這個村名。葉宅是個大村,現在有一千五百多人。姓趙的村民隻有一百多人,不到十分之一。
1981 年夏天,我十七歲,離開故鄉。我是改革開放後村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
三
我的姓名是按照輩分起的,帶着曆史的痕迹。
我少小離家,對故鄉依然抱有深厚的感情。到我兒子這一輩,對祖輩生活過的這片土地,已沒有多少了解和留戀。畢竟他在那裡度過的天數,屈指可數。自他上大學後,回老家的次數更少。
我寫故鄉、畫故鄉,一是向那片土地——天台山獻出一片敬意,亦是對逝去的祖父母和父母的懷念,是向遙遠的祖先祭奠。二是希望我的兒子,能夠了解祖上的生活,了解他的太祖父母、祖父母、伯伯、叔叔、姑姑和其他親戚長輩們過往的生活,加深對這片土地的情感,讓他在血脈之外,對天地、自然、鄉土、村莊、人世和親情有更深的了解,能夠找到自己的根。盡管不是出生在天台,但天台依然是他的祖籍和故鄉。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過,一個人如果不了解自己出生前的事情,就等于永遠沒有長大。三是借着回憶,讓自己來一次精神上的回鄉。
從少年起,我就離開了祖輩生活過的這個村莊,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上學、工作、生活并定居。我現在城市生活的一切,都有童年和少年的影子。故鄉,是一個人心靈的王國。故鄉天台山,是我的出生地和成長地,也是我靈魂栖息的地方。回首故鄉,可以安撫自己躁動與喧嘩的靈魂。
去年六月,因為刻木受傷,我的右手腕做了手術。手術後,我住在錢塘江畔的家中休養一個多月,這讓我有時間靜下心來,回顧來時的路。
四
我的寫作以趙宅村為原點展開。趙宅村,是浙東的一個山村,也是我的文學原鄉。并村之後,它成為曆史上的地理名詞,已很少被人提及。寫作的過程,就是我對原鄉找尋的過程。
這是一部非虛構作品,寫的是一個村莊的瑣碎日常,沒有宏大叙事,但我想,每一個宏闊的世界,都是由一個個幽微的個體支撐起來的。我試圖以“作家地理”的手法,重現昔時浙東山村的自然生活圖卷和江南鄉間的傳統生活方式。
在城市化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有些風俗、風貌、風物,已經漸漸消逝,傳統的鄉村秩序與規則在失守,鄉村的脈象也越來越複雜。有些村莊在淪陷,有些則在重生。在中國,城鄉的界限泾渭分明,作為一個在山村出生、長大,在城市工作、定居的人,我與城市、與山村都有某種割裂,也有更多聯結。
我希望我的文字和圖畫,能夠盡可能地還原出少年時的故鄉——它在浙東,北緯29度,趙宅村。
五
我有兩個家:老家天台,新家杭州。前一個的城市符号是山,後一個的城市符号是水。如果說山腳下的那個村莊,代表的是中國南方農村的傳統鄉土文化,那麼錢塘江畔的“蓮花碗”和燈光秀,代表的就是中國富裕地帶的現代城市文明。在寫作中,我常常審視并思考當代鄉村在曆史變革和文化變革中的嬗變——在城市文明對鄉村文化的沖擊下,鄉土之于中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曆史命題?城鄉的差距是在拉長還是縮短?老去的村莊如何煥發生機?誰來填補空心的鄉村?
我在江南岸璀璨的燈火映照下,完成了這本書的寫作。千百年來,晴耕雨讀、歸隐田園始終是中國人心底的理想生活,那麼人間的煙火,可否在鄉土與城市間自由地切換?城市的光亮,可否更多地輝映中國的鄉村?就像無數條的溪水彙流成窗前這條壯闊的錢塘江,江水浩浩蕩蕩、義無反顧地奔向東海,由海水蒸騰成的雨水,又重新滋潤着山川大地。幾十年來,農村為城市的發展貢獻了所有。在當下中國,城市理應更多地反哺鄉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注中國廣袤而沉默的鄉村,關注到幾代人的掙紮與努力,希望看似宏大實則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鄉村振興,能夠在故鄉大地的一個又一個村莊中落地。
每一個故鄉,都是真實的中國。
六
搬進新家已五年,在這裡,我完成了木刻作品集 《木上江南》和以趙宅村為樣本的非虛構作品《山河故人》的寫作。
新家的這一頭,是浙東唐詩之路的起點杭州西興古渡口,“煙波盡處一點白,應是西陵古驿台”。老家的那一頭,是浙東唐詩之路的終點天台山,“龍樓鳳阙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在完成本書的最後一幅插圖時,杭台高鐵剛好開通。從錢塘江畔到天台山,風走了八千裡,而高鐵,不過一小時。
二0二二年初春于杭州
(趙宗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