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診,最重要看的就是舌苔的改變,通過舌象觀察來了解和認識疾病的本質和發展。因此最近好多患者來問我:“沈老師,舌苔怎麼看?”“沈老師,看我舌象我是什麼虛?”等等問題。所以今天就給大家講講舌診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要給大家講一下正常舌象,正常的舌象舌體柔軟,活動自如,顔色淡紅,苔面鋪有薄薄的幹濕适合的白苔,因此也常被描寫“淡紅舌、薄白苔。”
接下來講述機體在疾病病理變化中,陰陽的衰盛,氣血的調和以及津液存亡,從而反映到舌苔變化的舌象
陰虛熱盛體質常見于裂紋舌。舌面見多少,深淺不一,形狀各異的裂紋。常見表現口幹舌燥、五心煩熱、失眠、頭暈乏力、面色無光、食欲不振、腹脹、四肢乏力等。調理以滋陰益氣,清熱為主
陽氣虛體質之人的舌象常見齒痕舌。舌質非常柔軟,舌頭兩側齒痕明顯。是因為氣虛體質體内有很多沒有排除體外的濕氣,久之就會引起内髒器官和皮膚的腫脹。常見表現為腹脹、飲食減少、大便稀溏、形體消瘦、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等。調理以健脾祛濕、溫補腎陽為主。
機體虛證、寒證體質之人舌象為淡白舌,舌色較正常舌色淡,大多是氣血不足和陽虛所緻,簡單來說就是機體狀況屬于虛證和寒證。常見表現為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身體乏力、面色蒼白、精神不振、畏寒肢冷等。調理以溫陽、祛寒為主。
熱邪體質之人舌象為紅舌,舌紅,舌尖到舌中部有紅點,說明體内有濕熱。常見表現為皮膚潮紅、煩躁易怒、潮熱盜汗,手足心發熱、目紅面赤、口幹口苦、失眠多夢、小便黃、大便幹等症狀 。中醫主要以清熱潤燥法為治則。
瘀血體質舌象常見于紫舌,舌尖有很明顯的淤點,舌底兩條靜脈又黑又粗。常見表現為疼痛、有腫塊、出血、肌膚幹燥、面色褐黑、唇甲舌色青紫等症狀 。調理以活血化瘀為主。
以上就是常見的五種不同體質的舌象。那就今天給大家分享到這裡了,如果大家還有什麼不清楚或者想要了解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