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典型做法?資興市栗腳村村支“兩委”抓住産業興村的“牛鼻子”,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典型做法?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資興市栗腳村村支“兩委”抓住産業興村的“牛鼻子”,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紅色引擎”壯大集體經濟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李秉鈞 通訊員 胡如仁 曹志宏
9月13日,迎着涼爽的河風,記者來到資興市東江街道栗腳村。村廣播正在播放“村歌”《東江灣灣栗腳村》,“東江灣、東江情,灣灣流水到栗腳……”歌詞頌揚村情村貌和村級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變化。
栗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何慶東說:“村支‘兩委’抓住産業興村的‘牛鼻子’,今年上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130餘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萬元。”
黨旗飄飄,産業興旺
栗腳村地處資興市城邊,全村總面積600餘畝,常住人口2488人,卻有上萬外來人口密集居住于此,是典型的“城中村”。這裡盡管風景優美,因人均耕地不足、流動人口龐雜,發展不盡如人意。
栗腳村黨總支把黨建作為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第一抓手”和“紅色引擎”,推動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齊頭并進。
“一個地方的發展,沒有别的訣竅,一定要靠黨建、靠領頭人。”栗腳村老黨員曹躍林說,早幾年村裡選優配強了村幹部,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大幅增強,栗腳村也随之發生很大變化。
2018年,栗腳村70後村民何慶東放棄自辦企業,回到家鄉擔任村黨總支書記。上任以來,他通過各種渠道,挖掘村中年輕人才,為全面小康建設和鄉村振興培養後備軍。
何慶東發動村裡有抱負、有能力的青年黨員,主動參與到鄉村振興工作中來。“這兩年我們組織召開在外知名人士獻計家鄉發展座談會,每次都有很多收獲。”何慶東說,通過引導村民破除“等、靠、要”思想,樹立敢闖敢試新觀念,調動全村黨員群衆齊心協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
栗腳村集體總資産涵蓋5處房産、120畝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等。在理順産權關系的基礎上,對閑置的村小學進行改造,建成村級服務中心;引進郴州科建園林有限公司、合一福置業有限公司,租用村委會閑置辦公室辦公;将老村部辦公場所騰空整體出租,将11間臨街門面和魚塘、空地對外出租。如此 “一挪一租”,每年為村集體帶來租金收入160餘萬元。引進三元酒店,并以閑置房産入股經營。
短短幾年,栗腳村先後發展産業10多個,村集體經濟由全市中等偏下水平,一躍進入前列。去年,村民分紅就達33萬元。
家家入股,人人分紅
“我們在發展村集體經濟的過程中,注重集體和村民利益兼顧,兩者相輔相成,才能長久。”何慶東深有體會地說,“必須讓家家入股,人人分紅,我們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才算是成功的。”
該村以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為契機,成立村集體資産股份經濟合作社,以村集體資産3000萬元作為股權量化股本,全體村民成為合作社成員。通過産權改革、股份合作,建立連股連利連心利益共同體,既壯大集體經濟,又帶動村民增收。
村黨總支帶領村民轉變思路, 以村級集體所有制名義組建成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公司,走“支部 集體經濟組織 公司”的運作模式,實行“市場化運作、公司化運營”,先後注冊成立資興市鑫龍溏置業發展有限公司、資興市龍溏物業有限公司、火車站裝卸隊,都歸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所有,并規定村委會及全體村民在集體經濟合作社中的持股比例分别為40%和60%,從而實現了“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轉變,入股村民去年人均增收1000元。
村民李小平告訴記者,這幾年該村每人每年股份分紅不斷攀升,全村上下抓經濟的勁頭越來越足。村裡還給80歲以上老人按每人每月30元的标準發放老年補貼;老年節給年滿60歲的村民發紅包;“三八”婦女節給年滿18歲的婦女發慰問金;對村裡考取大學的孩子進行獎勵……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重要任務,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目标的必由之路。栗腳村鼓起村集體和村民腰包的同時,還收獲了“湖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資興市鄉村振興工作先進集體”等衆多榮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