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蒙太奇”,不同國家的電影大師有不同的解讀。
蘇聯電影藝術大師普多夫金普認為:"把各個分别拍好的鏡頭很好地聯接起來,使觀衆終于感覺到這是完整的、不間斷的、連續的運動——這種技巧我們慣于稱之為蒙太奇。
英國人對它的稱呼則更為簡單、粗糙——Cutting,亦即切開。"以英美為代表的一派電影人稱之為電影剪輯(編剪)。
在它的釋義中,蒙太奇是一種法語的稱謂,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可以将其理解為有意涵的時空人為地拼貼剪輯手法。
發現蒙太奇原理的先驅是蘇聯電影導演庫列肖夫。
他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先拍下一個毫無表情的人的面孔,然後分别把他同一盆湯、一具屍體、一個孩子的鏡頭連接起來,結果使觀衆感到他有想喝湯、悲痛和喜悅的表情。
這個實驗很能說明蒙太奇在電影語言中的價值,即當兩個鏡頭畫面以不同的順序、形式進行相互拼接,就能産生新的不同的含義。
電影人們以此為基礎,延伸出了幾種不同的蒙太奇手法,以其所起到的作用分類為叙事型,表現型,理性型:
一、叙事型:以交代情節、展示事件為主旨,主要用于推動事件進展,幫助觀衆梳理劇情關系。
希區柯克電影《驚魂記》
比如,平行蒙太奇:
格裡菲斯、希區柯克極其善用此道,他們将不同時空發生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進行平行并列的表現,花開兩枝分别叙述,但又被包裹在一個完整的情節架構中。
國産電影中運用平行蒙太奇的典型例子,就是由甯浩任導演兼編劇,郭濤、劉桦、黃渤主演的《瘋狂的石頭》。
電影《瘋狂的石頭》
比如片中對第一次廟中盜竊的表現手法,就是将包世宏、道哥小偷三人幫和國際大盜麥克這三條視角下的情節,包裹在一件盜竊過程當中,在平行并列地切換表現當中,讓觀衆體會到對一個事件不同角度的觀影體驗,收獲到先知先覺的樂趣的同時,也對下一步的懸疑劇情産生了更多興趣,讓觀影思緒一直不間斷地在電影的叙事當中。
電影《心迷宮》劇照
又比如,交叉蒙太奇:
這是驚險片、恐怖片和戰争片常用的手法。将同一時間不同地域發生的兩條或數條情節線,迅速而頻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情節線索之間互相依存,彼此影響,為結果服務,讓殊途同歸。
電影《看不見的客人》
西班牙懸疑劇《看不見的客人》就有大量這樣的運用手法。國産電影中若塵首推忻玉坤導演的《心迷宮》《暴烈無聲》,這兩部電影就有很多地方用了交叉蒙太奇。
電影《暴烈無聲》
還有打亂故事結構或時間邏輯的颠倒蒙太奇,單一線索平鋪發展的連續蒙太奇;
二、表現型:通過鏡頭的相互對照、沖擊,來表達某種強烈的情緒或思想,引發觀衆的思考。比如,抒情蒙太奇:
通過畫面的剪接,音效的運用等,讓劇情在叙事的基礎之上,生發出情感共鳴。
電影《愛樂之城》
當年令無數人感動落淚的《愛樂之城》中,女主最後在爵士吧裡見到男主,在男主的一段鋼琴彈奏下,兩人在漫天閃閃的星光中熱舞一曲,像一起相伴走過了一生。回到現實中揮手作别時坦然一笑,讓人動容落淚。這正是這種蒙太奇手法的魔力;
又比如,心理蒙太奇:
電影《你好,瘋子》
描寫人物心理,夢境,回憶,幻覺等等,這種手法常在一些與心理疾病有關的懸疑電影中出現,比如萬茜主演的《你好,瘋子》,張國榮生前主演的《異度空間》等等。
此外還有表達内在寓意的隐喻蒙太奇,通過對比激發沖突内含的對比蒙太奇;
電影《大話西遊》
三、理性型:讓·米特裡給理性蒙太奇下的定義是:它是通過畫面之間的關系,而不是通過單純的一環接一環的連貫性叙事表情達意。
這一類主要包含雜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思想蒙太奇。深覺對這一類的理解不夠深入,且待日後功課做足了若塵再來淺談。
講了這麼多不同類型的蒙太奇手法之後,終于要進入正題了。
《Hello,樹先生》的虛拟現實主義淺析:當蒙太奇遇見心理疾
在國産電影中有一部集蒙太奇大成的典範之作,它不僅将上述這些蒙太奇手法都應用自如,還為中國電影虛拟現實主義的衍生提供了樣本。
它就是——由賈樟柯監制、青年導演韓傑執導,王寶強、譚卓等主演的《Hello!樹先生》。
村子裡那個叫“樹”的人總是能看到死去的哥哥帶着嫂子回來,他所生活的地方越來越不是他認識的樣子,一起長大的夥伴也都變了模樣,開工廠的,當校長的,做煤老闆的。
即使依然在一起吃吃喝喝,但他們從來沒有正眼瞧過他。漸漸地,樹先生開始脫離這個周遭的環境,到最後,甚至脫離于現實,活在了他自己的虛拟幻境裡。
大家都奔着高樓大房子去了,隻有他傻傻的站在原地,像一棵紮了根的樹。
在這部電影中,王寶強貢獻了影帝級的表現,這是一部足可以讓他封神的巅峰之作。
關于電影的劇情,關于王寶強在這部電影中的演技,若塵之前曾有長文撩過,歡迎戳鍊接王寶強演技炸裂卻顆獎無收!《Hello!樹先生》被嚴重低估沒有之一 詳閱哦。
本文,咱們就撩撩《Hello!樹先生》中的蒙太奇。
1、平行蒙太奇:在幻想中讓自己瘋癫成預言大師的樹哥,現實中早已瘋了。
幾乎可以說,《Hello!樹先生》整部電影就是一場平行蒙太奇,是王寶強所演的樹先生在現場世界,與他所幻想的内心世界之間,不斷的穿梭與平行。
電影以樹哥的所視所想作為第一視角展開,從第一幀樹哥(王寶強飾)在樹上露出一隻眼睛盯着你開始,到最後樹哥一個人瘋魔般走在土坡上無視一切為止,整部電影就是樹的真實世界與臆想世界的一場平行蒙太奇。
幻想時空裡的樹,遇見了小梅,離開了村莊,去省城找了活路,還憑借自己有點厲害的文學素養追到了小梅,他帶着小梅回到村裡,結婚,擺酒,辦喜宴,讓所有人看到他樹哥,也有人模人樣、風光娶媳婦兒的一天。
真實時空中的樹,其實早已經瘋了,他整日整日地往樹上爬,往村口的山坡上跑,活在自己的臆想世界裡。
通過運用平行蒙太奇,多線索,多時空的融合叙述,觀衆在電影的叙事中,看到了樹是如何一步步變成最終的模樣。
也正因為這樣的平行叙事,觀衆不自覺地被樹帶到了他的臆想時空,跟着他的命運而悲喜交加,這也是很多觀衆在看過後表示陷入劇情無法走出的技術原因。
2、交叉蒙太奇:看到死去的哥哥和父親複活,不可思議的情理之中
《Hello!樹先生》在交叉蒙太奇上的運用,也是堪稱經典的。特别是在這幾場戲裡:
(1)結婚前,見到了哥哥和嫂子;
(2)結婚與小梅入洞房時,見到了父親來掐自己;
(3)電影一開始,樹哥在樹上,下面公路上開過一輛貨車,電影最後結束的時候,公路上開過同一輛貨車。同一輛貨車,中間還交織了虛拟與現實之間的種種。
這幾場戲,其實都有交叉蒙太奇的運用,他們是同一個時間點上,樹先生眼中的世界,和别人眼中的世界之間的交叉閃回。
電影用這些交織,傳遞了不同的叙事目的。
結婚會見到哥哥和嫂子,是因為在樹的内心,哥哥的去世是永遠繞不過去的坎。
在他的内心裡,他渴望能活成幻想中哥哥的樣子,在省城文藝團當舞蹈演員,有頭有面有地位有尊嚴,還有一個漂亮、優雅,品味高的媳婦......
這是樹在現實生活中一直沒有存在感,不被尊重的心理陰影的一種外化表現。
而與小梅洞房時看到父親,幾乎是在被弟弟打緻重傷之後,又一個轉折點,幻想自己和小梅結婚的樹,在那一刻突然又交織出現實世界中曾有的恐懼——父親。
從那起,他開始懷疑自己,陷入真實與虛拟之間的掙紮。緊接着,他變成了預言大師,說啥啥中,講啥啥靈。
而那同一輛貨車恰恰是整部片中虛拟世界和現實生活的切入口。這個從一開始埋下的伏筆,正是觀衆理解虛拟與現實的鑰匙。
3、颠倒蒙太奇:将時間的倒叙,插叙與虛拟現實搭合
電影一開始就是樹先生在樹上,此時的他已經瘋了,而後面的電影情節時而現實,時而虛拟,恰都發生在電影開始時那個畫面之前。
這正是電影最大的颠倒蒙太奇,将時間的倒叙,插叙與虛拟現實搭合,營造出真真假假的戲劇人生,也讓樹先生内心世界的神魂颠倒找到了出口。
4、抒情蒙太奇:幻想中那原本的聾啞小梅,終于會說話
《Hello!樹先生》裡,最讓觀衆感到寬慰的一段劇情,是樹先生一個人在山坡的時候,終于等到了他的小梅。
小梅用燦爛的笑容迎接他,伸出手,扶着他,他笑得很傻,卻很幸福。
他聽到當初認識的那個聾啞人小梅,居然開口說話了。他感覺這一輩子,終于擁有了幸福。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這一段淚目。
很多人不明白,小梅不是不會說話嗎?最後怎麼又好了?
在若塵的理解裡,樹先生遇見小梅并結婚、辦婚禮,整段都是他的幻想,最後小梅會說話也是他的幻想。
這一段非常美好朦胧,正是用了抒情蒙太奇的手法,讓觀衆和樹先生一樣,在那麼多的苦難最後,看到一絲擁有幸福的希望。
5、心理蒙太奇: 父親在不該出現的時候總是閃回
在樹先生的生活的地方,他一直不被尊重,不被待見,又無力改變。在他自己幻想的虛拟世界,他去了外地,想找到改變命運的機會。
在那裡,他遇見了小梅,還追求到了小梅,并要把她娶回家。
在要結婚之後,樹開始頻繁見到自己已經去世的哥哥。他總是看見哥哥帶了個漂亮的嫂子回來,說自己在城裡多麼風光,還娶到了一個優秀的女人做老婆。
他們在他面前跳舞,鼓勵他。
哥哥被父親誤殺的陰影實在太大,導緻樹從小就失去了對父親,對哥哥的親情羁絆,這份親情不僅沒能讓樹過得更好,反而讓他心生恐懼,且如影随形。
每每感到開心和幸福即将到來的時候,就會有陰影竄出來,侵蝕他,包裹他。
包括在入洞房的時候,樹先生居然把小梅看成了父親,看見表情嚴肅的父親掐着自己的脖子,要弄死自己,這些閃回,簡直就是心理蒙太奇的典型。
它将樹先生内心世界裡對兒時記憶的恐懼一一勾畫出來,也讓我們對樹的心境,曆程更能感同身受。
6、對比蒙太奇:那紅紅的天地間,誰更清醒啊?
在《Hello!樹先生》電影中,對比蒙太奇的運用也很多,若塵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片尾時。
樹看着村民們都歡天喜地往新區去了,他們呼左喚右,一臉欣喜。
隻有樹一副怅然若失的樣子,此時的天空變成了紅色,整個畫面也都籠罩在這一片紅色裡。
人們看到的天朗氣清,美好未來,在樹的眼裡,是那麼凄慘的火紅。
這樣的對比蒙太奇,暗藏着創作者的表達意圖,用不合理的畫面呈現直抒胸臆的思考。
這個飛速奔跑的年代車輪下,有多少人在茕茕孑立,東走西顧?
除了上述的這些,《Hello!樹先生》整部電影,也處處運用着隐喻蒙太奇,隐喻幾乎貫穿于這部電影視覺語言的始末。
這些蒙太奇手法互相交織,穿插,融合,讓電影在樹先生的現實世界與虛拟世界裡來回切換,在循環往複中讓叙事推進,讓立意傳遞,也讓觀衆的情緒,深深鎖進電影人物的情感和命運裡。
當蒙太奇遇見心理疾,就像給一個人的人生開了無數個無法預知的腦洞,它們将現實與虛拟并存,讓電影的虛拟現實主義下的深刻内涵升騰而出,在畫面中振聾發聩,牽引出觀衆内心的深思與悲憫。
本文原創,謝絕轉載,歡迎關注若塵哦,圖片來自網絡或截圖,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