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翃(一作翊),南陽人,一說昌黎人。生卒不詳。登天寶十三載進士第,官至駕部郎中、中書舍人。與錢起、盧綸、李端、盧綸等稱為大曆十才子。
衆所周知的飛花令,起于韓翃的“春城無處不飛花”。
公元766年,韓翃作《寒食》一詩,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春城是指長安,而非昆明。寒食并非寫景,而是諷喻,隻是筆法相當巧妙含蓄。從表面上看,似乎隻是描繪了一幅寒食節長安城内富于濃郁情味的風俗畫。實際上,透過字裡行間可感受到作者懷着強烈的不滿,對當時權勢顯赫、作威作福的宦官進行了深刻的諷刺。中唐以後,幾任昏君都寵幸宦官,以緻他們的權勢很大,敗壞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對此都極為憤慨。本詩正是因此而發。
年輕時的韓翃才華逼人,皇帝讀起詩都愛不釋手。韓翃在曾侯希逸手下當從事,後來被罷官閑居十年。李勉去鎮守夷門時,被啟用為幕僚,當時韓翃已經到了晚年,和他一起任職的都是些年輕人,看不起他寫的詩。一天半夜,扣門聲很急,韓翃開門,隻聽傳旨的韋巡官祝賀說:"你升任駕部郎中了,讓你主持制诰(起于皇帝所下文告和命令)。"韓翃不信,說我年老力衰,一定是錯了。"韋巡官,這是唐德宗親自批示的:用韓翃。當時江淮刺史也叫韓翃,皇帝就批示:用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韓翃。這件事情發生在唐德宗建中初年 。
唐朝天寶年間,詩人韓翃羁滞長安,與李生相友善。李生一妾柳氏“豔絕一時”,韓見之垂涎三尺,李生見之慷慨将柳氏贈之,并解囊資助三十萬玉成二人婚事。
兩人成婚後第二年,韓翃新科及第,按禮要回老家省親,他就回昌黎省親,暫将柳氏留在長安。适逢安史之亂,兩京淪陷。柳氏剪發毀形,寄居法靈寺。當時韓翃被淄州節度使侯希逸辟為書記,及肅宗收複長安,韓翃就到處尋訪柳氏,并寫下《章台柳》贈與柳氏。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意思是說,柳氏啊柳氏,你是否青春依舊。哎,就是青春依舊又能怎樣,估計在被别人霸占了吧。韓翃的《章台柳》表現出來的情感複雜,既有對柳氏相思又含疑窦重重。
當時,柳氏已為番将沙吒利納入後室。柳氏答贈《楊柳枝》。
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别。
一葉随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意思是說楊柳枝在菲芬的春天,春意盎然,生氣勃勃。可恨年年贈别離,美好的青春不再。秋天到來,我亦色衰。縱然郎君來了,估計也不想攀折了。
柳氏答詞自比為"楊柳枝"詞意凄涼,她對他一樣情深意濃念念不忘,卻無半點懷疑拷問之意,她隻是在痛悔,還深深自棄。自己失身藩将,哭泣着告白。
後來,愛管閑事的唐肅宗知道此事,下诏把柳氏斷歸韓翃 ,夫妻終得破鏡重圓。
韓翃其他作品,《宿石邑山中》
浮雲不共此山齊,山霭蒼蒼望轉迷。
曉月暫飛高樹裡,秋河隔在數峰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