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辛棄疾田園生活詞

辛棄疾田園生活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04:22:53

辛棄疾田園生活詞(斜杠詞人的村居歲月)1

提到豪放派詞人辛棄疾,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英雄氣魄;是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沸騰激情;是“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的懷古幽思……

其次想到的是,他的婉約詞作:

“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撩起多少追尋人的歡喜;“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道盡多少斷腸人的心聲。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兒女燈前”是片片溫馨的祝願,“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是無邊無際的憂愁。

其實,辛棄疾是個斜杠詞人,除了豪放詞和婉約詞,他筆下的田園詞同樣出彩。

隐居帶湖期間,他創作過一些有關村居剪影和農業風光的田園詞。淺白樸質的語言,頗具情趣的畫面,讓我們體會到平淡而又溫馨的農村生活風貌。

01

辛棄疾的人生下半場很落寞,他一生力主抗金,滿懷報國熱忱,卻在壯年時長久不被任用。

他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無奈退居上饒帶湖。

他在鉛山瓢泉買田置屋,以“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将其宅取名為“稼”,自号“稼軒居士”。

他崇拜陶淵明,“晚歲躬耕不怨貧,隻雞鬥酒聚比鄰”是為偶像寫下的詞章。他在帶湖新居旁立的“植杖亭”,就源于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那句“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他是詞人,是劍客,是勇士,可也是個有童真童趣的人,所以看到一群嘴饞貪吃的小孩子偷偷打着樹上的梨和棗時,會“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誰家寒食歸甯女,笑語柔桑陌上來”是寫田間小路上笑意盈盈的歸甯女子;

“杖藜忽避行人去,認是翁來卻過橋”是寫過橋來做客的鄉村野老;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鴉”是寫恬靜又充滿生機的春天景象……

疏疏幾筆,隻需輕描淡寫,就将尋常的煙火氣息托出,帶着無車馬喧嚣的甯靜,藏着桃花源般的詩意美好。

02

那一天,辛棄疾出門閑逛,走着走着,路過一戶人家,家中有一所茅檐低小的房屋,屋前有一條潺潺的溪水在靜靜流淌,溪邊長滿碧綠的青草。

恍惚間,他好像聽到喝醉了酒的聲音,口音貌似是江浙一帶的方言,聽起來溫柔而美好。

好奇心驅使他循着聲音看去,哇,原來是一對頭發花白的老翁老婦相對而坐,一邊喝酒,一邊聊天,好不惬意。

于是辛棄疾問道:“您是誰家的老人呐?怎麼沒有見過呀?”

回答說:“我們是從江浙一帶剛剛搬過來的。你看!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裡鋤草,二兒子在家裡編織雞籠,最淘氣又惹人喜愛的小兒子,正頑皮地躺卧在溪邊剝蓮蓬吃呢!”

辛棄疾田園生活詞(斜杠詞人的村居歲月)2

辛棄疾看到這家人如此恬靜閑适的村居生活,靈思泉湧,寫下了《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這首詞是其樂融融的一家人最完美的寫照。一處小院,白發翁媪同心同德,孩子們各自忙碌玩耍, 村居之樂,不過如此。

炎炎夏日,山翠連綿,竹籬笆圍就的庭院中生活着一家五口。老夫妻飲酒閑談,一邊感慨生活的美好,一邊歡喜大兒的勤快,二兒的乖巧,小兒的可愛。

房屋縱是茅檐低小,日子縱是清貧緊巴,可一家人相親相愛已然是世間最大的幸福。

辛棄疾讓我們看到并相信:尋常的田園圖景裡,往往蘊含着世間最溫暖動人的詩情和畫意。

他一生鐵血,卻在這首《清平樂·村居》中極盡柔情,帶着世人共做一個田園的美夢。

03

一個夏夜,他途經江西上饒黃沙嶺道,看到明月在天,烏鵲驚起。清涼的晚風仿佛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

在稻谷的香氣裡,人們談論着豐收的年景。田裡的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陣陣叫聲此起彼伏,連成一片。

正當閑情逸緻的詞人,還沉醉在夏夜的景色中時,突然山間飄來了幾點雨,他看到天邊還有幾顆星在忽閃,立馬回過神來,加快了腳步。

他從山嶺小路轉過彎,過了一座溪橋,就在土地廟旁的樹林外,一座茅屋出現在眼前,喜上眉梢的詞人細一看,竟是從前落過腳的那家小店!

辛棄疾田園生活詞(斜杠詞人的村居歲月)3

一瞬間,詞人恍然一驚,這就是最真切的平淡生活啊。于是,《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從他的筆下走出:

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一晚,月色的美,蛙鳴的聲音,稻花香的撲鼻,山間的清風,一切都是那般美好。

鄉村的生活讓辛棄疾遠離政治漩渦,心中的苦悶也在青山綠水中得到了稍稍安放。

在停下來的時光裡,他躲開了追逐和奔波,日子頓時變得溫潤而歡愉。

試想,在平凡世界中奔走的我們,有多少年,再沒細心留意暮蟬的鳴叫,再沒駐足聽過夏夜的蛙鳴了?

我們走遍異鄉的千山萬水,向往遠方的绮麗風景,歡喜都市的别樣繁華。

可當我們回歸鄉村,放慢生活的節奏,體味到靜好的午後時光,擁有那“家人閑坐,燈火可親”的夜晚時,是否也會像辛棄疾一樣,去感知生活的真切面貌,去親曆一次難忘的夜行?

辛棄疾田園生活詞(斜杠詞人的村居歲月)4

04

辛棄疾,一個戎馬半生的戰士,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

他想馳騁疆場,做到《破陣子》中所言:“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他更想“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可惜的是他已白發斑斑無力報效朝廷。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顔。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河山。”身在鄉間的辛棄疾,心中從未放下過執念。

中年無奈閑居後他才發現,生活的流水變得輕緩後,風景也别有洞天。

到從頭,歲月蹉跎,理想終未實現,卻意外發覺人生的真谛原來是:失落與笃定,悲憤與恬淡,激揚與沉潛,長嘯與吟歎,都是生活的饋贈。

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他雖然在仕途上留有千古遺憾,可在柳暗花明處,他得以在一段長長的村居歲月裡,吟唱破碎山河,細數年華向晚……

-作者-

彎彎,願用厚重作紙,清淡作筆,書寫流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