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宇宙空間站制造

宇宙空間站制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1:44:50

中新網海南文昌7月24日電 (馬帥莎 薛英民 李剛)7月24日,問天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問天實驗艙入軌以後,将助力百餘噸重的中國空間站能“坐如鐘、行如風”。

宇宙空間站制造(23年造神器問天實驗艙如何助力空間站)1

北京時間2022年7月24日14時22分,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号B遙三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屠海超 攝

天舟四号曾為中國空間站帶去一個重100多公斤的控制力矩陀螺,此次問天實驗艙又攜帶了4個這樣的“大家夥”。後續,航天員将把天舟四号攜帶的控制力矩陀螺安裝到問天實驗艙上,多個控制力矩陀螺聯合使用,将使超過100噸的空間站的姿态控制能“坐如鐘、行如風”。

中國空間站使用的是目前中國該類産品中最大的1500牛米秒控制力矩陀螺,共需配備12台,其中有6台随天和核心艙飛天,後續,天舟五号還會再“捎”一台,後上天的6台将集中安裝在問天實驗艙。

中國控制力矩陀螺研制過程如果從1998年開展預先研究算起,至2021年空間站任務中控制力矩陀螺首次在軌成功應用,共經曆了23年。控制力矩陀螺曾經是攔在中國航天人面前的一塊巨石。20世紀90年代,全球僅少數大國有能力研制控制力矩陀螺,且價格高昂。

中國第一台飛天的是200牛米秒控制力矩陀螺,2011年随天宮一号上天,其在軌應用使中國成為國際上第三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

從天宮一号開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面向不同大小的航天器應用開發了系列控制力矩陀螺産品,但和控制力矩陀螺在其它航天器上的應用不同,空間站任務要求更高。

其他航天器控制力矩陀螺安裝在艙内,工作環境較為單一,而空間站上的控制力矩陀螺需要同時适應艙内、艙外兩種工作環境。極大的溫差和真空度變化等給産品關鍵部位的潤滑和整機的散熱問題帶來很大挑戰,特别是對于艙外200多度的溫差,研制人員必須進行專門的熱控設計,對于艙内産品,研制人員開展了減振降噪工作,以符合艙内噪聲指标要求。

作為複雜的空間機電類産品,控制力矩陀螺工作環境惡劣、壽命要求長,要求每分鐘數千轉連續工作多年,在軌發生故障的概率較大。為了保證空間站的壽命與可靠性,控制力矩陀螺需要具備在軌更換能力。

空間站任務把控制力矩陀螺在中國航天器上的使用提高到新高度。目前,中國單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産品已實現快速發展。天宮一号任務之後,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在數年時間裡陸續研發出了動量範圍覆蓋0.1牛米秒到1500牛米秒的産品,形成滿足中國各類空間飛行器姿态機動與姿态控制需求的全系列控制力矩陀螺産品型譜。

較第一代産品,新研制的控制力矩陀螺具有精度高、響應快、壽命長、可靠性高等優點,可滿足中國未來數年内各類空間飛行器的姿态控制要求。

“攔路虎”變成了技術高峰,系列産品的研制與應用顯著提升了中國空間飛行器的姿态機動與姿态穩定控制能力,使衛星看得更準、更寬,也推動了中國空間慣性執行機構的快速發展。(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