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數起來,中國喜劇綜藝的開端是在30年前。
1991年11月2日起,《曲苑雜談》在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首播,目的是為了挽救相聲。當時,喜劇節目還是以相聲、小品、滑稽等形式為主。
30年間,小屏幕上,相聲、小品盛了又衰,在學院派和市場化之前找平衡,情景喜劇在幾個巅峰之後難覓蹤影;大屏幕上,喜劇電影倒是如火如荼,但近兩年也有些乏力,大多數還在惡搞煽情的低俗套路裡。
30年後,已經是屬于喜劇的新世界,脫口秀大放異彩,Sketch被人所知,舊模式不靈了,但舞台總是亮着的,觀衆的笑容還在等待。
新的王牌
豆瓣8.4分,馬東這次的賭注又下對了。1月7日晚,《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收官,這個念起來拗口、聽起來沒什麼爆相的喜劇綜藝,在3個月的競演中賺足了口碑和熱度。
最後一期,場子不大,但嘉賓來頭不小。特邀會員沈騰、賈玲,四位會長徐峥、黃渤、李誕、于和偉,秘書長馬東;正午陽光、檸萌、華策、壞猴子等八家影視公司的董事長、制片人,還有愛奇藝自家的CEO龔宇。
喜劇界的全壁江山加上影視行業内大佬,格外讓人感動,畢竟觀衆都才80人,馬東對這檔節目的誠意有了。
這是米未傳媒的第三檔綜藝,前兩檔分别是《奇葩說》《樂隊的夏天》。前者的出圈程度毋庸置疑,即便今年有點糊,也已經是綜N代裡最拿得出手的了。後者捧紅的小衆樂隊,早就是深夜歌單和Live house裡的首選。
“觀衆喜歡的話我們也可以一年三度,不喜歡那很可能辦一次就不辦了。”在10月的愛奇藝悅享會上,馬東還有些忐忑。不過眼下,第一季收官之後,米未傳媒的第三張王牌勢在必得。
頂着這樣一個勸退的名字,這檔綜藝一點也不“大賽”。呈現在觀衆面前的,不是争分奪秒的緊張感、沒有刻意剪輯的矛盾沖突,而是沉浸于内容的歡樂。如其口号,“沒心沒肺,快樂加倍”。
新鮮、寬松、自由,馬東曾說,《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對類型的就兩個要求,“有人物有場景”。基于此,在整個12期的舞台上,觀衆看到的是多種多樣的喜劇風格,以Sketch(素描喜劇)為主,同時也有漫才、默劇、音樂劇、物件劇、獨角戲。
至于内容,更是五花八門。《偶像服務生》對追星文化的反諷、《互聯網體檢》對互聯網平台的吐槽、《三毛保衛戰》對脫發問題的精準還原、《最後一課》裡對初心的诠釋,還有“裝了監控”的月光族、減肥幫、大數據、讓人破防的完滿愛情宇宙,每一個總能精準撓中觀衆的癢點。
沒有刻意的拔高,沒有爛俗的煽情,也沒有強行的大團圓,隻是還原現實,精準演繹,激發共鳴,一個又一個Sketch憑真實生動的搞笑上熱搜,它不值8.4,誰值?
“腳腕子”演員
當然,無論形式如何多樣,好的内容,精髓總歸是在人。最後一期決賽現場,在演員的感言、嘉賓的發言裡,被提及最多的一句話是,“讓好的演員被看見”。
“腰部演員”“腳腕子演員”是蔣龍和張弛的自嘲,他們最終拿下了年度喜劇搭檔TOP1。
自嘲不假,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演員陣容裡,觀衆唯一有點眼熟的恐怕就是金靖。其他演員,基本是查無此人的狀态,至少在觀衆目之所及,難以看到。
張弛,去年《星光大道》的亞軍。蔣詩萌,也曾是馮鞏的徒弟,小品演了不少但少有人注意到。史策,演過《你好,李煥英》《無名之輩》,但就連家人都要費盡心思才能找到屬于她的幾個鏡頭。
稍微有點辨識度的,如蔣龍,曾是童星,長大後也是北京電影學院名副其實的表演學霸,但畢業後的角色,不是《逐夢演藝圈》的男N号,就是《扶搖》裡的小配角。
其實也有一兩個來頭大的。宗俊濤,上劇場的一哥,在話劇界的地位響當當,但到了屏幕上,仍然是鮮為大衆所知的狀态。
但更多都是不上不下的,比如畢業後沒有什麼工作的,比如靠接點音樂方面的活生存的,還有轉行去做選角導演的,幾十位演員的境遇大差不差,都是娛樂圈星光熠熠下的陰影面。
在《最後一課》的舞台上,當表演系學生去當密室NPC被認出來,那個“社死瞬間”裡,腰部演員們困窘的現狀被展現得淋漓盡緻。
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在舞台上發光。蔣龍、張弛的“逐夢亞軍”組合一路高走,除了《最後一課》,還有《這個殺手不大冷》《台下十年功》和《悟空》,初心四部曲一直“炸”到最後。編劇史航稱之為“高山流水”。
另一對大勢CP“皓史成雙”——王皓、史策,則讓觀衆看到了生活流喜劇的魅力,用馬東的話說,就是“熨帖”。兩個陌生人在一個綜藝節目裡,用細膩的演技,演完了情侶的重要時刻,相識、戀愛、争吵、分手、結婚。猝不及防的轉折和精心設計的call back,讓觀衆大呼“真的看到了愛情”。
還有“大宇治水”組合——大鎖和孫天宇,從《偶像服務生》開始,一直是熱搜常客,拿捏追星、減肥、網瘾,幾乎是8G網速,堪稱熱梗觀察家。
趣味一緻、笑點一緻,專注陷阱喜劇的“江東鳴”蔣易、李棟、陳天明,緻力于灑狗血但總是吵不散的“三狗”宋木子、合文俊、李飛。
識于微時的友誼,互相支持的知音。收官當天,史策說,“感謝王皓,我覺得我們的信任可能是天生的”。蔣龍說,他和張馳是先搭檔再相互了解,“先婚後愛”屬于是。大鎖曾感慨,“我沒有天宇我怎麼活”。
而三大社團的形式,分主題、分場景演繹的賽制,在這個節目裡,每個演員的亮點都能被看見。馬東說:“沒有小角色,也沒有小演員,隻有努力的演員。”
春天在哪裡
決賽現場,壞猴子影業CEO王易冰幫甯浩帶話,“他的電影在等你們”,還說,“壞猴子的導演不止甯浩,還有其他19個導演也在等他們”。
檸萌影業創始人陳菲直接帶了合同,要邀請王皓、史策參演《二十不惑2》,第二天,海報都出了。
這些自嘲“腰部”“腳腕子”的演員真的被看見了,不隻是被觀衆看見了努力和能力,也在被市場看見。
其實不隻是演員,編劇六獸當晚獲得了年度喜劇編劇,并且已經和徐峥合作了一個短片。而在整季節目中,編劇、導演們在嘉賓席都有一席之地,時不時也有發言的機會。他們不再隻是往日屏幕上的一個名字,都“有頭有臉”了。
黃渤說,這隻是個開始,後面會源源不斷。
這是《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更值得誇的點,打破創作者與市場的隔閡,給前者機會,也給後者選擇。好内容有空間,好演員有舞台,市場不被流量和熱度蒙蔽雙眼,觀衆也不用被隻會數數字的明星和早就過時爛俗的情節惡心。
這是一個行業理想的生态,上遊,創作者認真創作、演員認真投入,共同呈現優質的作品,下遊,觀衆看到真誠感受到快樂,也無需太糾結,深刻也好無厘頭也罷,都有看下去的耐心。中間,則有人為其搭建更大的舞台,提供最亮的燈光。
上世紀80年代,相聲因諷刺亂象戳中心聲;上世紀末,小品通過演繹日常讓人捧腹;到最近十年,郭德綱和德雲社往相聲裡注入了一些流量密碼;近兩年則是脫口秀的天下。
有人說現在網上段子太多,喜劇要逗笑觀衆太難了。傳統喜劇式微有其必然性。與其說是不愛喜劇,不如說是有些喜劇不再愛觀衆了,不是沉溺于說教和煽情,就是要讓人苦大仇深,離生活太遠,離尴尬太近。
但其實,喜劇一直是不缺市場的,特别是在内卷成風、輿論動辄極端化的網絡時代,讓人沒有負擔地笑出來,一直是剛需。而那些被傾注了心血的好作品從不過時,《昨天今天明天》仍然是當下火爆的熱梗,《如此包裝》與現在的市場環境同樣适配。
找回喜劇的初心,先讓人快樂,再探讨其他。就像馬東說的,“不用去在意,就先往好笑做,好壞交給老天。至于好笑完了,能不能留下(其他的),是由創作者、表演者,共同去得到這個答案”。
也許 之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還是會走上綜藝的老路,從笑聲到話題,從素人到明星,從質樸到商業。但至少在當下,它對創作的包容、對歡樂的追求,讓喜劇有了更多可能,也讓用心的創作者被看到。
“喜劇應該是牛奶,不是必需品,但能讓你睡個好覺”,史策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 湯藝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