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是新生兒最常見的臨床現象,卻常常因為家長們的忽視而導緻不良結局。近日,長沙市第三醫院新生兒科收治了一位全身“黃染”的新生兒小昊昊,出院後的第二天,媽媽發現小昊昊皮膚有些發黃,奶奶聽信“偏方”,用毛巾包裹着雞蛋,揉在昊昊臉上、後背、四肢上,連着 “治療”了兩天,小昊昊不僅沒見好,皮膚還越來越黃,總是昏昏沉沉,奶量明顯減少,昊昊的爸媽這才趕緊将他送醫。
據介紹,小昊昊入院檢查時發現,他的全身皮膚、鞏膜均有明顯黃染,手心、足底都黃了,結合出生天數,漆騰飛醫生懷疑這是病理性黃疸,立即為小昊昊做抽血檢查。結果證實了醫生的猜測:總膽紅素達到了348umol/L,是典型的病理性黃疸,需要住院治療。小昊昊的奶奶當時就急了:“黃疸怎麼還要住院呢?過幾天自然就會好了!”
“總膽紅素值高達348umol/L,且寶寶伴有嗜睡,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住院,怕會發生高膽紅素腦病,影響寶寶後期的生長發育,影響聽力。”漆騰飛解釋後,奶奶這才為昊昊辦理了住院手續。
經過藍光照射、補充液體等積極治療,昊昊的黃疸已明顯消退,5天後出院回家。
長沙市第三醫院兒科主任歐元香表示,民間說法: “十個寶寶八個黃,自己會好不用管”“黃疸曬曬太陽就好了”其實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新生兒寶寶。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及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所導緻的,一般出生2-3天出現,4-5天是高峰期。“寶寶吃的好,睡的好,精神反應好,大小便顔色正常,過了高峰期,不需要特殊治療,足月兒1-2周黃疸便會自行消退。”歐元香介紹。
而病理性黃疸則是由其它病理性因素導緻的,如溶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肝酶活性異常、膽道閉鎖等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會出現如肺炎,敗血症,膽紅素腦病等并發症,對新生兒造成腦損傷。
“作為家長,孩子出現黃疸時,确實很難區分生理性黃疸或病理性黃疸,但家長可以初步了解病理性黃疸的主要特點。”歐元香介紹,病理性黃疸的特點就是“四過一複現”:過早——出生後24小時内出現黃疸;過快——黃疸進展快;過重——黃疸程度重,如反應差、精神萎靡、厭食、高聲尖叫、四肢抖動等;過長——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生後2周、早産兒生後4周仍未消退;複現——黃疸消退後又重新出現。“還要特别提醒家長們,如果黃疸寶寶出現不愛吃奶、頻繁吐奶、肚子脹、發熱、嗜睡、哭聲弱、解白色大便甚至驚厥等情況,就要立即帶寶寶來醫院就診。”
據介紹,長沙市第三醫院新生兒科去年開設了日間藍光治療,寶寶可在白天進行6-8小時光療,之後就可以回到媽媽的懷抱。歐元香介紹,媽媽們孕期沒有相關高危因素,生命體征平穩、吃奶好、大小便正常的黃疸寶寶,都可以接受日間藍光治療。
潇湘晨報記者吳雯芳 通訊員吳文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