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要學哲學與人生

為什麼要學哲學與人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1 14:30:34

為什麼要學哲學與人生(為什麼人人都應該學點哲學)1

如果說以哲學為業的人學哲學乃職業必須,普通人既不以哲學謀生,時間又有限,有何學哲學的必要?換言之,普通人學哲學有用嗎?

如果你學哲學的目的隻是為了找到發家緻富或功成名就的秘訣,那麼哲學的用處可能确實不大,甚至可能根本派不上用場。另外,哲學即使很實用,其見效也很慢,立竿見影的可能微乎其微,難怪一些人義憤地說:“哲學再好有什麼用?能當飯吃嗎?”确實,普通人學哲學并不能當飯吃,但這不是哲學的錯,管“飯碗”的是我們的職業,哲學最主要的作用是精神性的。隻要我們懂得從哲學中汲取營養,哲學的作用就不遜于文學、心理學、科學等其它學問。

  • 哲學,幫助我們解除思想困惑

現在我們說的“哲學”,最早成形于古希臘。而在古希臘人眼裡,哲學探索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人的困惑。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指出“疑惑是哲學家的一個标志”,亞裡士多德則進一步指出“研究哲學就是為了擺脫無知”。

一開始,人對自然界的現象充滿了疑惑,比如老天會為什麼會打雷呢?是老天在懲罰人?還是……這一疑惑,問題就來了。問題一來,就開始了思索探究。哲學成形的這個路徑,也是科學的雛形。蘇格拉底之前的畢達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等一大批哲學先驅都緻力于探究世界和宇宙的真相,他們試圖通過對自然界的透徹研究來澄清人生的困惑。但蘇格拉底循着前輩的路徑研究了大自然的草木後卻感到失望。他發現,即使我們把草木都研究透了,我們的人生問題依然懸而未決,因為人是具有理性或具有理性潛質的動物,所以到蘇格拉底這裡,哲學對自然的研究不再是重心,最要緊的問題是人如何認識自己,如何過好這一生。有意思的是,直到今天,我們依然面臨着與古人相差無幾的人生問題。難怪一位作家說:“生活遲早會讓我們所有人都變成哲學家。”

我們的科學是大大進步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紗正一步步揭曉,即使今天依然沒法解釋的自然現象,隻要我們堅持科學探索,自然界的一切遲早将真相大白。但科學可以揭曉熬夜對身體的傷害,卻無法告訴我們熬夜的價值。

當我們直面人生時,仍然會産生很多疑惑:人們宣稱自己誠信,就算誠信嗎?應該聽從父母的經驗勸告還是應該不顧流俗從心所欲?應該留在本地發展還是去外地打拼?我應該順其自然地活還是應該強力主宰自己的人生?到底要不要堅持理想?宿命和自由,哪一個才是人生的真相?人們說清華北大好,北大清華就适合我?工作要基于興趣考慮還是基于物質保障考慮?有錢可以活得很任性,但有沒有比賺錢更有意義的活法?什麼才是美好的愛情?痛苦到底是為什麼?何為成功?什麼是個性?……所有這些切身的問題都沒有定論,但這并不代表哲學家們沒有思考過。事實上,我們能想到的絕大多數人生問題,哲學家們早就進行過行之有效的深度探讨,比如蘇格拉底對省察生活的呼籲,伊壁鸠魯對幸福的定義,康德對人類理性限度的批判考察,海德格爾對“存在”的追問,王陽明對緻良知的精進不休……這些思想都能幫助我們祛除許多心靈的困惑,隻要我們認認真真研讀它們。

有時候哲學會把我們帶向更深的困惑。這時不要沮喪,這就像籃球運動員增強體力訓練會暫時拉低投籃命中率,而當體力提升一檔後投籃命中率就會比訓練前更強一樣,哲學帶來的困惑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澄明。

為什麼要學哲學與人生(為什麼人人都應該學點哲學)2

  • 哲學,拓寬我們的精神世面

見多識廣,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生活經驗。但人們多将此局限于見聞或物質層面,在精神上則常常抱定一種觀念便排斥了其他思想。試想,一位隻願意感官享樂的億萬富豪,即使他獲得了世間所有的感官享樂,其内心也隻有一種淺薄的享樂思想而已。反之,一個人即使身處窮鄉僻壤,不曾到過縣城,隻要他精悉了種種哲學——如老莊哲學、孔孟哲學、釋迦牟尼哲學、蘇格拉底哲學、亞裡士多德哲學、康德哲學、存在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唯心主義哲學、唯物主義哲學、功利主義哲學、實證主義哲學、神秘主義哲學,等等——他在精神上也就算得上見過大世面的人。

比起見聞層面的見多識廣,哲學層面的見多識廣往往更能洞穿表象,直抵本質核心。哲人們常常把一生的思索經驗濃縮到簡短的幾頁紙上,有時甚至把深奧的哲學知識凝練為一句話,如蘇格拉底的“未經省察的生活不值得過”,亞裡士多德的“求知是人的本性”,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馬克思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薩特的“存在先于本質”,王陽明的“心外無物”,等等。這些标簽式的哲言就是我們在某一視角上的定海神針。在它們的指引下,我們可以入紛繁而不亂,抱一而使一切迎刃而解。

哲學史裡陳列着各種各樣的思想,它們就像百貨店的商品,你不必全都買下來(全買下來也不大現實),但看得越多,見到自己真正喜歡的物品的幾率就越大。俗話說貨比三家,多看幾家哲學,才能更好地選擇自己鐘意的哲學。

  • 哲學,增進我們的精神自由

可供選擇的哲學思想越多,我們精神自由的範圍就越廣,這有助于彌補現實中思想匮乏和單調的缺憾。比如,當我們進入職場就會發現,盡管職場上有千千萬萬的工作崗位,有着各自不同、差别懸殊的工作要求,但其理念卻幾乎全都植根于近現代的功利主義哲學。本來功利主義哲學的核心是關注最大多數人的最大福祉,但這一核心思想在現實中已畸變成許多人謀求私利的幌子。古人說,天下攘攘,皆為利來,皆為利去。我們的思想若隻盯着“現實”一角,就很容易陷進“現實如此,我不得不如此”的悲觀論調。但如果我們多學點哲學知識,多了解哲學家的思想,多鑽研一些主義,就能在精神上超越那種淺薄的功利主義哲學思想的局限,獲得更多看待社會和認識自己的視角。學哲學也許不能直接讓我們升職加薪,但能給我們帶來無限的精神自由,能提升我們的認知格局。

當我們身處逆境時,哲學給我們的内在自由更加彌足珍貴,畢竟現實已很糟,靈魂還自套枷鎖,這就是雙倍的不幸了。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哲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讓我們明白“為什麼而活”。

為什麼要學哲學與人生(為什麼人人都應該學點哲學)3

  • 哲學,幫助我們超越平庸之見

關于人生,幾乎每個人都有很多意見。不需要深思熟慮,我們就能得出很多教條式和刻闆式的觀點,比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多讀書就是好的;助人就是助己;做人必須知恩圖報;沒有忠誠,能力一文不值;民主是最好的,正義不會缺席……這些看似“很正确”的觀點,一旦我們進行哲學追問,它們往往很難站得住腳,至少在表達上不夠嚴謹,有很強的“洗腦”意味。以“沒有忠誠,能力一文不值”為例,我們就可以進行哲學式的質疑,何為“忠誠”?一個人的能力與忠誠有多大的關系?說“忠誠”,對誰忠誠——對工作還是對人?憑什麼忠誠?老闆有什麼權利要求他的員工忠誠于他?我們愛的人憑什麼就要忠于我們?什麼情況下必須忠誠,什麼時候不必忠誠?看起來很簡單的觀點,一旦我們用哲學的眼光來透視,它就可能與初看起來的模樣截然不同。當我們用“正義不會缺席,隻會遲到”來面對社會的不公時,我們是否清楚正義的内涵呢?可能不見得。柏拉圖借蘇格拉底和他的對話夥伴仔細讨論了一個又一個正義問題,最後也沒有得出明确的定論。當代哲學家羅爾斯耗時二十多年完成的《正義論》,旨在建構一個盡可能正義的社會,但其關于正義的思想依然被指出存在很多局限。難怪哲人愛默生說:“世上最艱巨的使命是什麼?思考。”

教條、觀點和結論幾乎誰都有一大堆意見,但思想的方法、環環相扣的論證、嚴謹的表達卻鮮少有人具備,這種草率的認知作風造成的一大後果就是人們習慣于根據自己的欲望配置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基于一貫的原則。一個“得意時儒家,失意時道家,絕望時佛家”的人,看似博采衆長,實際上卻可能是思想上的投機者,或者是自身不能獨立思想,或者是活在自相矛盾中卻不自知,這些都是缺乏思想的表現。而哲學的一大精髓就在于它總在嘗試着提供思考的方法、基于歸納或演繹的論證、嚴謹的表達、一以貫之的體系,要言之,哲學較之于其他學科的鮮明作用,就是幫助我們學會思考。

  • 哲學,幫助我們獲得深度思考的能力

曆史上從未那個時代像今天這樣擁有如此多的知識和信息。各種搜索引擎、各種媒體平台每天都會湧現難以精準計數的信息。如果說傳統時代人們的精神消費還比較匮乏,如今的我們則面臨着營養過剩的精神危機。

信息豐富,并不代表我們比古人更有思想,事實可能還恰恰相反,網絡上大量各行其道甚至相互矛盾的碎片化信息不斷分散着我們的注意力,我們好像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都見過,卻又好像沒有獲得任何堅實的東西。奧地利作家穆齊爾幾十年前指出,看起來很自由的現代人正在喪失真正的個性。這背後的原因,一定程度在于我們深度思考能力的喪失。而哲學,則為我們形成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那些偉大的哲學,影響深遠的哲學,總是有它們無與倫比的生命力。它們或者是對現實的深刻洞見(如亞裡士多德的倫理學、馬克思的社會哲學、穆勒的功利主義哲學、叔本華的意志哲學等),或者是建立在缜密的邏輯基礎上(如阿奎那的神學哲學、黑格爾的精神哲學、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等),或者充滿了強烈的道德感(如蘇格拉底的人生哲學、王陽明的心學、康德的道德哲學)……在這些哲學的熏陶和指引下,我們可以逐漸培養出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獲得行之有效的思考方法,能夠提出富有意義的問題,能夠獨立建構自圓其說的觀點,并能恰如其分地表達自我。

學習哲學,可以幫助我們在紛繁複雜、支離破碎的信息世界中逐漸找到自己的“思想根據地”。當我們在自己的“思想根據地”上批判性地審視外界的一切和批判性地認識自己時,我們就有了特屬于自己的哲學。

為什麼要學哲學與人生(為什麼人人都應該學點哲學)4

  • 哲學,幫助我們離真理更近,距謬誤更遠

學哲學可能不會直接給我們帶來很多實惠,但總可以使我們免于被人别有用心地“洗腦”。《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的作者所羅門等指出,許多論證盡管從形式上說是有效論證,但它們卻是謬誤,常見的如隻作斷言、循環論證、獨一無二的神秘經驗、離題、捏造事實、有真有假、人身攻擊、結論含糊或變動、改變含義、分散注意力、僞問題、不可靠的權威、攻擊稻草人、煽情、訴諸暴力、不恰當的論證、展示部分、隐瞞關鍵信息等。這些謬誤在泥沙俱下的網絡可以說俯拾皆是,想要不被它們蒙蔽,應該多用哲學磨練自己的判斷力。

哲學是一門追求真理的學問。追求真理,簡單說就是追求真實,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哲學家們的思想觀點可能各各不同,有的還相互對立、相互沖突,比如有的哲學家是有神論,有的是無神論;有的主張性本善,有的強調性本惡;有的說哲學是一門科學;有的說哲學不是科學;有的高談形而上學,有的批判形而上學……看起來哲學家之間好像充滿了唇槍舌劍,但這從不妨礙他們在真理面前握手言和,因為“真正的權威不是别的,而是由理性所發現的真理”。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是哲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精神品質,也是每個獨立思考的人都應該具有的道德原則。思想争辯有助于澄清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所以有分歧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用似是而非的思想給人“洗腦”。我們向哲人們學習,一定程度上就是向他們學習怎樣做一個真實的人。

  • 哲學,幫助我們通往至善之路

随着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哲學也變得越來越專業了。但哲學僅僅是一個專業或一門科學嗎?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還沒有标準答案。我們既可以把哲學當成一門充滿抽象概念的、隻在小圈子裡發揮餘熱的科學,也可以把哲學作為我們生活的智慧指南。早期的哲學大師如蘇格拉底、亞裡士多德、伊壁鸠魯等就持後一種觀點,近現代尼采、薩特、維特根斯坦等哲學家也持類似的觀點。這些哲人不僅因其非凡的哲學探究而享譽思想史,更因為他們的生活和人格本身,就昭示着一種極具典型的智慧人生。對一名将寫作融入生命的作家,我們稱贊他們“文如其人”,換到哲學家身上,就是“思如其人”。偉大的哲人從來不僅靠一張嘴來宣稱哲學式的生活是最好的,而是堅持以自己的人生追求來彰顯哲學的魅力。像康德這樣謙遜的哲學家盡管認為應該以專業的眼光來看待哲學,但我們普通讀者千萬别停留在這種表象之上,因為,哲學就其根本而言是向着至善的,曆史上絕大多數哲學都堅持這一立場。即使是那些極力否定“至善”這一概念的哲學家,也以一種“否定之否定即肯定”的辯證方式回歸到至善。

當代哲學家查爾斯泰勒在其學術巨著《自我的根源》中指出,自我的概念與善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哲學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門關于善的學問。所以通俗點說,哲學的最終目标就是教我們做最好的人,過最好的生活。

因為哲學天然就帶着使人歸向至善的目标,所以哲學又是一種道德。大多數哲學家身上都具有非凡的道德情操這一曆史現象并非偶然。觀察身邊許多熱愛哲學的人,他們身上的道德感也較一般人更強烈。但哲學帶來的道德,與普通的道德相比,還具有兩個鮮明特點:(1)由于哲學的深刻性和邏輯性,哲學帶來的道德往往基于個體的智慧和理性;(2)基于哲學的道德,多是個人自由思考省察的結果,所以個體的道德感往往更切身更強烈。

作為道德修養的哲學,能使每個具有理性或具有理性潛質的人受益。在歐美國家,哲學已經成為通識教育(相當于國内的博雅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哲學教育有天也能在國内遍地開花。

為什麼要學哲學與人生(為什麼人人都應該學點哲學)5

  • 哲學,幫助我們追尋至福

前面說哲學的目标是要我們做最好的人,過最好的生活。那什麼是“最好的人”?怎樣才算“過最好的生活”?亞裡士多德等哲人告訴我們,人生最好的東西就是幸福。人們看重的金錢、權力、榮譽、房子車子、友誼、愛情等外物都能給人帶來幸福,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們都隻是達到幸福的手段,而不是幸福本身。比如,我們問一名男子為什麼要努力掙錢,他可能回答說是為了讓所愛的女人過上養尊處優的生活;如果我們再問他為什麼要讓所愛的女人養尊處優,他可能回答說是因為他發自内心地愛她;到此我們再問他為什麼會愛她,他可能會說因為愛她能使他感到幸福快樂。當一個人得到了幸福時,我們還能問他為什麼要幸福嗎?顯然,不好問了,因為幸福就是人生的最終目的。

不光追求金錢、權力和愛情是為了幸福,我們主動吃苦,為他人謀利,虔誠信仰,甚至犧牲自身以促成公義,都是基于幸福的理念。同樣,我們為什麼學哲學呢?也是為了幸福。但哲學的價值并不在于把幸福直接塞給我們,相反,哲學會深入考察幸福的可能,然後幫助我們盡可能地減少痛苦,增加幸福。

正是為了我們能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幸福,哲學家們紛紛直接或間接地指出幸福的方法。柏拉圖相信最好的幸福存在于“理念”之中;亞裡士多德的倫理研究發現最能給人幸福的智慧是中庸;多數斯多葛哲學家認為保持内心的甯靜是獲得幸福的最可靠途徑;阿奎那雄辯地論證上帝是人獲得幸福(永生)的最高保障;康德認為隻要通過獨立運用理性,人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有的哲學家避而不談幸福,但他們的所作所為為我們揭示了何為至福,比如維特根斯坦,據說人們一生沒見他笑過幾次,似乎一直都郁郁寡歡,但他臨終時卻說自己過了無比美好的一生。王陽明也不怎麼談幸福,但在“緻良知”一事上卻樂此不疲。

學哲學可能不會讓我們産生血脈噴張的激情,但它總能給我們帶來一種深刻、甯靜而持久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就像封存地窖的老酒,存放越久,其香醇就更加綿延悠長。

說到底,普通人學哲學一定有用嗎?讓我引用蘇格拉底教導克裡同的一段話作結:

“理智起來吧,不要在意教授哲學的老師是好是壞,你隻要思考哲學本身,對她進行細緻而公正的研究。假若哲學為惡,那麼你應說服所有人遠離她;假若哲學确如我所信奉的那樣,那麼請你追随她并效力于她,并且心甘情願。”

作者舒生,非著名90後廢才,一直在跋涉的文字匠,蘇格拉底的信徒,王陽明思想研究學者,哲學教育終生推廣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