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聚餐的時候
時不時會碰到“吧唧嘴”的食客
出于禮貌
人們不會特别指出
但有些人
特别不能忍受“吧唧”的聲音
内心倍受煎熬
如果你也有這種症狀
你真的不是一個人
研究者發現這其實是一種病——恐音症
01受不了吧唧嘴可能就是病
近日,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頒獎儀式舉行。
今年大家最關心的醫學獎,頒給了來自荷蘭和比利時的聯合團隊,團隊研究了這種特殊的聲音恐懼症——厭惡吧唧嘴,并且建立了這種病的臨床診斷标準。
他們從一名患者身上得到靈感,這位患者聽到别人打噴嚏會莫名其妙暴躁,氣到想打人。
研究者團隊調查了42位患者,發現81%患者受不了吧唧嘴的聲音,64%患者讨厭打噴嚏的聲音,59%的人受不了敲鍵盤的聲音,最後得出結論,極端讨厭這些特定聲音,其實是得了一種叫恐音症的精神疾病。
*
吧唧(嘴唇)聲、吞咽聲、吃薯片或水果的咔嚓聲
**
很重的呼吸聲、吸鼻子、咳嗽、打噴嚏
***
打字聲、按圓珠筆聲、剪指甲聲
****
腳步聲、高跟鞋聲
*****
不停抖腿
在研究采訪裡,一個女生說,自己每次聽到别人吃薯片的吧唧聲,就想沖去暴擊他的臉。研究者做了試驗,讓人聽着吧唧聲的時候,掃描他們的大腦活動,結果發現他們的大腦活動蹭蹭蹭地變化。
研究者還發現,對吧唧聲特别敏感的恐音症患者,大腦前額葉有異常的表現。他們聽到吧唧聲時心率加速,身體也會冒冷汗。
近三分之一的人在恐音環境中,會進行言語攻擊,十分之一的患者曾經有過肢體性攻擊。
好消息是,經過他們的研究,這種病能治!
所選治療方法便是鼎鼎有名的認知行為療法(CBT),其中包括四種具體方法:注意力訓練、脫敏療法、刺激控制療法、放松訓練法。
另外,有個簡單的辦法。研究者建議患者在聽到這種聲音後,想象自己走在濕哒哒的泥沼裡,“吧唧”聲來自于鞋子和泥巴的接觸,這樣一來就不會那麼生氣了。
02為什麼有些人會吧唧嘴?
吧唧嘴,特指混合了唾液的食物在狹小的口腔空間被擠壓、攪拌時發出的聲音。
或者是咀嚼食物時上下颔或者上下唇頻繁接觸、分離時發出的一種“咂、咂”聲。
這大多是小時候養成的飲食習慣,因為馬上要玩/幹活/學習,狼吞虎咽之下就容易吧唧嘴。
如果父母不刻意教育,極易養成長久吧唧嘴的習慣。
另外,吧唧嘴的人意識不到自己吧唧嘴,也不會在意别人是否吧唧嘴,常常需要提醒才能知道。
咀嚼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而且在咀嚼的過程中舌頭還需要攪拌和品嘗味道。
張着嘴可以讓咬合時口腔裡被壓縮的空氣釋放出去,從而避免氣流将糊狀的食物沖到氣管和鼻腔裡去。
而且充分咀嚼的糊狀食物更加便于消化,味道也更好。
額。。。所以,理論上來說。。。吃飯吧唧嘴,真的會更香。。。
而且在有些國家的古老傳統中,吃飯時嘴巴發出嘶溜或者吧唧的聲音越大,越說明食物好吃,越是對廚師廚藝的褒獎。
他吃得确實是香
但設想一下,你吃飯時
總能不經意間看到他嘴裡
咀嚼的黏稠稀爛的食物
耳邊夾雜着三維立體環繞吧唧聲
。。。。
03遇到周圍人吧唧嘴怎麼辦?
忍着
。
。
。
。
。
。
忍不了就跑
04如何改掉吧唧嘴的習慣?
。
。
。
。
。
。
閉嘴吃飯
來源 | 綜合三甲傳真、健康時報、都市快報、成都商報 制作 | 劉學勤 視覺 | 胡肖 出品 | 長江健康傳媒
【編輯:賀方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