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婺源,無論走在那個地方,都可以感受到欣欣然的清新氣息,這裡曾經屬于古徽州,白牆黑瓦的民居在經年的歲月中曆久彌新,散發着極簡美學的韻味。
婺源旅行,走進水墨上河,走進古徽州的詩意生活。綠樹村邊繞,青山郭外斜,婺源水墨上河,宛若靜靜芬芳在春天裡的古徽州故事,隻等待着每一個喜歡春天的人到來,便輕輕開啟。
一方古戲台、一座老書院、錯落有緻的徽派古建築,清泉淙淙,古韻悠悠,這就是水墨上河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這裡是現代人的心靈栖息地,夢中的桃花源,在水墨上河,尋覓琴棋書畫詩酒茶的田園生活。
水墨上河位于江西婺源的秋口鎮漁潭上河村,距離縣城的高鐵站8公裡,上河村已經擁有920年的古老曆史,依山傍水的格局,十分符合徽州古村落的選址審美,整個村莊的外觀猶如一個大元寶,宿有天子寶地的稱号,水墨上河如一幅徐徐打開的江南水墨畫,讓我們在慢旅行中回到古老的徽州,感受千年前的古人生活。
微雨的三月,最适合走在水墨上河的青石小道上,沿着蜿蜒曲折的古茶路,尋找屬于婺源的古徽州故事。
古徽州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春天的水墨上河,是一幅清麗婉約的詩歌,無論是晴空萬裡還是陰雨連綿,都有着韻味悠長的美。細雨蒙蒙中,漫步在前往水墨上河小鎮的路上,穿越一道道古色古香的門,不知道前方會有怎樣的遇見?
村口的老樟樹,已經有數百年的曆史了,徽州人對于樟樹有着特别的偏愛,在婺源走過好幾個古村落,都在村口看到了古老的樟樹,古徽州人在建村的時候,就會在村口種植樟樹,修築古井,這應該和徽州人最講究的風水學有關。
沿着古老的樟樹一直前行,我們就來到了一道古色古香的城門前面,青磚修築的城門上,寫着古越二字,穿過城門,也就穿越了九百多年的曆史塵煙,我們将一腳踏入古老的徽州,體驗當一天徽州人的悠閑慢生活。
循着淡淡的花香,漫步在水墨上河,在一磚一瓦一木雕中,可以感受到厚重的曆史,這裡的民居有着典型的徽派民居特色,建築裝飾以磚、木、石雕為主,雕刻精緻細膩,有很高的藝術水準,特别注重庭院園林的營造。
花團簇簇的水墨上河,有我理想中的田園生活,用鏡頭記錄下這裡的一花一木,不錯過這個春天的美景。
随行走進白牆灰瓦的徽派院落,一瞬間,仿佛走進了幾百年的徽州原鄉生活。
水墨上河延續了古人的建築思維,我們看似不經意的古牆古巷,其實都大有講究, 整個村子以風水理論指導村落選址布局,枕高山面流水,特别注重對水的活用,因為水在徽文化裡面,就以為着财富。在這裡,修舊如舊,每一棟老房子都經曆了數百年的歲月滄桑。
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水墨上河的每一處景緻,細細看來,都有着意味深長的韻味兒,古徽州鐘靈毓秀,文化積澱非常深厚,自古以來人才輩出,走進水墨上河書院,在這裡感受一下古徽州的味道。
婺源産綠茶,綠叢遍山野,戶戶有香茶描述的就是婺源,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了婺源綠茶的好品質, 婺源綠茶曆史悠久,唐代著名茶葉專家陸羽在《茶經》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記載。在書院欣賞一場獨具韻味的茶藝表演,在富有韻律的動作中,感受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徽州三雕曆史悠久,技藝精湛,一般都是世代相傳,一走進木雕手工坊,就聞到了香樟木的香氣,水墨上河的木雕老師,在安靜的雕刻作品,一幅小小的圖案,往往要花上很久的功夫,這裡的木雕可以私人定制。
徽州雕刻細膩繁複,構圖、布局吸收了新安畫派的表現手法,講究藝術美,多用深浮雕和圓雕 ,提倡镂空效果,看起來十分有立體感,雕刻的雖漫長,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事情。
徽州文化在漫長的曆史發展中,有着性格鮮明的地域特色,婺源曬秋在國内特别知名,曬秋用的曬匾,在水墨上河就可以看到當地人手工編織的過程。所有手工藝,因為時間的參與,都蘊含了中國匠心的魅力。
用無人機的角度來看水墨上河,這座清麗婉約的地方,承載着徽州古鎮的燦爛過往,再現了徽州的前世今生,水墨色的古民居和硯湖,美成了這個春天最好看的畫卷。
水墨上河是詩意的,天青色煙雨中的徽派民居門前,蜿蜒流淌的小河,欣欣然綻放的花朵,都讓人感到無比惬意,煙波畫橋,曲水流觞,老房子在經年歲月的滄桑裡始終沉默着,保持挺拔的姿态,眼前的一切就是我喜歡的模樣。
走進古民居,會發現,這裡的建築十分有特色, 徽州降水充沛,所有住房是"天井加合院"的徽派建築,天井的屋頂總是向着自家的院内傾斜,雨水從四面的房檐流入,彙集于院落中的明堂,稱為四水歸堂,以圖财不外流的吉利,沒有見過古徽州建築的人,來到這裡會覺得十分好奇,尤其是下雨的時候,屋内落雨,讓人感覺很浪漫。
一方古戲台,欣賞一曲古韻悠悠的古筝曲,過一天古徽州人的生活,大概是來水墨上河最美的遇見了。
欣賞了美景,再來品嘗一下古徽州舌尖上的美味,走進美食街,可以深入體會古徽州的民俗風情,和當地人一起包清明時節才會吃到的清明果,入口淡淡的艾草香氣,是這個春天最清新的味道。
清明前夕,南方人喜歡做清明果,這是一種時令性的美食,以前的時候隻有在清明期間才可以吃到,随着經濟的發展,我們平時也可以吃到了,清明果依餡料不同分為甜、鹹兩種。
用清明草和适量糯米粉做成外皮,包入芝麻、桂花糖、豆沙餡,壓成圓模蒸熟則為甜清明果,在婺源,我吃的都是鹹的清明果,一般是包入臘肉丁、冬筍丁、香菇丁、紅椒丁、豆腐幹、腌菜、豆芽餡等,做成餃子形的。在江浙地區,很多會部分甜鹹,全部包成圓形。
細心的人會發現,水墨上河的布局,十分符合古人風水學的原理,暗合筆墨紙硯文房四寶,寬闊的硯湖,就是指硯台, 湖心亭似一錠立着的“墨”,湖岸高聳的文峰塔,象征着如椽之“筆”,而上河古鎮大地則是鋪展的“紙”,文房四寶在水墨上河各得其所,相映成趣,徽派建築依山就勢,構思精巧,自然得體,在水墨上河得到了完美體現。
一灣碧水,一頁小舟,一段浮生半日閑的時光,在水墨上河,過一天地道的古徽州人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