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這一天人們會不遠萬裡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一起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以前過年講究很多,說大年初一為四時之始,不管幹什麼都要盡早,比如要起早,早放炮等等。那麼除了初一以外,初二都有什麼講究和說法呢?
想必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回娘家”,其實這隻是其中之一,下面就來說說大年初二都有哪些傳統習俗。
吃面條
民間有句諺語這樣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
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初二早上吃面條的習俗,也有說法是為了迎接女兒回門,代表條條順順,意喻着一年順順當當。此外初二早上吃的面,必須是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煮好的面條一定要過冷水。
回娘家
按照老一輩留下的傳統習俗,大年初二這一天女兒要和女婿回娘家給父母拜年,民間也稱“姑爺節”或“迎婿日”。
以前人常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姑娘在除夕和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必須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帶着丈夫和孩子來娘家拜年。
當然,其中所說的把娘家吃窮也隻是舊時代的說法,現在已經沒人忌諱這些,不過初二回娘家的習俗倒是一直都在。
祭财神
大年初二祭财神是很有特色的漢族風俗,這天不管是商店超市,還是普通家庭,很多都會祭拜财神(燒燒香,上上貢品等),有的地方還會舉辦隆重的祭财神活動,其目的都是為了祈求新的一年财源廣進,客似雲湧。
長明燈
舊俗過年的時候家裡要連續三天燈火通明,從大年三十晚上一直到大年初二晚上九點後才能關閉。這三天裡,家裡的所有燈必須全部打開,寓意人丁興旺。到了大年初三,除了正常的照明燈外,其餘的燈就不用全部打開了。
有說法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後要早些關燈睡覺,好讓老鼠舉行婚禮,并在家中撒上一些大米,稱作“老鼠分錢”。
忌午睡
記得以前過年,初二早上奶奶都會早早的喊我起床,說是初二不能睡懶覺,否則整年都會很懶惰。
其實初二不光要早起,而且白天還不能睡午覺,倒不是說真的會讓整年都懶惰,隻是初二這天家裡回來客人(回門的姑娘或鄰居來串門),如果沒早起或睡午覺,就會給人一種不禮貌的感覺。
忌回門禮單數
初二女兒帶女婿回娘家時,都會帶很多的拜年禮品。因為是給嶽父嶽母的,所以女婿一般都會買一些比較好的東西,除了東西要好以外,禮品數量上也非常有講究。
首先,所送的禮品一定要是雙數,意思就是“好事成雙”,目的是圖個吉利。比如買的水果、點心的種類也要是雙數,四種、六種或八種。
其次是注重禮品的諧音,送水果不送梨,因為梨和“離”諧音,還有不能送表、送書等等。為什麼很多人拜年會送酒,因為“酒”與“久”諧音,有“天長地久”之意。
本文由約翰飯特稀編輯/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如果您有不懂的地方,期待您在下方留言區提出。如果您也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 “關注” “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