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初三語文複習卷子答案

初三語文複習卷子答案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7 17:16:58

期中測試卷(分值120分)

一、積累與運用。(28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項是( )(2分)

A.隐匿(nì)熏陶(táo)免冠(guàn) 傷痕累累(lěi)

B.烙餅(luò)憋悶(mèn) 駕馭(yù) 一氣呵成(hē)

C.叱咄(chì)麾下(huī)捯氣(dǎo)戰戰兢兢(jīng)

D.塞下(sài)凍餒(něi)閻羅(yán)血雨腥風(xuè)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确的一項是( )(2分)

A.霹靂禮聘煙囪千鈞之力

B.掂量榮膺腌臜兩協插刀

C.招架盤恒笑渦如坐針氈

D.俯身名諱綽号天綸之樂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從中國的簡帛、埃及的莎草紙、歐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電子墨水屏,讓人類的閱讀載體不斷演進,但人們對閱讀的熱愛,對精神世界的守望卻從未改變。

B.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在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觀影熱潮,讓該片屢屢赢得紀錄電影的市場記錄。

C.“一帶一路”是中國首倡,但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曲”,而是各國共同參與的“交響樂”,是各國共同受益的重要國際公共産品。

D.稷下學宮創立于2 300年前,曆經前後六代上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學院之一。

4.下列說法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辛棄疾是宋代豪放派詞人,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借用“親射虎”“遣馮唐”“射天狼”三個典故表達了自己報效國家、建功立業的決心。

B.“表”是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說”是古代抒情類文章的總稱;“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已或稱述功德的文字。

C.契诃夫是俄國作家,幽默諷刺大師,短篇小說巨匠。他文筆犀利,代表作有小說《裝在套子裡的人》,劇本《萬尼亞舅舅》等。

D.《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長篇諷刺小說,作者吳敬梓。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後期商人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

5.根據提示默寫填空。(9分)

(1)莫聽穿林打葉聲,______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3)把酒問姮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秋遠塞若為情!

(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__。

(6)蘇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借用典故表達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格列佛的故事顯示了作者對其所處時代的了解與觀察,也彰顯着時代特色,飽含對時代的諷刺。請結合《格列佛遊記》的内容,回答下面兩個問題。(4分)

(1)書中多次提到中國,請你寫出兩項關于中國的内容。

(2)請結合書中的具體内容,說說“慧骃”是怎樣教育子女的。(說出一個方面即可)

7.某班開展“歲月如歌”綜合性學習活動。活動中有一些問題,請你參與解決。(7分)

仿佛還是昨天,我們興高采烈地踏進初中的大門,可一眨眼,三年的時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猶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結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開始。回首逝去的日子,無盡的歡樂猶在眼前;展望未來的日子,滿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讓我們一起來開展“歲月如歌”綜合性學習活動吧!

(1)【拟寫标語】為了營造氛圍,需要在教室裡張貼一條宣傳标語,請你寫一寫(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2分)

(2)【設計活動】為使本次活動豐富多彩,請你再設計兩種活動形式。(2分)

①講一講學習曆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繪一繪前程美景

(3)【重溫經典】三年來,我們閱讀了不少經典文學作品,在這些作品中,總有一些人物、情節、場景等留在我們心底,揮之不去。以下是課本裡的經典文學作品名稱,請你任意選擇一篇,就你最難忘的内容或主題,仿照示例,拟寫一句話,并寫出相應的作品名稱。(3分)

作品:《背影》《最後一課》《我的叔叔于勒》

示例一:一片笑聲,盡現世态炎涼。(《孔乙已》)

示例二:特殊言行,預示悲劇結局。(《孔乙已》)

拟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與鑒賞。(42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後面的問題。(4分)

江 城 子

秦 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注]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

8.從詞的下阕“ ”(填一詞語)這個意象中可看出當時的時令是暮春季節。(1分)

9.說說“西城楊柳弄春柔”中“弄”字的表達效果。(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後面的問題。(11分)

【甲】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緻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乙】見足下①中題字,以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識足下面耳。庭堅少孤,窘于衣食,雖早知從先生長者學問,而偏親②。白發,不得已而從仕。故少之日得學之功十五,而從仕之日得學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進,至今落諸公之後也。竊觀足下天資超邁,有親以為之依歸,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義經術當不止此耳。非敢謂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衆賢之間,但為未及古人,故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

(節選自《黃庭堅集·答李幾仲書》,有删改)

】①足下:敬稱,您。②偏親:黃庭堅父親早亡,而母親在世,故稱偏親。③日力:歲月。

10. 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窘于衣食 皆以美于徐公

B. 故少之日得學之功十五 公問其故

C. 而從仕之日得學之功十三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D. 有親以為之依歸 吾誰與歸

11.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2)如是已逾年,恨未識足下面耳。

12.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春 秋 未 三 十 若 刻 意 于 德 義 經 術 當 不 止 此 耳 。

13.甲、乙兩文都出自文學前輩寫給年輕人的文字。依據選文回答問題。(3分)

(1)甲文表現了宋濂怎樣的優秀品質?(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2)乙文中黃庭堅指出李幾仲在學業上的差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後各題。(13分)

大 風

莫 言

我家後面有一條彎彎曲曲的膠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東北方向走七裡左右的路,就到了一片方圓數千畝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爺爺都去那兒割草,我爺爺的鐮刀磨得快,割草技術高,割下來的草幹淨,不拖泥帶水。

最早跟爺爺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剛過了七歲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頂是一條灰白的小路,路的兩邊長滿野草,行人的腳壓迫得它們很瑟縮,但依然是生氣勃勃的。爺爺的步子輕悄悄的,走得不緊不慢,聽不到腳步聲。田野裡絲線流蘇般的玉米纓兒,刀劍般的玉米葉兒,剛秀出的高粱穗兒,很結實的谷子尾巴,都在霧中時隐時現。河堤上的綠草葉兒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兒,微微顫抖着,對我打着招呼。

田野裡很寂靜,爺爺漫不經心地哼起歌子來:

一匹馬踏破了鐵甲連環

一杆槍殺敗了天下好漢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錢難倒了蓋世的英雄…… [來源:學|科|網Z|X|X|K]

坦坦蕩蕩的曠野上緩慢地爬行着爺爺悲壯蒼涼的歌聲。聽着歌聲,我感到陡然間長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這條灰白的鑲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帶着我去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幹得快,牲口也愛吃。爺爺提着一把大鐮刀,我提着一柄小鐮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來。“看我怎麼割。”爺爺示範給我看。他并不認真教我,比畫了幾下子就低頭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勢很美,動作富有節奏。我試着割了幾下,很累,厭煩了,扔下鐮刀,追鳥捉螞蚱去了。

不知何時,天上布滿了大塊的黑雲。

我幫着爺爺把草裝上車,小車像座小山包一樣。大堤彎彎曲曲,剛走出裡把路,黑雲就把太陽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間沒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回頭看爺爺,爺爺的臉木木的,一點表情也沒有。

河堤下的莊稼葉子忽然動了起來,但沒有聲音。河裡也有平滑的波浪湧起,同樣沒有聲音。很高很遠的地方似乎傳來了世上沒有的聲音,天地之間變成紫色,還有撲鼻的幹草氣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氣。

在我們的前方,出現了一個黑色的、頂天立地的圓柱,圓柱飛速旋轉着,向我們逼過來,緊接着傳來沉悶如雷鳴的呼噜聲。

“爺爺,那是什麼?”

“風。”爺爺淡淡地說,“使勁兒拉車吧,孩子。”說着,他彎下了腰。

我們鑽進風裡,聽不到什麼聲音,隻感到有兩個大巴掌在使勁兒扇着耳門子,鼓膜嗡嗡地響。堤下的莊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齊倒伏下去。

爺爺雙手攥着車把,脊背繃得像一張弓。他的雙腿像釘子一樣釘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樹根一樣條條棱棱地凸起來。風把車上半幹不濕的茅草揪出來,揚起來,小車也哆嗦。爺爺的雙腿開始顫抖了,汗水從他背上流下來。

夕陽不動聲色地露出來,河裡通紅通紅,像流動着冷冷的鐵水。莊稼慢慢地直起腰。爺爺像一尊青銅塑像一樣保持着用力的姿勢。

我高呼着:“爺爺,風過去了。”

他慢慢放下車子,費勁兒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風把我們車上的草全卷走了,不,還有一棵草夾在車梁的榫縫裡。我把那棵草舉着給爺爺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紅色還是綠色。

“爺爺,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點懊喪地說。“天黑了,走吧。”爺爺說着,彎腰推起了小車。

我舉着那棵草,跟着爺爺走了一會兒,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黃色的暮色中了。

(選自《萌芽》,有删改)

14.莫言說:“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請用簡潔的語言分點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節。(3分)

15.根據要求回答問題。(4分)

(1)“坦坦蕩蕩的曠野上緩慢地爬行着爺爺悲壯蒼涼的歌聲”中,“爬行”一詞在表達上有什麼作用?

(2)品味“我們鑽進風裡”中“鑽”的妙處。

16.閱讀下面三段文字,結合全文說說爺爺是個怎樣的人。(3分)

(1)“爺爺,那是什麼?”“風。”爺爺淡淡地說,“使勁兒拉車吧,孩子。”說着,他彎下了腰。

(2)爺爺雙手攥着車把,脊背繃得像一張弓。他的雙腿像釘子一樣釘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樹根一樣條條棱棱地凸起來。

(3)“爺爺,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點懊喪地說。“天黑了,走吧。”爺爺說着,彎腰推起了小車。

17.小說中“我”這個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3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後面的問題。(14分)

一 碗 熱 湯

趙向輝

立冬的一場雨,讓這個小城的路面變得更涼了。

傍晚,一個老婆婆蹒跚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館就往裡看兩眼,直到看見這家小飯店。老婆婆慢悠悠推門走了進去,裡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張沒人的桌子前坐了下來。

服務員上前問:“阿婆,吃點什麼呀?”老婆婆哆嗦着說:“我有兩塊錢,能花一塊錢喝碗熱乎湯嗎?”服務員怔了一下說:“能,等一下,我去端。”

服務員沒有直接去服務台,而是先進了員工更衣室。

過了十來分鐘,服務員端着一碗熱騰騰的打鹵面、一碗熱湯,還有一個肉餅,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

“我隻有兩塊錢,不要肉,也不要面條,隻喝湯就行。”老婆婆依舊哆嗦着說,而且,說完就流下了兩行淚水。“婆婆,沒事的,今天店裡有活動,隻要就餐就可贈送肉餅和打鹵面,放心吃吧。”服務員親切地說。

老婆婆吃着面條,喝着湯,臉上挂着笑容。

一會兒,一位帥氣的男士走到老婆婆身邊問:“阿婆,怎麼不吃肉餅啊?是不好吃嗎?”老婆婆微微一笑:“拿回去,給癱在床上的老伴吃,他很長時間沒吃過肉了。”

“您今天這是出來做什麼呀?”

“給老伴買藥,就剩下了兩塊錢,實在冷得厲害,我怕自己感冒病倒,再也不能照顧老伴,所以想喝碗熱湯再往家走。”

“您家住哪兒?”

“住在稅務局那塊兒。”

男士離開老婆婆的餐桌,進了經理室。大約五分鐘後,男士拿着一個紙箱子出來,和幾個服務員私語了幾句,然後喊道:“我是餐廳的經理,今天,餐廳搞活動,凡來就餐者,都有一次抽獎機會,抽中一二三等獎的當場兌現。”

有顧客嘀咕,這不年不節的,也不是開業周年慶典啥的,搞什麼抽獎活動啊?男士用左手拿着箱子走過三桌,三桌都沒抽中。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說:“阿婆,吃好了吧,請您從裡面抽一張獎券。”老婆婆茫然地望着男士。男士把箱子放低,示意老婆婆伸手進去拿出一張紙來。老婆婆還是茫然,但是她照做了,拿出來一小張粉色的方塊紙。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過老婆婆手中的粉紙,把箱子倒了一下手,然後又倒回來,突然舉起右手中的粉紙說:“阿婆中一等獎了!獎金2 000元!”

大家鼓起掌來。男士從衣袋裡拿出整整齊齊的一沓現金,遞給老婆婆說:“阿婆,這是獎金,收好了啊。”老婆婆說:“我不能要你的錢,我家裡有錢。”男士說:“這不是我白給您的,是您抽獎中獎了,放心拿着吧。”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說話,又像是自言自語:“今天我的運氣真好,吃了贈送的面,還中了這麼大的獎,看來老天還是舍不得讓我和老頭子死的。”一名男服務員拿着一串汽車鑰匙走到老婆婆身邊說:“阿婆,正好我下班,順路送您回家吧。”老婆婆淚眼婆娑地上了一輛小轎車。

繼續抽獎,有兩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獎,粉紙上分别寫着免單和半價。結賬時,這兩桌客人都按原價結清了飯錢。一人說:“我看出來了。”另一人說:“你們都是好人,我會常來這裡吃飯的。”

客人都離開後,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務員問:“經理,你怎麼想到這個點子的?太棒了!”經理說:“還得感謝你呢,我經過時正好聽到了你和阿婆的對話,又看到你在前台拿出二十多元錢給阿婆買飯,決定幫老人家一把,匆忙中策劃了抽獎活動,卻被人看穿了。”

開車出去的男服務員回來後,把車鑰匙交給經理後說:“車上和老婆婆聊天,她已經80多歲了,太可愛了,像我太奶奶。”

(選自《小小說月刊》,有删改)

18.老婆婆走進義連香飯店隻是想花一元錢喝碗熱湯,卻受到了特别的對待。請概括老婆婆受到的第一次特别對待。(2分)

第一次特别對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特别對待:經理以中兩千元“大獎”的方式給她幫助;

第三次特别對待:經理安排服務員以下班順路帶老婆婆為名專車送她回家。

19.小說的開頭寫道:“立冬的一場雨,讓這個小城的路面變得更涼了。”此自然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3分)

20.婆婆已“抽中”一等獎,達到了經理的目的。作者為什麼還要安排“繼續抽獎”這一情節?(3分)

21.文中畫線句子用了人物描寫的哪些手法?有什麼作用?(3分)

22.依據全文,概括老婆婆的性格特點。(3分)

三、寫作。(50分)

23.夏日傍晚,沉寂多時的蛙聲突然在你耳邊響起;售書現場,敬仰已久的作家終于在你面前出現;語文課堂,默默無聞的你因一次精彩的展示而獲得掌聲;潛心沉思,絞盡腦汁的你因一個 偶然的契機而豁然開朗……那一刻,相信你的心會像小鳥一樣跳躍不止。這些景、人、事給我們快樂,催我們奮進,促我們成長。

請以“我心雀躍”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文體,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襲和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初三語文複習卷子答案(初三語文下冊期中卷附答案)1

期中測試卷答案

1.D

2.A

3.C

4.C

5.(1)何妨吟嘯且徐行

(2)閑登小閣看新晴

(3)被白發 欺人奈何

(4)身向雲山那畔行 北風吹斷馬嘶聲

(5)舍魚而取熊掌也

(6)持節雲中 何日遣馮唐

6.(1)中國人書寫自上而下;中國服裝莊重大方;中國有印刷術;中國語言拼寫困難。(答出任意兩點,意思對即可)

(2)示例一:絕不溺愛子女。18歲以前,除了幾天以外,不讓它們吃到一粒燕麥;也很少讓它們吃奶。在夏天,它們早晚都在戶外吃兩個鐘頭的青草,它們的父母在一旁監督。

示例二:讓子女接受艱苦的訓練。讓子女們在陡峻的山嶺跑上跑下,或者在堅硬的碎石地上跑來跑去,以訓練它們的體力速度和耐性。它們跑得渾身出汗時,就命令它們跳進池塘或河裡,全身浸在水中。

示例三:定期檢驗運動情況。每年集會四次,表演跑跳技能和其他體力或者技巧方面的本領。

示例四:重視子女們的學習。 讓它們學習有關節制、勤勞、運動和清潔的功課。(意思對即可)

7.(1)示例:憶過去歡樂在眼前,展未來豪情盈心底。

(2)示例:②說一說同窗趣事 ③抒一抒師生真情

(3)示例一:一個背影 ,凝聚父愛力量。(《背影》)

示例二:一封家書,勾起發财夢想。(《我的叔叔于勒》)

8.落花

9.“弄”字采用拟人手法,有故作撩撥之意,賦予無情的楊柳以感情,通過寫其多情抒發詞人的離愁和傷别之情。

10.D

11.(1)抄錄完畢,跑去送還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

(2)像這樣已經過了一年,(我)很遺憾沒有和您見面。

12.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義經術/當不止此耳。

13.(1)宋濂:勤奮好學;誠信。

(2)學業上沒有古人優秀 珍惜時間(或努力學習)

14.爺爺和“我”一起去割草;遭遇大風;與大風搏鬥。

15.(1)形象地寫出了爺爺的歌聲低沉有力、節奏緩慢。

(2)寫出了風之大,表現了祖孫倆敢于面對大風的勇氣。

16.爺爺是一個坦然鎮定、剛毅堅強的人。

17.以“我”的口吻講述故事,增強真實感;通過“我”在大風來臨前後的言行襯托爺爺的形象;表現祖孫情深,爺爺對“我”關心疼愛,“我”對爺爺敬愛依賴。

18.服務員背着老婆婆給她買了一碗打鹵面、一個肉餅

19.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環境特點;②推動情節發展(或“為後面情節作鋪墊”),因為天冷,老婆婆才會想要喝碗熱湯;③環境的寒冷和服務員、經理的熱心形成對比,突出了小說的主題。

20.①二三等獎還未抽出,如果不繼續抽獎,經理就食言了;②寫繼續抽獎才能引出顧客看穿抽獎活動并放棄領獎的内容,表明顧客受到經理善心的感染,突出了善心的傳遞,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21.動作描寫(或:細節描寫)、語言描寫。突出經理不想讓客人看穿他刻意安排這次抽獎活動來幫助老婆婆的心理,表現了經理的善良和機智。

22.①為人實誠、本分;②關愛老伴,有責任心;③堅強樂觀;④要求不高,容易滿足。

23.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