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得陽氣,醜則雞鳴;寅不通光,卯則日出;辰時食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未則西蹉;申時晡、日落酉;戌黃昏、人定亥。”古人将十二地支,用在一日紀時是這樣描述的。
而放在一年中,2022年的壬寅年,顯然又與一日中的寅時極其相似。身處新冠大流行危機、烏克蘭危機、能源危機、美聯儲激進加息、全球經濟大衰退概率增加等各種不确定因素,我們仿佛看不清楚未來經濟走向。
在“子鼠年”的小心試探,2020年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道路之後,“醜牛年”沿着這條路埋頭苦幹仍有收獲,因為心中有方向和光明,到了“寅虎年”原有方針遭遇到了挑戰,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烏克蘭危機、美聯儲激進加息,一件件都超出了預期。“寅不通光”,或許讓很多人開始迷茫,閑閑财經想說,“寅不通光”,其實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想要穿透黑暗,必須要從曆史經驗中去總結。
既然今天我們用了12地支紀年用來讨論了經濟周期,非常湊巧的是,就在最近的12年,就發生了著名的三個重大事件。
2010年的“寅虎年”,爆發了著名的“阿拉伯之春”;8年後,2018年中美貿易戰打響;4年後,烏克蘭危機引爆。
也就是說,世界局勢從來沒有消停過,真實情況是一場危機接着一場危機,而不是老百姓所希望的天下太平。
同時也給我們一個暗示,沒有過不去的坎,也别把當前危機太當回事兒。
需要指出的一個問題是,三次重大事件,分别發生在美國主導的三個經濟周期之中。
阿拉伯之春,發生在美聯儲量化寬松時期,2010年11月,美聯儲宣布第二輪量化寬松;中美貿易戰,關鍵時間點2018年3月,美國處于加息周期,并且是為期三年加息的最後一年;烏克蘭危機背景,2022年3月,美聯儲開啟了加息,并且是一輪超預期的激進加息。
衆所周知,在美元霸權的當今世界格局下,重大事件往往與美國轉移本土矛盾有關,而中美貿易戰,顯然跟阿拉伯之春、烏克蘭危機等典型的轉移美國本土通脹有本質的區别,背後原因更為複雜多面。
但,透過前兩次危機,我們仍可以對烏克蘭危機做出判斷。
“阿拉伯之春”持續的時間最長,從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來看,直接導緻的後果是2010-2014的4年時間裡,國際油價都維持在高位;中美貿易戰,我們更加清楚,2018-2019兩年的時間側重的是“面”,全面打擊;2020年後是“點”,有針對性的制裁。
也就是說,無論是“阿拉伯之春”,或者說是中美貿易戰,均沒有一個清晰的結束時間點,但對金融市場上的影響,顯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美國經濟周期時間節點。
美聯儲在2015年底進入加息周期,2014年油價開始大跌,不難看出,“阿拉伯之春”已經成功幫助美國轉移了本土通脹;2018年底,美聯儲結束加息周期,中美貿易戰并未結束。
呈現在A股市場的表現是,2014年後出現了一波像樣行情,2018年底2019年初築成了底曆史大底。
這個就給我們一個暗示,關鍵重大事件并不能左右宏觀經濟本身,以及決定股市的重要拐點,評判标準是美國是否成功轉移本國矛盾,是否進入了一輪新周期。
以此,我們可以用兩次經驗來看烏克蘭危機了,不出意外的話,烏克蘭危機恐怕很難在短期内結束,再持續個一兩年,都是有可能的。
而全球經濟見底,或者說股市見底,不是看烏克蘭局勢,而是要看美國能否成功轉移本土通脹。2022年激進加息,這就意味着美國以極快速度度過了一劫。加息尾聲,大概率也就意味着股市觸底。
當然了,烏克蘭局勢的複雜性、新冠大流行陰雲不散,可能仍然無法讓人看得那麼透徹。時間是最好的良藥,隻有過了“寅不通光”的虎年,2023年點卯的時候,一切就豁然開朗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