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算井子邊境派出所民警開車巡邏。 崔現浦攝
算井子邊境派出所全貌。 崔現浦攝
算井子邊境派出所民警在巡邊。 郭 桐攝
“五月枇杷黃似橘”,又是一個摘盡枇杷一樹金的季節。辦公桌上,6個枇杷靜靜地躺在一個小小的餐盒裡。窗外陽光灑進來,小小的枇杷如同塗抹了油彩,顯得更加色澤鮮豔、圓潤飽滿。
那天下午,正在辦公室忙碌的我,聽到了敲門聲。打開門一看,是單位的一個小夥子,手裡拿着一個快餐盒,裡面有6個洗好的枇杷。他解釋說,借調期滿,這幾天就要歸隊了,特意提前和我道個别,這是他同學帶來的枇杷,讓我嘗個鮮。
我連忙招呼他坐下,聊了起來。此前我對他并不太熟悉。聊天過程中,我才知道這個高高瘦瘦、腼腆的小夥子叫張建成,來自内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阿拉善邊境管理支隊,是執法調查隊的民警。我問他,還回支隊嗎?他告訴我,自己已向支隊提出申請,下派出所。我有些驚訝。要知道,阿拉善地區的基層單位受自然環境限制,條件都很艱苦,離支隊最近的派出所也在200公裡外,大部分都是在戈壁灘上。我問,為什麼不留在支隊呢?他說,愛人是天津人,家安在了天津,在支隊也是兩地分居,倒不如把名額留給家在支隊駐地的戰友。我感慨道,派出所的條件太有限。他卻說,沒關系,自己在算井子都待過,不會比那裡更艱苦的。
你在算井子待過?我一聽很驚喜。3年前,我曾随一個采訪組去過戈壁深處的算井子邊境派出所。那裡距呼和浩特市2000公裡,距巴彥浩特鎮1000公裡,是内蒙古自治區最西端的邊境派出所。轄區面積9400多平方公裡,常住人口隻有50多人,年降水量極少,蒸發量卻達三四千毫米,觸目皆是黑戈壁石。算井子邊境派出所的戍邊人,正是在這樣極端惡劣的環境中堅守着。這也是一個光榮的集體,曾榮立集體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省部級以上表彰獎勵50餘項。
記得在那裡采訪的日子,我被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包圍着。那是一個去了就再也忘不掉的地方。此刻,當小張告訴我,他曾在算井子待過,我一下子覺得親近了許多。
小張在算井子待了兩年多,後來由于身體原因,調動到了支隊機關。長期待在算井子對人的身體是有損耗的,尤其是那裡的水,含氟量高,長期飲用會引起脫發、骨質疏松、結石等疾病。小張指指自己的右耳,告訴我,這隻耳朵的聽力有點遲鈍。當時,他和另一個戰友都突發耳聾,戰友比較幸運治好了,但他的治療效果不理想。
耳朵出現問題後,小張四處求醫。最後診斷無法恢複,對他的打擊很大。他甚至有些後悔,為什麼選擇這條路。但是,現在回過頭來再看這段經曆,他覺得很寶貴很有意義。他是2009年入伍,來到了内蒙古邊防,2011年考上軍校,2014年軍校畢業後,就分到了算井子。剛到派出所時條件非常艱苦,他的情緒非常低落。那時連路都沒有,車輛行駛都是在戈壁石上碾壓,坐在車上會颠簸到嘔吐。後來突然失聰就醫時,專家分析戈壁灘的颠簸也可能是誘因之一。之後,單位聯合當地政府費盡千辛萬苦才修了40多公裡的路。
在算井子的日子,其實最大的考驗還是寂寞,與世隔絕、無邊無際的寂寞。手機雖然有信号,但非常弱且時斷時續,一條信息要等很久才可能發送出去。直到現在,算井子轄區90%以上的地方依然是信号盲區。戰友們笑稱,每次下鄉都像是“人間蒸發”一樣。有次基站徹底壞了,大夥兒一個多月和外界失聯,家人都急壞了。不過,算井子盡管偏僻,但能讓心沉靜下來,少了許多外界的浮躁,也讓他們體會到被需要的快樂和堅守的價值。
艱苦的地方常常有着純真樸素的情誼。在算井子,戰友之間,戰友和轄區百姓之間,相處起來都特别真誠。戰友們稱派出所為家裡,牧民大爺大媽稱民警為孩子。小張指着餐盒裡的枇杷說,在算井子,所有的水果都是稀罕物。有次他與戰友下鄉走訪,一位老媽媽從被子裡拿出幾個幹癟的枇杷,說是孫女來看她時帶來的,她覺得好吃,就一直給民警孩子留着。第二年戰友回家探親時,專門買了兩簍枇杷,千裡迢迢背到算井子。長途颠簸加上天氣原因壞了不少,但所裡每個人都吃上了罕見的南方水果。然而,大家也隻是嘗了嘗鮮,等到下鄉走訪時,又把枇杷帶給了轄區牧民。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黑戈壁的鄉親們,非常開心。
因此,小張對枇杷有種特别的感覺。每次在北京的超市裡看到它,就會聯想到算井子。在派出所的辦公室和轄區牧民的蒙古包裡,都曾經彌漫過枇杷的香味。那香味留在他的記憶裡,成為他算井子記憶珍貴的一部分。
小張問我,有沒有注意到去往派出所的路邊,有一塊刻着“生命禁區的守望”7個大字的石頭。我點點頭,當然注意到了,那是算井子的精神地标之一,我們還曾停下來拍照留念。小張的眼睛一亮,興奮地說,那是2016年他在所裡時和戰友們一起立的,他們找石頭、刻字、搬運、裝飾,忙活了好幾個月。
當年撤鄉并鎮時,上級部門曾想撤掉派出所。牧民們得知這個消息後聯名寫信,最後留下了派出所,把民警們留在了身邊。
小張說,他們一直在思考留下來的意義,那就是守護我們的國土,守護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後來,大家就想到了豎一塊碑,刻上“生命禁區的守望”幾個字。這份守望,也是“最遠最苦最忠誠、愛黨愛邊愛牧民”的算井子邊境派出所的戍邊傳統。
我們談到了營區附近的大紅山,那是算井子戍邊人的精神高地。凡是來到算井子戍邊的人都會登上它,用石塊擺出自己的名字放在大紅山頂。每個名字背後都是一個感人的戍邊故事。你的名字擺上去了嗎?我問小張。他點點頭。
我們還聊起了派出所的小狗。小張在算井子時,所裡有兩隻小狗。它們是大家忠誠的朋友。戰友們逗它們玩,和它們說話,它們和戰友們一起吃飯,一同巡邊。早晨出操時,戰友們從營區跑到信号塔,再折返回來,小狗們就跟着隊伍一起跑。周末去爬大紅山,它們也常常在前面開路。
幾年過去了,講起這些來,小張依然充滿感情。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家庭。之前在算井子時,小張曾談過一次戀愛。但在算井子談戀愛太辛苦了,當時手機網絡信号很不穩定,也不通郵,聯系一次都非常困難,更别說見面了。女孩最後還是選擇了分手。小張不怪她,他說,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
談及現在的愛人,小張臉上洋溢着滿滿的幸福。愛人是經人介紹認識的,生在天津長在天津,是典型的城市姑娘,選擇小張是需要勇氣的。一名右耳失聰的戍邊民警,給不了她太多物質享受,甚至連正常的陪伴都無法做到。起初她的父母也不看好女兒的選擇,她對父母說,即使小張一輩子戍邊回不來,她也絕不放棄。她的堅持不但感動了小張,也感動了自己的父母,老人最終尊重了女兒的選擇。婚後懷孕了,她忍受着孕期的不适,既要忙工作,還擔負起照顧雙方父母的家庭重任,卻毫無怨言。對于小張而言,他也特别感激愛人、珍惜今天的幸福。
聽到這裡,我感慨,歸隊後離家又遠了。小張卻說,自己已經很知足、很感謝組織了。借調到這裡時,離妻子的預産期還有兩個月。妻子一有生産征兆,他就請假乘高鐵趕回了天津。如果在阿拉善,肯定沒有這麼方便。所以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了。
小張告訴我,回想起來,在算井子度過的時光,給自己的身體和精神都刻下很深的烙印,是自己生命中銘心刻骨的一段日子。雖然并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成績,但自己真正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卻是從那裡開始。從最初的迷茫煎熬,到慢慢地堅定慶幸,再到發自内心的榮耀,在算井子,他不斷地成長着。這段經曆,當時是艱辛,回望卻是美好。小張說,很慶幸在最年輕的這段時間,自己是吃苦而不是享樂過來的,這是自己人生最寶貴的一筆财富。
我想,在算井子,像小張這樣的年輕人和他們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算井子的故事也一直在繼續着……
小張與我告别。我捧着那6個金燦燦的枇杷,轉身來到隔壁的大辦公室,向剛入職的年輕同事們,講述起由這6個枇杷引出的算井子戍邊人的故事。
版式設計:趙偲汝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13日 20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