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江東子弟多才俊
唐朝大詩人杜牧,站在烏江邊上,但見天雲滾滾,浪花濤濤,又見晚亭秋涼,蘆葦蕩晃,不禁感歎萬分。思項羽,英雄一生,常勝将軍,卻垓下一戰,楚歌四面,八千江東子弟英勇獻身,霸王别姬,烏江自刎,何等悲情悲壯。
杜牧仰望長天,不勝悲惜,遂世間有脍炙人口之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此詩總體是悲惜項羽,亦含批評之意。自古兵敗将勝乃是兵家常事,何故為一事一戰一時之敗而感到無有顔面?而感到丢了面子?而感到灰心喪氣呢?
再說,戰鬥的勝負,誰能有可以準确的有百分之百預測?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敗而塗地,一敗而不振,似不為男兒也。應當勇于勝利,不懼失敗。雖兵敗而信心不敗,即是屢敗,亦應當學對手劉邦,屢敗屢戰。大丈夫,能伸能屈,能站起,又能蹲下,應方為大英雄。要能忍差含恥,學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似有惋惜,又似有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氣度不夠寬宏,勝得起,似是有些敗不起。
大詩人杜牧漫步烏江邊上,思項羽,以八千子弟出江東,過烏江,樹大旗,揮青鋒,馳駿馬。戰章邯,破釜沉舟,何等英雄氣概;分天下,諸侯聽封,如此帝王豪雄。卻于楚漢相争裡,于百戰百勝中,九裡山垓下一戰,虞姬相别,将士雲散。
但江東自古多才俊,多豪傑,多壯士。僅三國時,江東猛虎孫堅,以八百壯士起家,将不過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尚使天下刮目相待。子孫策,承父志,以玉玺為押,借兵袁術,征戰江東,馳騁疆場,何等勇武?又思孫權,承父兄業,抗強曹,鬥劉備,竟成三足鼎立之勢,竟使曹丞相發出“生子當如孫仲謀”之感歎。
而孫權麾下,名将如雲,十二虎臣出類拔萃;“張顧陸朱,”江東四大家族俊彥輩出。又思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皆一時豪傑,何等英氣。江東,自古以來是才俊豪傑輩出之地。身為江東子弟之項羽應是熟知,為何自刎而不入江東?
李牧遙望烏江對岸,遙想當年,如果曾叱咤風雲的項羽聽從烏江亭長建議:“江東雖小,地方千裡,衆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渡烏江,再樹大旗,以楚霸王之雄風之号召力,以江東子弟多才俊、多雄士之優勢,重整旗鼓,卷土重來,仍是極有可能之事。勝負之數,或一時難成定論。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杜牧烏江邊,隻能遙想當年,隻能歎息聲聲。但“江東子弟多才俊,”應是真實寫照。2018年11日10日寫成(原創)于小雅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