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地名資訊
關注
[摘要]當一條河流被人類賦予名稱,就意味着人類與河流開始發生關系,這種關系既标識河流自身,也标識人類對河流的需求。環境史視域下“人—河”互動過程中的瀾滄江流域河流之名的由來、内涵及演變,不僅體現流域内民族文化和河流環境的差異性,而且反映流域内不同民族河流環境認知和河流資源利用實踐的關系。河流之名折射的人類對河流環境的認知和利用空間,揭示了人随水行而形成的生态空間和生産生活空間,構成流域内各民族水文化心理和水患災害防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流域内不同民族水生态文明觀的體現。
[關鍵詞]瀾滄江流域;流域環境史;河流命名文化;水生态文明觀
“地名是一種文化,地名的起源與人類的語言、生産、社會活動同步。”當前,研究者多從文化地理學視角探讨地名文化演變中的人地關系、文化擴散、空間認知、地方認同等問題,從地名角度探讨族群活動空間、文化變遷及其蘊含的區域自然地理特性。現有研究表明,地名文化與區域環境及特定群體的環境認知和實踐密切相關,但還需進一步探讨以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标識區域差異的地名與人類環境認知和實踐的關系。瀾滄江流域水文水系類地名居多,這類地名揭示了水域環境差異及各民族用水實踐和水文化的差異。基于此,本文以瀾滄江流域河流名稱為例,試圖從環境史視角揭示河流命名文化所反映的人類認識、适應不同的河流環境并開發利用各類河流資源的過程,以及水生态文明觀在生态環境保護和水患災害防禦中發揮的作用。
一、“瀾滄江”一名的由來與演變
(一)傳統說
中國境内的瀾滄江流域作為國際河流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上遊河段,發源于今青海省雜多縣,流經青海、西藏、雲南三省,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關累鎮出境。曆史時期狹義的“瀾滄江”一般是指流經雲南境内塔城關(今迪慶州維西縣塔城鎮)至車裡(今西雙版納)的一段幹流的名稱,其支流則各有名稱。《衛藏通志》載:“瀾滄江有二源,一源于喀木之噶爾機雜噶爾山,名雜楮河,一源于喀木之濟魯肯他拉,名敖木楮河。二水會于察木多廟之南,名拉克楮河。流入雲南境,為瀾滄江。南流至車裡宣撫司為九龍江,流入緬國。”雜楮河即今雜曲,敖木河即今鄂穆曲,察木多即今西藏自治區的昌都市。又:“瀾滄江(注:番名雜楮必拉)······至雲南塔城關西,入麗江府,曰瀾滄江。”根據上述材料,上遊西藏境内二源于今昌都市合流之後至雲南塔城關幹流一段的名稱為拉克楮河,中遊雲南境内縱貫橫斷山脈至哀牢—無量山脈一段的幹流為瀾滄江,而下遊縱貫西雙版納九龍(隆)山一段則稱九龍江。可見,同一幹流在不同流段有不同的名稱,“瀾滄江”由一段幹流之名成為全幹流和全流域的通稱,是特殊性代表流域整體性的衍生意義。
瀾滄江在不同曆史時期有不同的名稱。先秦時期,《禹貢》和《山海經》分别記載瀾滄江為“黑水”和“洛水”。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瀾滄江稱“勞水”,又名“蘭滄(倉)水”。《華陽國志·南中志》行者歌:“漢德廣,開不賓。度博南,越蘭津。渡蘭滄。為他人。”黃懋材的《瀾滄江源流考》認為“瀾滄之名始于此”。又《水經注》:“按:永昌郡有蘭倉水,出西南博南縣。”蘭滄(倉)水即瀾滄江中遊幹流流經博南山一段的名稱。方國瑜先生考證漢朝時期流經益州郡、牂牁郡、交趾郡而入南海的勞水為瀾滄江。唐朝時期,發源于昆侖山脈之諸水,山北者一般稱河,山南者一般稱江,蘭滄水源于昆侖以南,故被稱作“蘭滄江”。明朝時期,李元陽稱:“瀾滄江,俗名浪滄,源出金齒,流經府西南二百餘裡,南至車裡。”胡蔚按:“蘭滄江,即黑水也,源出吐番鹿石山,本名鹿滄,流入滇境,首過麗江府,今廢蘭州,故名蘭滄,後訛名瀾滄,今又訛為浪滄。”這裡以山名水和以城鎮名水,均為古人地名命名的慣常方式。
由上可知,“蘭滄江”“瀾滄江”“浪滄江”屬于同音異寫的河流名稱。該名稱源于漢代,關于其由來,一說瀾滄、浪滄一名因瀾滄江下遊一段的金齒而得,二說鹿滄江一名因上遊河源吐蕃鹿石山而得。顯然,同一河流不同流段的名稱與特定流域内常住居民的命名方式有關。今人則認為,“瀾滄江在漢代稱為蘭蒼水,其字義是青水或綠水,而現在藏語稱為雜曲,漢義是清水”。可見,“瀾滄江”一名的由來與其河源相關,與水文特征相關,與流域内不同民族的河流命名方式相關,還與不同時代人的認識和傳承方式相關。至明朝時期,“瀾滄江”一名成為瀾滄江流域的通稱,具有标識河流自身及其影響力的内涵。
由于瀾滄江流域上中下遊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不同河段的土著居民對瀾滄江有不同的稱呼。上遊的藏族牧民稱之為“拉楚”,拉楚河、拉克楚河意為“獐子河”。瀾滄江河源區河谷的森林、灌木叢中多獐子,是牧民們捕獵的對象;中下遊山居彜族稱之為“拉策”,意為“老虎跌入的江”,而連老虎行走于瀾滄江岸邊都可能不慎跌入江流墜亡,足見其兩岸形勢之險峻;下遊的傣族則稱之為“南洭罕”,意為“金江水”,強調其對稻作民族生産生活的重要性。又說,傣語“瀾滄”意為百萬大象,瀾滄江下遊是象群栖居之地。可見,瀾滄江上中下遊的名稱均明顯帶有流域内各民族獨特的河流命名文化特征,揭示了同一流域不同流段的民族地理觀、水文化觀及水文情勢的差異,這在上中下遊支流水系的命名文化中尤為顯著。
(二)衍生說
瀾滄江流域内衆多民族對河流環境認知和河流資源利用實踐的多元化,使得“瀾滄江”一詞具有更多的衍生意義。明朝時期,與瀾滄江同時出現還有瀾滄山、瀾滄衛軍民指揮使司、瀾滄驿,這些地名實際上是瀾滄江作為人類政治和軍事活動的産物。明洪武“二十九年,置瀾滄衛軍民指揮使司,以州隸之”。而瀾滄衛軍民指揮使司所處的蒗蕖州“唐時,地名羅共赕,㑩㑩、麽㱔三種蠻世居之”。事實上,蒗蕖州并不位于瀾滄江流域的核心區域,而是在挨近金沙江更北的地區。這是出于邊疆界限和軍事防禦的需要,而且“瀾滄山,衛、驿皆以此得名”,即瀾滄衛、瀾滄驿都是以瀾滄山來命名的。明王朝認識并利用瀾滄江主要幹支流的險峻形勢,将之作為軍事布防重點和區分民族統治政策的界限,“江内”“江外”之分,“因人而治”“因俗而治”的土司政策便是這樣的産物。
瀾滄江幹支流險峻的環境形勢有二:其一,山高谷深,水勢洶湧,難以渡濟。瀾滄江“自發源至此,曆五千餘裡,兩岸皆崇崗疊巘,無一隙之坦途,急溜奔泷如銀河倒瀉,舟楫罔通。下遊經曆南掌、暹羅又五千餘裡,亦複如是”。瀾滄江上中遊如銀河倒瀉,舟楫罔通,可見其水勢落差之大,流速之快,水體環境之複雜。瀾滄江上的霁虹橋畔,“洪武間,鎮撫華嶽鑄二鐵柱于兩岸以維舟,然岸陡水悍,時遭覆溺”。即便在可通舟架橋的流段,其水勢亦猛悍至極,維系在鐵柱上的船隻也難免覆溺的厄運。其二,河谷地帶,毒瘴叢生,涉水易喪命。瀾滄江河谷地帶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一直都是重瘴區域。瀾滄江幹流山高水深、水勢迅疾、水瘴惡毒,是阻斷交通、軍事防禦、阻隔文化擴散的安全屏障。這是“瀾滄江”一詞被賦予的文化或軍事意義,是地名文化空間擴散的結果。
“瀾滄江”流域内以江河之名命名的城鎮,皆可反映人類擇水而居的聚落分布規律。如:1915年鎮邊縣更名為瀾滄縣,因東瀕瀾滄江而得名;臨滄縣名、專區名取瀕臨瀾滄江之意;雙江縣因瀾滄江、小黑江兩江縱貫一縣而得名;滄源縣1934年由瀾滄縣析置,取來源于瀾滄之意。這些以瀕臨瀾滄江而得名的城鎮,反映了瀾滄江在政治區劃和區域行政差異方面的意義,代表着一種确認其統治範圍的寓意。
二、瀾滄江流域“人—河”互動中的河流命名文化
瀾滄江流域每一條河流的名稱都濃縮着人類與河流互動的密切聯系,是對河流水文環境狀況和自然地理特征的記錄,更是人類認識、适應河流環境,并利用河流資源的直接體現。
(一)河流命名體現民族文化和河流環境差異性
瀾滄江流域衆多支流的名稱差異,源于不同流段的河流水文環境、自然地理條件及不同民族的語言文化和生産生活方式的差異性。具體來說,瀾滄江上遊的河流名稱帶有以藏族為主的氐羌族系文化特征,下遊的河流名稱帶有以傣族為主的濮越族系文化特征,而中遊的河流名稱有顯著的融合少數民族和漢族文化的“混合多元”特征。
1.上遊以藏族為主的氐羌族系
河流命名方式
瀾滄江流域青海、西藏境内昌都以北至河源的範圍屬于上遊區域,瀾滄江上遊的河流、山川之名多取自當地番名,幾乎都帶曲、楚(又寫作楮、褚)、雲、水等地名通名,根據藏語命名規律和釋義,“番名山曰拉,水曰曲(一作楚),灘曰通(一作塘),溝中有灘曰雲,無曰囊或曰隆曰科,兩水之交曰松多,峽曰朶,湖泊曰錯,今概循用蕃稱,以符名從主人之義”。再者,曲意為河;貢或崗、岡即山梁;“咱”意為“急”,指流水急響聲大,反映了河流流速産生的視聽效果;崗久即雪山尖,反映了雪山的形态和河流水源于雪山融水的事實。例如,雜曲的藏語意為“從山岩中流出的河”,說明河源區水源主要是積雪融水,因積雪融水量有限,往往無法形成明流,大多伏流于山岩礫石之中,形成濕地、河灘地或沼澤地。又,昌都的藏語意為“水彙合口處”,因地處三河一江交彙之處(昂曲、紮曲、色曲、瀾滄江)而得名。以藏族為主的蕃民山川命名方式體現了其對河流水源、水系、水勢等水文環境的認知和描述。
瀾滄江上遊河源區的河流名稱明顯異于中下遊河流名稱,前者的特點是帶“曲、湧”等地名通名。從字義來看,“曲、湧”二字描述了河源區水源以雪山冰川融水或沼澤灘地湧水為主的狀态,而細少的水量、彎曲的河道、平緩的水勢不易造成水患,卻是滋養草山、草原的重要水源。因此,每一條支流河谷、河湖周邊及沼澤灘地皆為宜牧之地,均分布着随季遷徙的牧帳,是牧民最為集中的牧區。例如,“子曲,又名孜曲,均系藏語音譯,意為‘百花草河’,因流經一條長滿百花草的峽谷而得名”。該河“上遊為夏季牧帳,牧民多在近水避風處紮帳;中遊以下漸為冬季牧場,牧帳增多,尤其在一些支流山谷中較為密集”。藏區“夏牧于高山,冬牧于河谷”的季節性放牧,既避免了夏季河谷水勢泛漲可能造成的水患,也利用了冬季河谷溫暖、濕潤可供放牧、可避雪災的優勢。而牧民定居點和少量的農田幾乎都分布在支流下遊的河谷兩岸。可見,上遊牧民的河流命名既揭示了河源區河流以季節性雪融水為主,水勢平緩、水量少等水文環境特點,也标識了牧民逐水草而居的季節性遊牧空間。
2.中遊融合了少數民族和漢族文化的
河流命名方式
瀾滄江中遊的洱海流域居住着白族、彜族、納西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也是漢族集中聚居區,河流名稱帶有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例如,洱海、西洱河古稱“昆明池”(昆渳池),不同民族對“昆明”一詞的釋義各自不同。彜語地名說認為昆明是彜語“呵密”“沽彌”“嘿米”的音譯,意為海邊或水邊之地;白語地名說認為古代的昆明族是白族先民,原居住于洱海一帶,後向外遷徙。此外,“洱、貳中古音俱作ni,與磨些文魚字音同,則洱河者或是古代磨些族地名,意為多魚之河耳”。磨些族即納西族,多魚之河表明洱海盛産魚類的良好生态環境。而“大理府,三代時,國曰昆彌,以水名”。以水名國反映了曆史時期洱海對當地社會群體生産生活的重要性。可見,白族、彜族、納西族等對洱海的命名及釋義反映了該流域适宜人居的水域環境特征,即水質清澈、水勢緩和、河灣湖濱之地盛産魚蝦等,為當地居民提供清潔的飲用水和魚蝦等水生食物,而且水勢和緩不緻造成嚴重水患,民衆皆沿水而居。
另外,瀾滄江中遊一些河流名稱帶有區域曆史演變的痕迹。以“漾濞江”為例:據考證,唐朝時期六诏之一的蒙嶲诏又名“樣備诏”,“疑樣備即蒙嶲,因在漾濞江上得名,樣備即漾濞音字也”。漾濞江因地勢險峻為古代軍防區域,因漾濞江而衍生出的名稱有南诏時期的樣備诏,以及明清時期沿江而設的樣備巡檢司、樣備驿、樣備堡,反映了漾濞江流域從獨立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管轄區域演變為受中原王朝直接統治的邊疆區域。如今因漾濞江而得名的漾濞彜族自治縣直接說明河流之名所指稱的人群及其聚居空間。此外,瀾滄江中遊流域以水利事迹命名河流的方式較為突出,如“羅時江”是為紀念唐南诏時期當地居民羅時兄弟開鑿河道排澇的事迹。這種以水利英雄之名作為河流名稱的情況,在整個瀾滄江的上、下流域都很少見,說明中遊洱海流域是整個流域内古代水利工程事業最為興盛的區域,這與其作為人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直接相關。
同時,瀾滄江中下遊流域的傈僳族、怒族、布朗族、佤族等山居旱作民族為避免河谷瘴氣、洪澇等災害,多居于山腰、半山腰或山頂平緩坡,生活生産所需水源多依賴森林龍潭之水。例如,傈僳族認為龍居于水中,龍潭(傈僳語為lut ku,魯枯)、洪水(傈僳語為mutmel lomel,姆夢撈夢)因神龍降暴雨所緻,泥石流、滑坡(傈僳語皆為lut hoq,魯胡)因龍滑動所緻。因此,水旱之際于龍潭祈福禱告,幹旱則求龍神降雨,水澇則求龍神收雨。山居旱作民族關于龍潭及水患災害的命名釋義,體現了一種畏水、避水、敬水的水患災害防禦方式。
3.下遊以傣族為主的濮越族系
河流命名方式
瀾滄江下遊的河流之名均有傣族、佤族、布朗族等濮越民族的文化特征。例如,普洱“為哈尼語地名,意為水灣寨”。拉祜語的南戛意為小溪,南(na)意為水。壯族、泰族與傣族同為古老的百越稻作民族,他們聚居的村落、城鎮等地名普遍使用闆(版)、猛(勐)、孟、汪、那等地名專名。在傣語中,勐、孟、木、謀、猛、蒙意為地方、區域,曼、芒、忙、漫、蠻意為村寨,東、董、棟意為壩子,景、姐、井、遮意為城鎮,南、琅意為水、江、河。勐戛河流經的勐戛壩、勐遮河流經的勐遮壩等多為傣族聚居之地,傣語“勐戛”意為盛産水稻的地方,“勐遮”意指被水浸泡過的平壩。這些河流名稱揭示了瀾滄江下遊各民族村寨的分布狀況,同時也記錄了其依靠河流水源灌溉農田,以水田稻作為主的生産實踐。
值得注意的是,瀾滄江下遊流域以“南”為江河通名的居多,這揭示了水傣喜水、傍水而居的分布特點。如南碧河,傣語“碧”意為錯,即錯謬的河;南斑河,“南斑”意為涼快舒适的河;南阿河,傣語意為臭水河;南臘河,傣語“臘”為茶,意即茶水河等。這些河流名稱揭示的河流水文情勢,表明傍水而居的居民最了解哪些河流環境适宜居住,哪些河流環境險惡,不能輕易涉水。例如,“猛迺河,水極惡毒,夏秋山溪泛溢,瘴毒尤甚,即沿河居民無有敢涉,其水者蓋惡溪也”。猛撒渡、猛戛渡、蠻鐵渡、蠻樂渡、蠻疊渡、猛班渡、蠻白渡,這七個渡口因水勢險峻,“俱是緊要江口,每渡額設土練一百名,常川巡防,堵禦江外猡黑”。可見,傣族關于河流的命名規律揭示了水文情勢對人類活動空間的限制,即水質良好、水勢緩和的河流成為居民生産生活的空間,而水質臭毒、水勢險惡的河流不僅是居民日常活動的禁區,也是邊地關隘布防的重鎮,是居民防禦外敵侵犯的屏障。
文章作者:袁曉仙
文章來源:《潘陽湖學刊》2022年第4期
選稿:甄藝涵
編輯:李春燕
校對:汪依婷
審定:計夢菲
責任編輯:李春燕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釋内容請參照原文)
歡迎來稿!歡迎交流!
轉載請注明來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