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天地萬物皆可為師

天地萬物皆可為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14:10:51

天地萬物皆可為師?【學思悟】作者:吳真(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天地萬物皆可為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天地萬物皆可為師(師為衆人重始得衆人師)1

天地萬物皆可為師

【學思悟】

作者:吳真(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4月25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老師應該有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自覺,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以模範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成為被社會尊重的楷模,成為世人效法的榜樣。這對高校教師在政治上、專業上、教育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師為衆人重,始得衆人師。作為高校教師,我們應該深入領會“經師”與“人師”的時代新内涵,向古人取經,向前輩學習,向榜樣看齊,更要牢記囑托,努力将自己鍛造為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經師”與“人師”。

深入領會“經師”與“人師”的時代新内涵

“經師”與“人師”作為對舉的概念,首見于晉代袁宏《後漢紀·靈帝紀》。東漢靈帝時期(168—189),神童魏昭拜訪當時的名師郭泰,表達拜師之願,說:“蓋聞‘經師易遇,人師難遭’,故欲以素絲之質,附近朱藍耳。”從“蓋聞”二字可知,“經師易遇,人師難遭”應該是當時已經在社會流傳的一句諺語。宋代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記載了魏昭求學的故事,南宋史學家胡三省注釋曰:“經師,謂專門名家,教授有師法者。人師,謂謹身修行,足以範俗者。”

針對中國人民大學的辦學特點,強調,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義真、學問高、德行正,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這為我們指明了何為“經師”的大學問。

西漢揚雄《法言·學行》說:“師者,人之模範也。”而胡三省所謂“人師,謂謹身修行,足以範俗者”,正是從揚雄這一觀點發展而來。現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經指出,作為教師必須兼具兩種人格,一種是經師,是教學問的;一種是人師,是教行為的。這次的重要講話,對我們進一步理解何為“人師”提供了科學指南。

努力培養“憂天下、有作為”的時代新青年

說到“大先生”,在我們熟知的魯迅先生之外,三百年前也有一位被梁啟超盛贊“不但是經師,而且是人師”的大先生,那就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顧炎武。

晚明社會有一批熱衷于登壇授課講學的經師,被稱為“講師”,而顧炎武認為,這些文人中大多數為文輕浮,空談心性,所講非經世之學,才導緻世道淪喪。顧炎武一再提倡學者應該務求實效,默而識之,并始終以“能文不為文人,能講不為講師”自誓,還告誡自己千萬“不堕于文人”,強調“士當以器識為先”,力倡“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顧炎武的這種學術理念,我在《中國古代文學史》課上向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講授時,覺得講解起來有些難度,因為不少報考中文系的學生對于“文人”這兩個字還是抱着一些關于性情中人浪漫情懷的想象。這次學書記重要講話中“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思想追求”一段時,我深感觸動。我想,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應該以培養“複興棟梁、強國先鋒”為己任,結合顧炎武關于“世運、人師、為學”的論述,将“為人師”的理念融入“為經師”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融合、修訂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古代文學史思政教案。

顧炎武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這些為人為學的至理名言,在中國古代文學中還有許多,今後可以作為絕佳的思政材料,來講好“有風景、有故事的思政課”,用以培養“憂天下、有作為”的時代青年。

堅定恪守“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時代新師德

人師,也是仁師。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具有一種悲天憫人的仁愛之心,完成“傳道”的使命。仁愛體現在園丁日常的培育工作中,就是愛護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關注學生的知識訴求與情感需求,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指出,對教師來說,想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句話精準地概括了“師範”的本義。“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人師”是中國文化傳統中對教師的最高嘉許,學生尊重教師,不是因為教師的資曆、頭銜、職業,而是因為教師本身的行為“身正為範、得為人師”。

正如唐代方幹《清源标公》詩中所說:“師為衆人重,始得衆人師。年到白頭日,行如新戒時。”老師隻有為衆人所尊重,才能被衆人推崇為師。一位教師,就是到了耄耋白頭之日,在行為上還要像剛剛受戒的新人,時刻提醒自己謹言慎行,三省吾身。“人師”應該是每一位教師對自身的終身約束,是教師道德言行的自我戒律。

所謂“戒律”,在當代語境下,可以理解為一種“初心”,一種“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一位受人尊重的“人師”,應該也是一位時時刻刻以身作則的初心保持者、道德持守者。

《光明日報》( 2022年07月05日15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