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浙江茶葉受霜凍危害最大的季節

浙江茶葉受霜凍危害最大的季節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8:31:05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6月下旬以來,南方地區多高溫天氣,平均高溫(日最高氣溫≥35℃)日數為19天,為1981年以來同期最多。

浙江茶葉受霜凍危害最大的季節(江南茶區大部遭遇高溫熱害)1

2022年7月25日,江西吉安,永豐縣佐龍鄉早禾坑村,工人灌溉茶園,謹防高溫幹旱。人民視覺 圖

據中央氣象台消息,四川盆地東部至長江中下遊地區,高溫日數普遍有20~40天(圖2),較常年同期偏多5~15天,其中江蘇南部、安徽中部、浙江大部、四川盆地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偏多16~28天;期間,上述大部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尤其是7月以來,浙江中部、江西東北部、四川盆地東南部等地降水量不足5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持續高溫天氣不利南方農作物、經濟林果等生長發育。

高溫對早稻充分灌漿和籽粒重提高不利,局地出現“高溫逼熟”,對晚稻返青分蘖以及處于孕穗開花和灌漿期的一季稻産生一定不利影響,其中四川一季稻高溫熱害發生日數為近十年同期第三多;晴熱少雨導緻江南茶區大部出現輕至中度高溫熱害,局地茶樹發生日灼,部分地區柑橘、芒果、香蕉、百香果等出現裂果、落果、日灼傷害等現象。此外,持續溫高雨少導緻四川盆地東南部、安徽中南部等地出現農業幹旱,不利一季稻、玉米等秋糧作物産量形成。

據中央氣象台8月8日發布的提示,截至目前,相比2013年,今年南方高溫開始時間早,範圍略大,四川盆地東部一季稻等作物受高溫熱害影響比2013年重;南方尤其長江中下遊地區農業幹旱明顯輕于2013年。

中央氣象台提示,預計未來十天,江南、四川盆地、江漢、江淮、陝西南部等地仍将持續高溫天氣,上述地區高溫日數可達6~10天,日最高氣溫有35~37℃,局地最高可達38~40℃。四川盆地東部、湖北中東部、安徽中南部、江蘇中南部、浙江中北部、陝西南部等地一季稻将進入孕穗抽穗期,四川盆地東部部分進入灌漿乳熟期,上述地區一季稻高溫熱害風險較高。此外,棉花開花結鈴、晚稻和蔬菜及經濟林果等生長發育和水産養殖也将受到一定不利影響,四川盆地東南部、長江中下遊部分地區農業幹旱可能發生發展。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央氣象台上述提示提到了“晴熱少雨導緻江南茶區大部出現輕至中度高溫熱害,局地茶樹發生日灼”。

對此,江蘇省氣候中心、江蘇省茶葉生産氣象服務團隊7月15日曾發布消息《茶樹高溫熱害已顯症 降溫抗旱防灼傷乃當務之急》提示:茶樹主栽區6月下旬平均氣溫普遍超29度,揚州、常州部分地區最高值達30.4度,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普遍偏高3度以上,居1961年以來曆史同期最高值;7月上旬平均氣溫普遍30.1~31.6度,較常年同期偏高3~4度。期間,4-10日茶樹主栽區出現35~37度持續高溫天氣,最高氣溫大于35度天數在2~7天。7月11日淮河以南地區出梅,茶樹主栽區晴熱高溫天氣持續,12日高溫範圍進一步擴大、強度進一步增強。據統計,蘇州、南京、無錫、常州、鎮江等市的31個國家站12日最高氣溫刷新1961年以來7月中旬極值。

對于高溫幹旱對茶樹生長的影響,江蘇省氣候中心介紹,高溫幹旱對茶樹生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受害較為嚴重的幼年茶苗,因其根系生長不足,普遍出現葉片萎蔫現象,部分茶園因管理不善,成年茶樹芽葉出現枯焦、脫落。

根據南京市各主要茶園反饋:因前期少雨和近期持續高溫造成的旱情發展迅速,部分茶園旱情顯現,主要表現是旱害和日灼害疊加,部分幼齡茶園及長勢偏弱的茶樹出現萎蔫枯焦現象,如不及時開展抗旱保苗措施,易大面積枯死。

由于今年江蘇茶樹主栽區梅雨期雨量顯著偏少且出現持續高溫,茶園土壤墒情差,近期仍将以晴熱高溫少雨天氣為主,幹旱與晴熱高溫天氣疊加,預計未來10天茶樹主栽區将出現中度以上高溫幹旱,這将對茶樹生長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特别是土壤條件差、肥力不足、生長勢較弱、鉀肥不足的茶園、新栽幼苗茶園以及修剪過晚、枝條綠葉層不足、抗旱抗高溫性能較差的茶樹(例如溧陽白茶,茶樹根部層淺、抗旱性差),高溫日灼、幹旱失水情況将繼續惡化,若得不到有效降溫補水或未及時開展防禦措施,将會引起較大範圍茶樹灼傷危害、甚至枯死,導緻夏秋茶減産,影響來年春茶生産。

此外,部分茶葉類行業媒體也在近期發布提示稱,“高溫幹旱情況的加劇,影響茶葉品質同時,也助推了茶葉價格的上漲”。

責任編輯:蔣晨銳 圖片編輯:陳飛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