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方言挑戰賽#世界上的事情很怪,️冷門也有熱門;有冷專業也有熱專業;有熱銷産品也有冷銷(滞銷)産品;有冷眼也有熱心…… 然而唯獨沒有聽說過“冷熱物”。然而河南人偏偏就造出了這個詞。
冷熱物,到底是冷物還是熱物?抑或不冷不熱、亦冷亦熱、半冷半熱、忽冷忽熱、一頭冷一頭熱、少冷多熱、多冷少熱?
—— “俺那兒今晚停電了,俺想跟恁借個冷熱物。”
—— 冷熱物?俺家有啥冷熱物?
—— “就是蠟燭呀!”
蠟燭,家裡雖不常用,但也都備着,以防停電。
平時,它被冷落在犄角旮旯的抽屜裡,一旦停電,立馬成了熱門,商店裡擠滿了排隊買蠟燭的人。
忽冷忽熱,時冷時熱,又冷又熱,彼時冷此時熱,那處冷此處熱,冷熱物具有冷熱交錯的時空特性。
“他四舅那可是個冷熱物。别看平時咱家跟他不怎麼來往,可到了分家的時候呀,還得去請他。”你瞧瞧,不僅物有冷熱,人也有冷熱。冷熱物是一個泛指的事物。世态炎涼,人情冷暖,放眼世界,冷熱物皆有一席之地。
古代中國有“冷官”一職。“年長身多病,獨宜作冷官。”(張籍《早春閑遊》)此官職為清閉冷落之官,其雖有職位,但是并不重要,也并不忙碌。然而,有時卻呼來上朝,或登門向其詢問某事,還須用之一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冷官其實并非完全被冷落,有時、有些地方他尚有可用之熱度,算個“冷熱物”。
冷官,又稱冷卿。
“道館雖雲樂,冷卿當複溫。”(蘇轼《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
東坡遭貶斥而過上了被冷淡、遭冷眼的冷官生活。他心有不甘,期待冷而複溫的生活。冷久而溫暫,這就是冷卿的冷清日子。他是個“冷熱物”,一個待熱待火的冷官。
現代西方也有冷官,但是他其實并不冷。冷,僅僅是其名稱而已。他,就是“不管部長”、“無任所大使”。“不管”“無任所”是其名,而專門負責其他部長不管的某些特殊事務,則為其實。一句話,别的部長不管的,他全管。他是熱多冷少,忙多閑少,屬于冷熱物中的另類。
冷熱物具有冷熱雙重性。冷時街前無人問,熱時深山有遠親。這就是河南人口中的冷熱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