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澤平團隊
導讀
昆山連續17年雄居全國百強縣榜首,如何從“小六子”到“百強縣之冠”?這裡有怎樣的逆襲之路、奮鬥曆程和發展秘訣?
1984年前,由于長期停留在“小富即安”思想裡,未跟上蘇南模式發展步伐,昆山是典型的農業縣,在蘇州六個縣排名末位,被稱為“小六子”。
1984年,昆山開始奮起直追,抓住改革開放的時代機遇,靠着“艱苦創業、勇于創新、争先創優”的昆山之路,實現農轉工、内轉外的轉型和崛起。
2021年,昆山連續17年居百強縣榜首,外貿進出口總額破千億美元超越全國96.9%的地級市,人口總量居全國縣級市第一,是全國首個規上工業總産值破萬億、市場主體破百萬的縣級市,高企申報數、認定數、淨增數、累計數均居蘇州第一。
昆山發展奇迹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蟬聯榜首?我們的研究發現,昆山成功的關鍵是“有為政府 有效市場”的發展模式,橫向聯合戰略、以台引台策略使昆山能夠最大化發揮其緊鄰上海的區位優勢,将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農轉工、内轉外轉型;政府打造多個國家級、省級園區經濟引擎,促進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為主的産業集群的形成,實現産業由低轉高;政府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營商環境,使昆山形成“建設園區-引進國内外資本-優化營商環境-更多優質資本進入-産業集群”的良性循環,從而在全國百強縣排行中長年霸榜。
昆山的成功對其他城市有何啟示?1)深入貫徹落實區域一體化、城市群都市圈戰略,精準定位區域角色,利用區位優勢,實現協調發展、錯位競争。2)以園區平台為基礎,鼓勵市場創新,優化産業結構,促進産業集群。3)打造服務型政府,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核心,優化政策制定、落實機制,建立政府行為負面清單制度。
目錄
1 昆山:連續17年居百強縣之冠,科創、外貿、工業實力強勁
2 昆山如何蟬聯全國百強縣之首?
2.1 長三角城市群次級輻射中心,距上海市中心僅60km
2.2 實施橫向聯合發展戰略,東依上海、西托三線
2.3 堅持深化對外開放,以台引台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
2.4 以園區為平台集聚企業,形成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等為主的産業集群
2.5 建立“小政府、大服務”管理機制,重視營商政策連續性、實效性
3 啟示:借力城市群都市圈發展、以園區平台實現産業集群、優化營商環境
正文
1 昆山:連續17年居百強縣之冠,科創、外貿、工業實力強勁
2005-2021年連續17年居百強縣榜首,高企申報數、認定數、淨增數、累計數均居蘇州第一,外貿進出口總額破千億美元超越全國96.9%的地級市,人口總量居全國縣級市第一,是全國首個規上工業總産值破萬億、市場主體破百萬的縣級市。
1984年以前,由于昆山長期停留在“小富即安”的思想裡、錯過了蘇南模式發展的黃金時期,昆山是典型的農業縣、經濟發展處于蘇州六個縣末位,被稱為“小六子”。
1984年,昆山痛定思痛後開始奮起直追,靠着“艱苦創業、勇于創新、争先創優”的昆山之路實現農轉工、内轉外的轉型和崛起。
2005-2021年,昆山連續17年居百強縣榜首,科創、外貿、工業實力強勁。
從創新發展看,2021年昆山高新技術産業産值5115.2億元,占GDP比重49.9%;有效高企數2264家,占蘇州全市的20.3%,高企申報數、認定數、淨增數、累計數均居蘇州第一。
從外向經濟看,2021年昆山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千億至1066.1億美元,穩居全國縣級市第一,超越全國96.9%的地級市。
從人口潛力看,昆山人口總量以209.3萬人居全國縣級市第一,2010-2020年人口增量為蘇州第一。
人口素質全面提升,2020年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數為46.3萬人,較2010年增長近一倍。
從經濟增長看,2021年昆山GDP以4748.1億元居蘇州各區市第一,超過貴陽、呼和浩特、烏魯木齊等衆多省會城市;2021年昆山規上工業總産值10284.5億元,成為首個破萬億的縣級市。
從市場主體看,2021年3月昆山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00萬戶,成為全國首個市場主體破百萬的縣級市。
從民生發展看,2021年昆山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8萬元,穩居全國縣級市前三。
2 昆山如何蟬聯全國百強縣之首?
昆山如何實現末位逆襲并連續17年蟬聯全國百強縣榜首?我們的研究發現,昆山成功的關鍵是“有為政府 有效市場”的發展模式,橫向聯合戰略、以台引台策略使昆山能夠最大化發揮其緊鄰上海的區位優勢,将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農轉工、内轉外轉型;政府打造多個國家級、省級園區經濟引擎,推動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為主的産業集群的形成,實現産業由低轉高;政府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營商環境,使昆山形成“建設園區-引進國内外資本-優化營商環境-更多優質資本進入-産業集群”的良性循環,從而連年在全國百強縣排行中霸榜。
2.1 長三角城市群次級輻射中心,距上海市中心僅60km
昆山是長三角城市群次級輻射中心,昆山市中心與長三角核心區上海市中心距離僅60km,區位優于上海金山、臨港。
長三角城市群是中國經濟最有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城市群之一,我們根據當前長三角城市群都市圈發展情況,将長三角劃分為“一核三圈”,其中一核為上海,是長三角綜合服務中心;三圈為蘇錫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甯波都市圈,是長三角次級輻射中心,主要功能為承接核心城市産業轉移、向核心城市提供落地産品,同時調整産業結構、向低一級城市進行産業轉移。
昆山作為蘇州下轄縣級市,位于蘇錫常都市圈核心區域,是長三角城市群次級輻射中心。從地理位置看,昆山較其他城市更接近長三角核心區上海,區位優勢明顯,昆山市中心與上海市中心直線距離僅60km,而上海金山區、臨港區距市中心均超過70km。
昆山發達的交通網絡為其發展奠定重要基礎:5條高速公路 1條跨省地鐵 4個火車站,與最近的機場、港口距離僅55km、48km。
“要想富、先修路”,從交通網絡看,昆山公路、地鐵、鐵路、機場暢通,發達的交通網絡為昆山經濟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公路方面,昆山境内有5條高速公路:G2京滬高速、S48滬宜高速、S58滬常高速、S5常嘉高速、G15沈海高速,上海崧澤高架西延伸工程使昆山澱山湖與上海虹橋樞紐的車程縮短至15分鐘。
地鐵方面,昆山擁有中國第一條跨省地鐵線路11号線,可從昆山花橋直達上海嘉定,此外,昆山正在建設的S1、S3線将連通昆山市中心與上海。
鐵路方面,京滬鐵路、滬蘇通高鐵均在昆山設站,分别是一等客貨運輸綜合站昆山站、昆山南站、花橋站、陽澄湖站,昆山每日往返上海高鐵車次最高可達94列。
機場方面,昆山緊鄰蘇南碩放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三大機場,距離最近的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僅55km。
港口方面,昆山附近有太倉港、上海港、張家港港,距離最近的太倉港僅48km。
2.2 實施橫向聯合發展戰略,東依上海、西托三線
東依上海:昆山充分利用區位、生産要素價格優勢,緊跟蘇州“要發展、靠上海”的發展理念,借助上海的資金、技術、設備、人才、管理經驗發展經濟。昆山自80年代起就緊跟蘇州“要發展、靠上海”的發展理念。一方面,昆山憑借區位優勢、生産要素價格對上海構成較強吸引力。昆山作為長三角次級輻射中心,具有天然的地理位置、交通優勢,同時由于其土地、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土地等生産要素較為廉價。另一方面,昆山作為後起之秀,在資金、技術、設備、人才、管理經驗方面劣勢明顯。因此,昆山積極借助上海彌補自身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的不足,主動對接、融入上海,承接上海優質資源,如80年代舉辦上海家鄉人座談會、引進上海“星期天工程師”、與上海企業聯營辦工廠,90年代抓住浦東開發開放機遇引入人才資金,近年規劃、建設、打通與上海的交通網絡,2018年推出全國首例長三角地區與上海實現跨區域通用通兌的科技創新券等。通過東依上海戰略,昆山經濟借助上海力量得到迅速發展。
西托三線:昆山抓住三線軍工企業“軍轉民”的機遇,借助三線軍工企業技術、設備優勢,引進企業與業務骨幹,實現自身經濟增長。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提出三線軍事工業要從過去的軍用服務轉為軍民結合、保軍轉民,昆山抓住此次三線軍轉民的機遇,提出“西托三線”戰略,即利用三線軍工企業在技術、設備上的優勢,引進四川、貴州、陝西、江西等地的軍工企業和業務骨幹,如萬平實業、風華冰箱廠。西托三線戰略一方面解決了三線企業地理位置偏僻、銷路不暢的問題,另一方面推動了昆山經濟進一步增長。
2.3 堅持深化對外開放,以台引台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
緊抓浦東開發開放國家戰略機遇,利用台商台胞之間重人脈、口碑相傳、老帶新的傳統,昆山制定“以台引台”策略。近年累計批準台資企業占外資企業總數的比重穩定在60%左右,居全國第一;2021年1-8月,台資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産值占全市比重達53.4%。
昆山崛起的原因之一在于抓住了國家開發開放浦東新區的戰略機遇,疊加90年代台資企業從珠三角向長三角大規模擴張,昆山憑借絕佳的區位優勢、先進的服務理念、較大的政策優惠吸引首家台資企業順昌紡織在昆投資,開啟了昆山與台商台胞合作的序幕。
此後昆山利用台商台胞之間重人脈、口碑相傳、老帶新的特點,制定了“以台引台”招商策略,滬士電子、六合機械、富士康、統一食品等台資企業相繼落地昆山,昆山逐漸成為全國台資第一高地。2001年約50%的外資企業來自台灣,近年昆山累計批準台資企業數占外資企業總數的比重穩定在60%左右。
台資企業的引進推動了昆山經濟發展,2005年助力昆山首次成為全國百強縣之首。2021年1-8月,昆山台資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産值3433.2億元,占全市比重達53.4%。截至2022年1月,昆山累計批準台資項目5641個,投資總額678.1億美元,注冊資本達349.5億美元。
2.4 以園區為平台集聚企業,形成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等為主的産業集群
園區是昆山發展的重要基礎與平台,昆山通過4大國家級開發區、2個省級開發區、一批特色功能園區聚集高端企業、人才,2021年昆山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全國第五,對外貿易全國第二。
昆山的園區經濟發展以其自費建設經濟開發區為起點。1984年,國務院在14個沿海港口城市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由于昆山當時錯過蘇南模式發展、仍以傳統農業為主、工業基礎差,其未獲得國家投資和優惠政策加持。為擺脫經濟落後的局面,昆山自費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創縣級市自費建經開區先河,此後經開區升級為國家開發區。
除經開區外,昆山還擁有3個國家級開發區:昆山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昆山綜合保稅區;2個省級開發區:昆山旅遊度假區和江蘇省昆山花橋經濟開發區。其中,昆山經開區在2021年商務部的全國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排名位居第5,對外貿易居全國第2。
2008年前,昆山園區以低成本、優惠政策吸引國際代工産業加入;2008年後,受經濟危機、成本上漲影響,園區産業由低端向高端轉型,目前形成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等為主的産業集群。
昆山經開區2000年前主要以低端制造業為主,如紡織業、食品加工業。
2000-2007年,随着一批筆記本電腦代工巨頭入駐,經開區形成以IT制造為主、涵蓋1000多家筆記本上下遊配套廠商的産業鍊。
2009年至今,随着代工企業搬離以及友達、龍騰、國顯等龍頭項目投産,經開區産業結構由低轉高,形成以光電半導體、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高端食品為主的産業集群。
昆山高新區在成立初期就以中高端産業為主,并形成了“1工業技術研究院 3産業園 N創新服務平台”的創新體系,其産業升級轉型主要靠實施創新鍊、産業鍊雙鍊融合,如率先布局可再生能源、小核酸及生物醫藥、機器人等産業,不斷圍繞産業建鍊、延鍊、補鍊、強鍊,目前高新區主要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為主。
花橋經濟開發區憑借其位于蘇滬交界處、東依上海國際汽車城的區位優勢,重點引進制造企業區域總部、大公司後台處理中心、跨國公司業務外包,從而發展成以服務外包、現代物流産業為主的園區。
2.5 建立“小政府、大服務”管理機制,重視營商政策連續性、實效性
昆山率先提出“親商安商富商”服務理念,建立“小政府大服務”管理機制,多次推出全國首創政策、打造“昆如意”服務品牌、删繁就簡實現審核提速,連續三年居賽迪營商環境百強縣榜首。
營商理念方面,昆山率先提出“親商安商富商”的服務理念,基于營商服務理念建立了“小政府、大服務”的高效行政管理體制。
制度創新方面,昆山多次推出全國首創措施,如引進外資時昆山率先提出并成立全國縣級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在江蘇省率先試點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原則籌集資金;運用區塊鍊技術建立靈活用工大數據協同監管平台。
營商政策方面,昆山重政策連續性、實效性。政策連續性強且穩定,昆山連續三年發布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新政,政府服務不斷升級叠代;在全國率先打造“昆如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以此持續優化已出台的營商環境各項政策措施。政策實效性強,持續推進審批删繁就簡,使得投資項目審批總時長分别比蘇州、省、國家提速25%、40%、50%;對10個行業推出“一業一證”改革,将多張許可證整合成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并探索“免申即享”新模式。
3 啟示:借力城市群都市圈發展、以園區平台實現産業集群、優化營商環境
深入貫徹落實區域一體化、城市群都市圈戰略,精準定位區域角色,利用區位優勢,實現協調發展、錯位競争。順應城市群化都市圈化大趨勢,借助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對周邊城市的資源外溢和輻射效應實現經濟的借力發展。完善交通、通信及公共服務等基建網絡,營造更具吸引力的資源外溢環境,從而加快自身與中心城市生産要素自由流動,提升對外開放基礎。
以園區平台為基礎,鼓勵市場創新,優化産業結構,促進産業集群。借鑒昆山通過園區經濟實現産業集群與産業轉型的經驗,一方面,抓住自身優勢産業,将園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承載平台,通過園區集聚優質企業和人才、形成優勢産業集群。另一方面,鼓勵市場創新,優化産業結構。政策應給予企業合理的激勵機制與試錯空間,鼓勵園區改造傳統産業項目、培育新興産業,推動園區産業結構優化。
打造服務型政府,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核心,優化政策制定、落實機制,建立政府行為負面清單制度。優良的營商環境是昆山成功的關鍵。一方面,優化政策制定機制。研究和出台招營商政策環節,應組織各部門、企業、專家論證,發揮行業商會和協會作用,廣泛征求企業意見。政策落實方面,全面梳理招營商政策,搭建統一政策平台,定期召開招營商政策宣講會。另一方面,建立政府行為負面清單制度,打造服務型政府。嚴格監管各部門履行負面清單制度,确保政府不插手、不幹預企業正常經營,為企業提供高效政府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