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點書總歸是好,最近迷上了心理學,看了不少課外資料,給大家分享經典的3個心理學現象:
1.貝勃定律
貝勃定律的含義是:當一個人經曆過強烈的刺激後,再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比如,一個網課一開始定價3000元,之後每個禮拜漲價5元,一開始你沒什麼感覺,2年後,價格就到3521元,你就會嫌太貴,一時間無法接受。
因為在我們的認知裡,一個網課的價格原本僅僅3000元,哪怕漲幾塊錢,也僅僅是九牛一毛。可兩年後,網課便漲了521元,對于3000元的原價來說,就會顯得非常昂貴。
同樣的,貝勃定律也适用于家庭,愛情中。像那些二三十年的老夫老妻,早已失去了愛情的保質期,還有談了幾年的年輕情侶,日複一日,人就麻木了。
難道愛情生活就隻能平淡倦怠嗎?該怎樣克服呢?給大家提供兩個小方法:
第一、更換刺激點
克服厭倦感就是要帶來新鮮感,可以兩個人更換不同的場地,做不同的事。比如兩個人天天宅在家裡,可以一起去公園散散步,聊聊天啊。每次吃飯都是在家裡做飯,可以兩個人去野外吃自制燒烤啊等等。生活總要來點調味劑,不然太無聊了。
第二、把握距離感
俗話說“得到的越多,感受到的幸福就越少”。
不要一下子付出你的所有熱情。想想看,當你的精力達到極限後,你可能會無法投入更多,而這時候,你的親人,朋友,戀人還在期待你的新花樣。這樣你就很可能成為抱怨的對象。
所以,深深的話淺淺地說,長長的路慢慢地走。讓人慢慢體會到你的浪漫熱情才會越來越幸福。
2.墨菲定律走路過程中,鞋帶松了,旁邊的人提醒你,你不以為然,結果下車過程中,鞋帶被門縫夾斷了一截。
快上班了,走到半途天空烏雲密布,你祈禱着不要下雨,結果還是下雨了,你不得不回到宿舍拿傘,因此遲到。
上述都是本人的親身經曆。墨菲定律意思就是:凡事隻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
有人常常抱怨道:“自己怎麼這麼倒黴,然後到處跟身邊的人講。”而有人卻認為這是上天給我的禮物,我要好好收好。
其實,與其相信墨菲定律,不如記住一個更廣泛的法則——吸引力法則。
這個法則不像墨菲定律隻說,壞的事情一定會發生,它也會告訴你,如果你一直思考正向積極且是你想實現的夢想,那麼好事也一定發生。
就比如身邊的一個例子,疫情隔離期間,每次中午吃飯都有人吃了一點就扔掉了,因為飯菜太難吃了。而有些人想着不吃的話又要餓肚子,何必苦了自己,于是一下子就吃完了。
所以,與其說墨菲定律時時奏效,不如說,是因為你腦海裡,太堅信墨菲定律了。
3.逆反心理小時候,由于父母說了句傷人的話,于是開始絕食,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誰也不見。離家出走,父母找回來後,又是以教訓人的姿态,努力勸導,結果毫無作用。
父母跳出來的時候,就是關心、擔心我們,但是加上其中命令式的語氣以及父母常說的:“我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這種話的疊加,便導緻我們大多數年輕人都産生逆反心理。
百度上有個人對于逆反心理的理解是這樣說:“容易産生逆反心理的人一般都比較聰明,有一定的主見,當他的意見或建議得不到肯定且被誤解為好耍小聰明時,往往會産生一種抵觸情緒,時間一長,就會形成逆反心理,你說什麼我都不會再聽,因為你說的不對,你還不如我。”
其實,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會按照他的經驗來告訴你這件事的對錯,我們可以綜合多方面進行考量,不要二話不說就執行決定,至少闡明理由,多點使用:“我覺得如何如何更好”、“很謝謝提供的參考,我将适當考慮你提出的問題,而我個人意願不一定會一成不變。”那樣溝通就順利多了。
總的來說,多認識一些心理現象是為了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世界那麼大,我想出去看看,體驗一種不一樣的喜悅。
大家好!我是文筆書生小王,喜歡分享讀書、寫作、個人成長幹貨,望大家點贊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