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前面我們說了“左”字(詳見《有趣的漢字之“左”63》),“左”就是我們左手的樣子,所以“右”在甲骨文中也是右手的樣子。
右——甲骨文
其實這個字嚴格意義上來講,并不是我們今天的“右”,而是“又”。“又”是“右”的本字,表示右手,但這個本義很早就不用了,所以我們今天很難把“又”和“手”聯系在一起。而了解了字源,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取”等和手有關的字是“又”部了。
到了西周時期,分化出了表示方位的“右”,即在“又”字下方加了一個“口”。
又——金文
關于這個“口”有很多種解釋,一種認為這是“口舌”的“口”,人們用右手拿着食物往嘴裡送;另一種認為這不是那個“口”,而此觀點又有分化,有人認為這表示手裡拿着器物去勞動,也有人認為這是和“左”相區别。
關于底下加的是什麼,在“左”字時也有類似的争論,分别加過“言”、“口”、“工”,對于其含義也沒有定論。
右——說文小篆
《說文》的小篆沿襲了金文的寫法,解釋為“手口相助也”,我也沒太明白為什麼“手”和“口”會出現“助”的意思,有可能是因為“佑”字,他後面還有一句,“今俗别做佑”,而“佑”是有相助之意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