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什麼時候插手韓國的?綜合編譯 賈曉靜9月14日,韓國隐私監管機構對谷歌和Meta處以總計1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币5.05億元)的罰款,原因是這兩家公司未經許可跟蹤消費者的在線行為,并将數據用于定向廣告韓媒稱,這是韓國政府根據隐私保護法開出的最大罰單,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美國什麼時候插手韓國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綜合編譯 賈曉靜
9月14日,韓國隐私監管機構對谷歌和Meta處以總計1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币5.05億元)的罰款,原因是這兩家公司未經許可跟蹤消費者的在線行為,并将數據用于定向廣告。韓媒稱,這是韓國政府根據隐私保護法開出的最大罰單。
“運營臉書和Instagram的Meta及谷歌在未明确告知用戶并征得同意的情況下,收集了他們使用其他平台或網站服務時的在線活動信息。”韓國個人信息保護委員會稱,兩家公司的做法導緻“用戶行為數據非法暴露”。
兩家公司對此均予以否認。Meta稱其在韓國的運營符合當地法規,不排除就推翻該決定“尋求法律裁決”。
據美聯社報道,處罰決定是在一次集體會議上作出的。“官員們一緻認為,兩家公司的商業行為導緻了嚴重的隐私侵犯。”韓國個人信息保護委員會要求兩家公司提供一個“簡單、清楚的程序”,以便用戶自行選擇是否分享信息。
谷歌和Meta在韓國處于壟斷性地位。韓聯社稱,82%的韓國人使用過谷歌,超過98%的韓國人使用過Meta。兩家公司的侵犯隐私行為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
紛紛擾擾的用戶隐私之争背後,隐藏着美韓兩國不斷加深的貿易矛盾。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韓國通信監管機構正在調查谷歌和蘋果公司可能違反該國應用内支付規則等不當行為。有分析認為,韓國政府對美企揮出重拳,實質上是在懲罰美國“背叛了韓美同盟”。
9月12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行政命令《國家生物技術與生物制造倡議》,要求有關行業以美國為中心構建供應鍊,引發韓國各界不滿。
“它将确保我們能在美國制造我們發明的所有東西,将在美國創造就業機會,建立更強大的供應鍊,并為美國家庭提供更低的價格。”拜登說。韓國輿論普遍認為,作為全球最大的生物醫藥市場,美國此時推進優先本國開發和生産的政策,意在排除在該領域占據優勢地位的韓國企業,迫使其為美國企業發展讓路。
“繼出台《通脹削減法案》等保護美國産業和工作崗位、歧視外國企業的法律後,美國在生命科學領域也開始加強霸權。”韓國《韓民族日報》的評論稱。
在前所未有的通脹壓力下,拜登政府近期頻頻出招,力主“美國優先”。8月以來,拜登簽署了《芯片和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等法案,為“美國制造”落地提供政策支持。這一系列法案讓一直以盟友自居的韓國感受到深深的背叛——拜登口中的“美國優先”正在以犧牲韓國的利益為代價。
拿《通脹削減法案》來說,根據該法案,消費者購買北美産電動車可以獲得最多7500美元補貼,将韓國支柱産業汽車制造業排除在外,韓國企業界因此感到屈辱。韓媒稱,該法案充滿了對外國産品的歧視,是赤裸裸的“經濟民族主義”。
5月21日,在韓美首腦會談後的正式晚宴上,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韓美同盟将發展成為尖端技術同盟和全球全面戰略同盟”,拜登也表示兩國“攜手同行”。兩個月後,《通脹削減法案》落地,其中對韓企的“歧視性措施”讓韓國感到憤怒與失望。
“這一政策體現出拜登政府的矛盾因素:在強調‘經濟安全同盟’的同時,加強美國産業力量的保護主義政策。”《韓民族日報》寫道。
早在今年3月發布的國情咨文中,拜登就多次強調了“購買美國産品”的重要性,宣稱将在基礎設施、電動汽車和半導體領域重點支持“美國制造”。“為了支持美國重建,我們購買美國制造。為了給美國人提供工作崗位,我們購買美國制造。”他的發言頗有幾分前總統特朗普的風範,這或許預示了美國貿易政策的改變。
《韓民族日報》指出,拜登簽署的一系列法案讓“韓國的支柱産業和下一代産業發展遭遇挫折”,在強化美國競争力的同時,歧視并疏遠了韓、日、歐盟等盟友。該報認為,對美國“将負擔分給盟友,卻想獨占利益的企圖”,韓國有必要與歐洲國家、日本等合作,明确、持續地提出質疑。“美國加強保護主義,将對二戰後美國主導的自由貿易秩序造成打擊,從長遠來看,會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負擔。”
韓國《韓國時報》批評稱,拜登的單邊貿易政策侵犯了自由貿易的價值,違背了安全同盟的精神。“美國以自我為中心的政策會嚴重破壞韓美同盟……美國應停止‘美國優先’,基于互相尊重的政策,促進自由貿易和共同繁榮。”
然而,韓媒對美國政府“懸崖勒馬”不抱太大希望。《韓民族日報》稱,拜登正集中精力響應白人勞動者群體的呼籲,很難改弦更張。“他在《芯片和科學法案》簽字儀式上反複強調‘工作崗位’,并表示‘為了降低民衆的日常開銷,應該在美國制造半導體芯片,創造工作崗位’。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美國優先主義’實質上已延續到拜登政府。”
美國“鷹派”貿易代表戴琪的一番言論似乎證實了這種猜想。她在發表于《金融時報》的專欄文章中坦言:“10年前,在美國政治中,保護主義是令人難以啟齒的,但今時不同于往日……”這或許揭示了為什麼韓國的不滿持續延燒,美國政府卻置若罔聞。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