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定谔的貓
生活處處是教育,陪伴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缺少不了父母的遠見和智慧。
特别是男孩,天生的“難管束者”,如何在恰當的時機給他最好的愛和教育,是每一個男孩家庭的課題!
當兩個兒子的媽這麼多年,教育上踩過不少坑,深深覺得,想培養出一個優秀的男孩,一定要注意以下這些問題:
三不要
1、不要嬌慣男孩
朋友圈流傳這樣一張截圖:
一名二年級的男孩,在家從來不做家務,媽媽聯系老師,請求不要安排他搞衛生。
這究竟是愛,還是害,不言而喻。
許多男孩家庭的父母,總覺得“做家務是女孩的事”,習慣包辦,什麼事都不讓兒子碰。
結果呢,孩子幼兒園不會穿衣服,小學不會剝雞蛋,中學不會系鞋帶,大學不會疊被單……
甚至走進社會,也要别人讓着他,拒絕一切讓自己覺得辛苦勞累的工作。
這麼做,不會讓他變得更好,反倒害他因不适應社會環境而被更多人排斥。
像那個狀告父母的29歲“啃老族”小匡,從小嬌生慣養,事事被包辦。
長大後,他無心工作,便要求父母繼續撫養他到老,如果不同意,他就把父母告上法院。
這樣的鬧劇,背後折射出父母對孩子的溺愛。
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
“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以為養兒防老,一味護着兒子、不停滿足他。
不料助長了他的自私、懶惰和不思進取,毀了他的後半生。
溺愛,根本不是愛;被溺愛的男孩,隻會成為長不大的巨嬰。
2、不要拿男孩和别人比較
13歲的文文個性怯懦,一點都沒有男孩子該有的氣概,集體活動時,總喜歡躲起來。
被老師點到名,他緊張到說不出話。
直到見了文文媽媽,才知道問題出在媽媽的教育上。
媽媽很強勢,對文文期待又高。
每次文文表現不好,總喜歡說“你看看别人”,希望激一激文文能改變一下自己。
越是這麼比較,文文越沒自信,更不敢在人前表達想法,遇事喜歡逃避。
心理學表明,男孩比女孩更在意外界的評價,内心更好強。
一旦外界對他是“你不如别人”的評價,他受到的打擊更大,更無法估量。
就算是父母不經意的比較,敏感的男孩很容易内化到自己的自我認同上。
之前孫俪就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兒子等等的一個異常表現。
當時等等很長一段時間不開心,大家不明就裡。直到遇見專業老師,才恍然大悟:
原來,孩子在意“比較”,很難聽出父母背後的愛和用心,想到的隻是“我不好”“我不值得”。
很多時候,父母不是故意要挖苦男孩,或打擊他的信心。
隻是拿他和别人比,他會有一種深深的被否定感,比多了,他就很難樹立起自信,更難在别人面前擡起頭來。
3、不要小看忽視的殺傷力
在網上看到一個4歲的男孩。
因爸爸和奶奶團團圍着哄哭鬧的妹妹,臉上露出委屈的神情。
一個小小的忽視,給他造成莫大的刺激,氣得他小手一甩,把頭埋進手臂裡。
相信那一刻,他最渴望的事,就是大家能轉過頭來看看他,想哄妹妹那樣安慰他的心情。
不是說他多想去争寵,這隻是他最真實的反應。
别看男孩子平時大大咧咧,粗線條,實際上,他很容易被忽視後産生不平衡的心理。
嚴重的話,會影響他的性格,出現更多情緒上的問題。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學霸淩霄一直都是媽媽眼裡的隐形人。
當着他的面,和丈夫争吵、打架,還不停罵他是殺害妹妹的兇手。
從不考慮他經曆這一切,聽到這些話會怎麼想。
果不其然,習慣性被媽媽忽視的淩霄,後來得了抑郁症,很難從負面情緒中擺脫出來。
心理學家哈洛曾說:“從小缺乏情感回應的孩子,成年後極容易出現巨大的心理障礙。”
漠視男孩的需求,總是“看不見”他,這樣的危害,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三要
1、要磨砺他的韌性
河南一位10歲男孩,去年疫情在爸爸的影響下接觸了跑步。
随後,在父母的鼓勵和陪伴下,每天都堅持跑步,風雨無阻。
甚至有時候還會拖着輪胎跑好幾公裡,不喊累不喊苦,揮灑汗水時也在享受樂趣。
而他的成績絲毫不受影響,就連中考體育也達标得了滿分。
看到他渾身散發出的滿滿幹勁,不難預測到他可期的未來。
此前,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安傑拉•達克沃思在演講中就說:
一個孩子未來能否成功,堅毅的品質起了重要性的作用。
身邊一位從事二十多年初中教學的班主任,常常分享說,現在的孩子,尤其是男孩,表面上看是高大又威猛。
但一遇到事就慫了,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一點點小問題就放棄,或是一蹶不振。
隻有那些父母經常陪伴,敢放手逼一把的孩子,在問題來臨時,才最有擔當,最值得信任。
浙江一個爸爸,得知兒子想買球衣,考慮到兒子總是喜歡買這買那,便心生一計:
建議兒子上街撿瓶子,換錢買球衣。
這對兒子而言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但出于對球衣的渴求,兒子答應了,也利用課餘時間撿了兩三天。
雖然某天夜裡,兒子撿瓶子時偶遇了班上的女同學心生尴尬,但爸爸始終覺得:
能讓兒子知道賺錢不易,知道靠自己賺錢買東西意義不一樣。
看完這則新聞,默默為爸爸的引導點一個大大的贊。
的确,想要男孩成為真正的男子漢,父母要學會相信他。
讓他挑戰極限,給他多一些鍛煉的機會,磨砺意志力,終究在競技場披荊斬棘,突破困境。
2、要尊重并給他說話的機會
一直都很佩服育兒專家李躍兒教育“熊孩子”池亦洋的做法。
當所有孩子和家長紛紛向她投訴池亦洋暴力、不講理、不守規矩的時候,她看到的是池亦洋行為背後的領袖氣質。
即便大家隻看到孩子的問題,可她卻選擇尊重池亦洋,并給他表達的機會。
很快地,在老師那裡收獲到認同感、自信心的池亦洋,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個性優勢,“統領”大家升國旗,打比賽。
美國作家愛默生·艾格裡奇說過:
“如果你隻能給兒子一樣東西,那就給他尊重。”
也許他調皮搗蛋,做事總不按常理,讓父母感到頭疼。
但尊重他,給他足夠的發聲主動權,是改變他、成就他最關鍵的一步。
3、要給予他足夠的耐心
聽過不少男孩家庭的父母吐槽:“我家的兒子做什麼都慢,脾氣還很大,說不得,罵不了。”
其實,這跟男孩的思維和行動方式有關。
他的思維直線條,處理信息的速度也比較慢,做事容易手比嘴巴還要快,自控力也不強。
既然男孩沒耐性,父母就要給他更多耐心,一點點引導,慢慢塑造他。
就像這位外國媽媽一樣,當兒子坐在駕駛位、随手往車窗外扔垃圾、吓唬小動物、在商場裡亂跑亂跳時,她耐着性子,認認真真地告訴兒子:“不可以”。
整個過程,沒有一句大聲的叫罵,也沒有任何粗暴的動作。
男孩在媽媽和善堅定的引導下,意識到問題所在,并主動認錯,積極改正自己的行為。
很多時候,男孩的任性、叛逆、拖拉磨蹭,不是他難以管教,可能是他缺乏自控力。
這時,最有力量的管教,是溫和堅定地引導他,耐心等着他慢慢成長。
澳大利亞著名家庭問題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說:
“男孩子成長為堅毅、有責任心的男人,需要堅強、友愛的領路;
父母要為男孩揚起生命的風帆,開始自己精彩的人生航程。”
家有男孩,不要忽略男孩獨特的天性和成長軌迹。
總要按着正确的方式,做到這“三要三不要”,接納他,引導他,愛他到底。
隻有養育他的“土壤”有足夠的營養,給他足夠的陽光和雨露,他定能從容淡定,綻放出最美的光芒。
—— End ——
作者:薛定谔的貓,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永葆童心的青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