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資本密集型行業有哪些

資本密集型行業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9:46:52

資本密集型行業有哪些?關注智慧股市101,看股海浮沉二、勞動密集型産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資本密集型行業有哪些?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資本密集型行業有哪些(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産業)1

資本密集型行業有哪些

關注智慧股市101,看股海浮沉。

二、勞動密集型産業:

(一)勞動密集型産業的定義:

勞動密集型産業是指進行生産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勞動力,而對技術和設備的依賴程度低的産業。其衡量的标準是在生産成本中,工資與設備折舊和研究開發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較大。

   勞動密集型産業是一個相對範疇,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上有不同的标準。一般來說,目前勞動密集型産業主要指農業、林業及紡織、服裝、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業。随着技術進步和新工藝設備的應用,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産業的技術、資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從勞動密集型産業中分化出去。

(二)勞動密集型産業的基本特點:

從我國情況看,勞動密集型産業有以下三個特點:

1、不可替代性:

在當前技術水平下,相當部分勞動仍然無法被技術取代,即使能取代,對于資本短缺而勞動成本相對低廉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使用技術的成本往往高于使用勞動的成本。特别是為了滿足市場上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或者對精湛手工藝品的追求,必須保留或采用人工作業。

2、發展階段性:

勞動密集型産業伴随着經濟發展的全過程,逐步由占主導地位階段向占非主導地位階段過渡。我國的工業化還處于從初期向中期的過渡階段,勞動力呈典型的“無限供給”的特征,勞動密集型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和潛能尚未完全釋放出來,我國以勞動密集型産業為主導的工業化階段還要持續較長的時期。

3、存在廣泛性:

勞動密集型産業涉及一、二、三産業和多種所有制,覆蓋城鄉兩大地域。即使是高新技術産業中的一些工序,如光學、精密零件的研磨、抛光等,仍然需要人工來完成。

(三)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的戰略意義:

1、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是我國國情的客觀要求,是我國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

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多,且素質較低,而資金、技術等要素相對稀缺,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凡是人口衆多、土地和資本稀缺的國家和地區,其産業結構都要經曆由資源和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演進的過程。我們要立足于“勞動力成本低”這一基本國情和比較優勢,來吸收資本、引進技術、換取其他資源。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才能夠為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找到出路。

2、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是促進農村就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農村剩餘勞動力對社會不僅不能産生效益,相反卻參與社會收益的分配,這是造成農業勞動生産率低、農民收入難以增加的根本原因。勞動密集型企業能夠吸納更多的勞動力。據測算,每一單位固定資本所吸納的勞動力數量,勞動密集型的輕紡部門是資本密集型的重工業部門的2.5倍,勞動密集型小企業是資本技術密集型大企業的10倍以上。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對解決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拉動農村有效需求,将會發揮重要作用。

3、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是擴大出口、增加創彙的重要舉措。

我國一個重要的比較優勢在于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密集型産品在國際市場上仍然具有優勢。勞動密集型産品、産業仍是我國農業擴大出口、增加創彙的重要途徑。

4、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是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關鍵。

發展小城鎮,關鍵在于培育小城鎮經濟。實踐證明,鄉鎮企業是小城鎮建設的重要經濟支柱。 農村工業化立足于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如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等,已為建設小城鎮打下了經濟基礎。

(四)勞動密集型産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第三産業發展很不充分,與發達國家差距最大。

從三大産業的就業結構看,目前我國第三産業就業所占比重較低,我國僅為28.6%,而歐美日澳8國平均為69.55%,差距非常明顯。

2、重化工業發展階段使勞動密集型産業投資市場相對萎縮。

我國經濟已步入新一輪經濟上升階段,産業增長的“重化工業化”趨勢明顯。近年來,汽車、鋼鐵、建材等重化工業增速明顯加快,比重顯著上升。資本密集型産業的增長形勢明顯好于勞動密集型産業。

3、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

調查顯示,中小企業因無法落實擔保或抵押而被拒貸的高達56%。由于正常融資渠道收縮,造成非正常融資迅速膨脹,進一步加大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融資難進一步加劇。

4、激勵性政策不足,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

從政策環境看,目前國家為鼓勵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對現有和新辦特定企業與個體經營戶在工商登記和稅收減免方面,出台了一些扶持性政策。但這些政策的扶持對象僅限于國有企業下崗人員,企業類型也主要限于一些傳統的服務型企業,對大多數企業多用人工并沒有太強的激勵作用。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需要的技術支持、員工培訓、信息咨詢等社會化的服務體系尚很欠缺。

5、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将遭遇更大的阻力。

國際上除了設置技術(綠色)壁壘、實施反傾銷手段來限制我國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外,SA8000标準已被國際社會所廣泛接受。這一标準是全球第一個可用于第三方認證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标準,它規定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必須主動承擔對環境、社會和利益相關者的責任,其内容包括環境保護、公益事業、健康安全等。盡管該标準的宗旨不錯,但它卻極易成為限制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的工具。據悉,我國出口到歐美國家的服裝、玩具、鞋類等産品,均受到SA8000的約束。

(五)我國勞動密集型産業的應對措施:

1、工業化實質上是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産業轉移的過程,而非農産業既包括工業也包括服務 業,世界上的工業化國家大部分就業已轉向服務業。中國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服務業, 除了傳統的商貿、餐飲、修理業外,還要特别重視發展現代物流配送、連鎖超市等新型 業态以及社區服務、家政服務業;既要繼續發展為生活服務的第三産業,也要大力發展 為生産服務的第三産業,如金融、保險、法律等各類中介服務。第三産業的發展要通過 加快城鎮化來解決需求方面的制約,同時也要打破行業壟斷,建立有利于第三産業發展 的政策和制度環境。

2、勞動密集與先進技術有機結合,是中國勞動密集型産業發展的最佳模式;大力發展技術 含量高的勞動密集型産業以及高新技術産業中的勞動密集型生産環節是發展方向。為 此, 要大力發展圍繞高科技産業終端環節或外部配套的勞動密集型組裝加工業,如IT業 和新興家電業。此外,還要鼓勵發展為滿足個性化和多樣化的市場需求而需采用人工作 業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如個性化服裝和用品,以及采用電腦設計的陶藝、雕刻、刺繡等 工藝品的生産。

3、中國已出台了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的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對于國内勞動密集型企業, 在确立其法律地位、維護其合法權益的基礎上,政府應在稅收、審批和管理制度上進一 步放寬限制,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寬松的外部環境。同時,可借鑒發達國家 經驗,運用就業獎勵、勞動成本補貼、減免稅等政策工具,對創造就業多的勞動密集型 企業提供鼓勵。例如,可對增加就業超過一定規模的企業主,在地方可減免的權限内提 供稅收優惠。

每日股文,明天見!

上一篇:資本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産業(一)——公司分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