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閑閑的午後,人懶在家中,突發興緻想喝桂花烏龍。懂茶的老友曾告訴我“其實,做一泡桂花烏龍沒什麼技術含量的,隻要有花、有茶,能烘幹,就能搞定。”原來隻要有氣味協調、不奪桂花香又甘甜怡人的烏龍茶茶坯,加上不帶雨水的新鮮丹桂,輔以簡單的幹燥裝置,就能自己制作一杯花氣襲人的桂花烏龍茶啊。
文 | 曉星
丹桂飄香:花茶的“友好伴侶”
用桂花熏香的很多,最為著名的是桂花龍井。桂花龍井采用杭州一帶幹燥的桂花熏制,将桂花幹和龍井茶拌和在一起,使之共處一段時間後,再放入石灰缸子裡“收灰”,讓石灰吸收茶、花交融時産生的多餘水分,避免茶葉産生劣變,出現令人不爽的雜味。
桂花與茉莉不同,桂花屬于體質型香花,芳香物質存在于花瓣之間,開花時香氣濃郁,烘幹後依然有香,隻是香氣和新鮮時略有不同罷了。不像茉莉花這種氣質型香花,隻在開花的當下吐香,花開過了香氣便弱了許多。所以,同樣采取窨制的工藝制作花茶,桂花的技術要求會比茉莉花友善許多。
嚴格來說,桂花龍井這類以花幹制作的茶屬于“拌花茶”,隻要控制花幹和茶葉的含水量在合理的範圍裡,讓茶緩緩吸收花香,就能做出一泡品質不錯的桂花龍井茶。
而以新鮮桂花窨制的桂花烏龍,茶葉會經曆吸收水分—烘幹—再吸收水分—再烘幹的過程,茶葉吸收鮮花水分的同時,也吸進花香,把香吃進骨子裡,做出來的花茶風格和拌和而成的桂花龍井截然不同。
丹桂、四季桂,傻傻分不清楚?
制作桂花烏龍,最好的桂花品種是福建浦城的丹桂。比起花色乳白的四季桂,丹桂不算是常見的品種,香氣也不如四季桂高揚。我們熟悉的桂花香,大多是四季桂的香氣,比較低沉、細膩,有點欲拒還迎的感覺。
福建浦城的丹桂。
丹桂鮮花的香氣聞起來有點像蠟筆,也有點類似成熟果子的甜香,和四季桂放一起,丹桂的香簡直形同路人。然而,四季桂的香氣固然怡人,用來窨茶卻容易讓茶出現澀感,反而拉低了好茶的質感。反觀丹桂的香氣雖略遜一籌,卻能與茶和平相處,為茶增添幾分既含蓄又迷人的桂花香和些許甜度——至少試制的實驗結果是這樣的。
清晨,從挂着露水的桂樹下打花
丹桂花是打下來的。
清晨,桂花樹上還帶着露水,一組組人馬抄着家夥進入桂花園,準備打花。打花的陣仗有點像戚繼光的鴛鴦陣,長兵器、短兵器都有——兩人各使一支長約三、四米的竹竿,從下往上不斷擊打桂花樹,霎時間花落滿地,花落如雨。另外兩、三人在樹下拉開地布收拾花朵,在桂花園中進行第一次篩花,汰除一并打落的枝葉。
點擊視頻,觀看三聯生活·桂花烏龍茶的制作故事。
打花?太殘忍了吧!莊園主人葉先生說,桂花是“小姐的命、丫鬟的身”。花季來臨之前要好聲好氣地伺候着,盼着她長好、長大,才能開出滿樹嬌滴滴的桂花。但是,當她開滿花時又必須狠狠地打,一方面是把花打落,可以用來做桂花膏、桂花茶;另一方面則是打落殘枝病條和蟲害,讓她得以持續健康生長。原來,“打花”非但不粗暴,還是幫桂花樹“續命”的法門之一。
雨夜花雖美,卻不能用來做茶
拿來窨花的茶,香氣必須清純不雜,也不能過度焙火,以免影響到吸香的效果。茶葉其實是一種“疏松多孔性物質”,在幹燥的狀态下有大量毛細管存在,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焙火太過、甚至傷火的茶,吸香效果銳減,即使吸進了花香,表現出來的也是一種很怪異、雜着火氣的花香,難以令人愉悅。
茶花交融,均勻拌和茶葉和新鮮桂花,促使茶葉吸收桂花香。茶葉吸香的過程是顯然可見的——初拌和時,星星點點的朱紅丹桂漫布于墨綠色的茶葉當中,紅、綠兩色互補、相映,仿如晴朗夜空中的繁星點點,十分好看。而一個小時後,丹桂開始萎縮、變色,原本鮮紅的色澤漸漸黯淡,茶葉則泛濕、軟化,開始帶有些淡淡的桂花香。
丹桂的花期每年僅有三日,一般在農曆九月中下旬、氣溫驟降時才開花。然而,當浦城氣溫驟降、丹桂盛開之際,也是浦城風雨飄搖之時。雨夜花雖美,卻不能用來做茶。雨天的桂花水汽太重,香氣不澄澈,拿來窨茶隻會帶給茶葉水悶氣,花香卻未見得能提升多少。
丹桂雙熏,茶花交融
幸好,今年我們請來國營沙縣茶廠的老廠長劉昌華先生操刀,提早一日到浦城看花、打花,在劉廠長的經驗指導下,一次将窨茶所需的桂花備足,巧妙地避開第二日以後的雨水花。不知道為什麼,今年做桂花茶的人比往年多,浦城的丹桂變得十分緊俏。但提早一日到場打花的人卻沒多少,反而是隔日到場收花做茶的居多——雨夜花。
丹桂雙熏,從第一次窨花到最終烘幹,隻用了短短的48小時,工序十分簡單。茶葉窨制完成後,再經過一次低溫烘焙,剔除窨制過程中留下的雜味,一泡美美的桂花烏龍就完成啦!
做一泡桂花烏龍竟如此簡單,隻要有氣味協調、不奪桂花香又甘甜怡人的烏龍茶茶坯,加上不帶雨水的新鮮丹桂,輔以簡單的幹燥裝置就能完成。不妨試試?
2016年,《三聯生活周刊》内部孵化了一個小項目:三聯愛茶。在現代茶文化與新生活理念相結合當下,我們将以健康好茶為标準為讀者提供好喝的中國味道。
12.12 生活市集大促開始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