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知乎上問過一個問題——“聲音能帶給你什麼?”
有的人回答的是大自然中各種聲音,比如鳥的叫聲,流水聲,蟲鳴,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身處其中會讓你感到放松愉悅,身邊的各種聲音也是如此,有聲音,生活才更加有滋有味兒;
但是更多的人回答說是音樂的聲音,音樂為人類洗禮靈魂,歡快的音樂讓人心情愉悅,傷感緩慢的音樂讓人情緒低落。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音樂風格和種類,并沒有高雅貴賤之說,它可以是音樂殿堂中的交響樂,也可以是在公園一偶中老爺爺拉的二胡。
然而,在古代,雖有捧角兒之說,但在大多數眼裡唱曲兒的仍是“戲子”,地位可能還不如青樓裡的小姐,都是王孫貴族們用來尋歡作樂助興的行當,哪裡能有現在這種,各種流量小鮮肉被粉絲捧在手裡都怕化了的地位。
而在這個艱苦的年代中,很多的曲藝音樂都流失了,消失在我們沒有經曆過的那一個個朝代之中。
而人們為了能留住聲音,也是做了各種的嘗試發明。
說到留聲機,可能你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愛迪生,但據搜集到的資料顯示,1857年由法國發明家裡昂·史考特發明的聲波振記器,才是第一個能記錄聲波的機器,可以算是留“聲”機的鼻祖,可惜的是這個人隻研究出怎麼錄音,卻并沒有研究出如何在把這個聲音重放出來,結果這個機器隻能用來搞搞研究用了。
外形上看起來就像是小時候經常看到的爆米花機
史考特的那個屬于意外,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才是真正走上正軌,它是将聲波變換成了金屬針的震動,将這個聲波的波形刻錄在錫紙制的圓筒上,當針再一次沿着軌迹行進時,便可以重放之前錄下來的聲音。不過這種留聲機也是有很多不足的,錄音時間很短,雜音有多,還要自己手搖,最主要的就是這個錫紙筒的磨損率很大,基本上用個兩三次就OVER了。後來通過各種改良後,滾筒式留聲機才算是正式定型,不過滾筒唱片的普及性并不高。
而之後,碟形唱片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窘狀,最開始是德國的柏林納(Emil·Berliner)發明了圓盤形的塗蠟闆作為載體,樣子看起來更像是小型磨盤。後來他又以蟲膠為原料制作了新的唱片,可惜這種唱片轉速太快了,最多隻能錄3分鐘的聲音,想象一下,每聽一首歌,就得過去換一張唱片……想欣賞個音樂都那麼的麻煩。
後來的密紋黑膠唱片的問世,讓唱片可以延長到可播放近30分鐘的音樂。黑膠唱片的出現,才讓音樂能進入到每一個普通家庭當中。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音樂載體幾乎占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後來CD出來以後,才慢慢被淘汰。黑膠唱片,大部分都在收藏愛好者手裡,而早前的十幾塊一張的唱片到現在的話,珍藏版本都已經能賣到上千了。
随着技術的改革進步,CD機,磁帶,MP3等設備陸續推出,直到現在,進入了數字音樂時代,追星族或許還會因為偶像單獨去買專輯cd,而我們想要聽任何一首歌的時候,手機就可以實現。
記錄下的聲音帶給我們的不僅僅隻是享受,還有刻錄在之上的曆史痕迹,印刻着人們為此不斷前進的腳步。
注:本文圖片源自網絡
本文由頭條号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