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張表看懂科舉制度解析

一張表看懂科舉制度解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5 01:15:07

中國的科舉制度形成于隋唐時期,經曆宋代的發展,到明清形成完整的體系,本篇文章主要介紹明清科舉制度。

一張表看懂科舉制度解析(解說科舉①詳細解析明清科舉制度)1

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分為一考,二考,三考。

一考為 童試一共包括三場:縣試、府試、院試。縣試為童試考試中的第一場,由縣官主持通過才能取得府試資格。府試在管轄本縣的府内進行,由知府主持。府試通過後就可參加院試,由州官支持,地方學政主考。通過縣試和府試之後,會獲得一個童生身份,有了童生的身份之後可參加院試(三年兩次),由各省學政主持,考中者稱為秀才或生員,第一名稱為案首。考中秀才們的待遇:秀才們享受的政府特殊待遇,可以免役、免糧、免刑、用婢。明代的徭役、賦稅是很重的,百姓苦不堪言。如果家裡有人中秀才,就有免除徭役、賦稅,這是非常實惠的政策。科舉對于商賈子女有限制,但是對于窮人沒有限制。隻要你學習好,熟讀四書五經,就可以通過科舉,跳出農門,躍入龍門,就可以遠離貧窮。宋代名臣範仲淹、呂蒙正都是家庭極端貧寒的,他們鯉魚躍龍門,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童生一般比較容易通過,但是秀才有點難度錄取率10%左右,明嘉靖年間三年兩次院試全國共錄取4萬餘人,平均每個縣錄取13人。有的白發蒼蒼老者仍是童生。

二考為 鄉試,為省級考試,每三年一次,因為多在八月舉行,發榜稱桂榜,故又稱為秋闱,錄取率3%-4%。在各省省城貢院舉行,秀才均可參加,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考中者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考中者為舉人,比秀才高一級。雖然秀才可以享受一些優厚待遇,但是與舉人一比,還是略遜一籌。秀才一旦高中舉人,身價立馬上漲,衣食無憂。 高中舉人,沒錢的,有人送錢來;沒有房的,有人送來房,還有送田地,送美女的,送奴仆的。巴結的有之,投懷送抱的有之,提供經濟贊助的有之,溜須拍馬的有之。房子破舊的,在報捷時,就會有人帶着泥瓦匠、裝修工,上門将房屋的破窗爛櫃打碎,然後由工匠進行修繕,改換門庭,費用全由别人支付。 舉人如果做官,可以擔任地方的推官、知縣、學官,不做官在地方其地位也比秀才高,大體上社會視舉人與知縣一樣的地位。

一張表看懂科舉制度解析(解說科舉①詳細解析明清科舉制度)2

三考,會試和殿試,同一年舉行。凡貢士,進士都會委任官職。

1.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級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舉行,也是每三年一次,因大多在三月份舉行,地點在京城貢院,發榜稱杏榜,故又叫春闱,一般每年錄取300人左右舉辦部門為禮部,主考官為欽差大臣,所以又叫禮闱。應考者為各省的舉人,考中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所謂會試者,共會一處,比試科藝。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舉行。

2.殿試 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級别,由武則天創立,由皇帝親自監考選拔人才,在皇宮舉行,會試同年四月,發金榜。考中者為進士,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人,稱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幹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幹名,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胪。

一張表看懂科舉制度解析(解說科舉①詳細解析明清科舉制度)3

窮酸的舉子,一旦中了進士,立馬有人送來光鮮的服飾,免費穿戴;吃飯有人付費,連簽單都不要你經手;有人送來美女,或者美女投懷送抱;進士被朝廷任命為官員,沒有盤纏,有人提供,車馬行李、用具,一應俱全;還會有人做跟班,不拿薪水,全部是免費服務。這也算是社會上的一種投資吧,投資舉人、進士,的确不要舉人、進士支付費用,但是投資就要有回報,最終還是要利用舉人、進士的身份、職務獲取回報。進士走馬上任時,投資者也會跟着上任,獲取進士做官後的收益。高中的學子,可以借此改變身份、改變經濟、改變命運。對于貧寒家庭出身的學子尤其重要,沒有祖上蔭功,沒有貴族血統,沒有家庭背景。他們如何能脫穎而出,隻有科舉。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至此,中國曆史上的科舉制度最終結束。

(原創不易,下期詳解曆朝曆代科舉考試内容,喜歡我請關注我,謝謝)

#奇妙知識季# #我要上 頭條# #濟南頭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