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為工作原因在乳品企業待了一段時間,可以說稍微了解了一點這個行業。看了一圈答案,大部分人說的都隻是其中一些方面。
首先針對題主的描述說一句,你家不需要買金典和特侖蘇,它們和普通奶的差距并沒有那麼大,你買袋裝奶普通奶就夠了(不要買調制乳);如果怕營養不夠高,那麼如果題主所在區域或者網購可以買到高鈣奶,就買高鈣奶。
下面再來分析原因~
東西賣的貴,簡單來說就三個原因:1.成本高,2.附加值大,3.市場供不應求,或沒有足夠競争者形成壟斷。金典特侖蘇賣得貴幾乎把幾條都占了,但是這幾條是互相嵌套的,不是孤立的。
1.成本
牛奶生産需要經過原奶(奶牛養殖 原奶運輸)、原奶加工、包裝等等環節。
就原奶來說,很多人不知道我國的奶價高,覺得不就是牛奶嘛,能貴到哪去,而且很多人去了歐美澳以後發現那些地方的牛奶便宜得跟水一樣,還好喝濃稠,就認為國内的奶價格虛高智商稅。
但是朋友們别急着下論斷,我來給你算算成本。前面有位高贊的内蒙大哥已經說過了(不得不說乳都人民還是對這個行業耳濡目染啊,知道得多),我國原奶價格很貴——然而這玩意兒又是跟供需挂鈎的
首先自然條件來說,養殖奶牛最适合的地方,也就是黃金奶源帶,公認在40º-50º之間,你去翻翻中國地圖,你發現中國也就新疆、内蒙、東北氣候比較适宜。你說什麼,現在都現代化高科技養殖了,氣候應該不是大問題吧?nonono,奶牛是動物,是動物她就跟人跟狗跟貓一樣有自己的脾氣。
雖然國内大部分省份都有現代化大牧場和一些社會牧場,但是,南方奶牛的單産量就是比不過黃金奶源帶的奶牛們。奶牛很金貴,太熱了她就産奶少,太冷了她也産奶少,甚至不産(奶農哭了)。所以你去牧場參觀,很多牧場會宣傳他們的牛舍條件好,有空調有風扇——因為如果不舒服了奶的質量确實不行啊摔!所以從牧場數量來說,三大黃金奶源帶的牧場數量絕對占大頭。
你說好吧,那這三大黃金奶源帶區域也已經很廣闊了呀,但問題是,願意養奶牛的人少啊。還是那位内蒙大哥說的:
牧民們既然養肉牛又省心又省力,還能掙到錢,為什麼還要養奶牛?
(其實這條也是跟市場供需有關的,因為總的來說大部分中國人因為有乳糖不耐,喝奶量并不大,雖然奶價貴,但再貴也沒有賣肉來得多來得快,不足以驅動牧民養奶牛)
雖然奶牛已經是選育的最佳品種了,産奶期特别長,單産量也已經很高了,但牛太小不産奶,非泌乳期也不産奶,生病了産的奶也不能用,還有前面說的,不舒服不高興了随時減産給你看,所以如果一個牧民想要牧場盈利,他要保證一定的規模數量,還要适時引種防止近親繁殖。
所以現在牧場越來越集中化規模化了,這其實對穩定奶價有幫助。 但是,光靠這些個牧場哪夠喂飽中國人啊,一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那麼多人口要喝奶怎麼辦呢?簡單,我們從那些供大于求的國家進口呗~
但是進口就要受制于進口國。什麼幹旱了台風了澇災了,不僅會影響奶牛的心情和健康,讓她減産,還會影響上遊飼料的供應,然後國際奶價就漲了……
這麼一算你會發現,我國奶源基本上長期處于供小于求的狀态,在國際上被牽着走,企業收購的原奶價格就貴,然後牛奶的原始成本就上去了。
然後是運輸、加工、包裝,出廠物流等等環境,基本上每個環節都是乳企承擔着。不過,這些環節,由于伊利蒙牛都是成熟大企業了,有大量的标準化加工廠、設備,固定的奶車、渠道,因此成本反而是比較可控的。
但是,以上說的隻是普通牛奶比歐美國家貴的原因,特侖蘇和金典比普通奶貴,從成本上來說,是這兩種品牌牛奶的乳蛋白、脂肪含量更高,提高了标準,也就從源頭上提高了成本。當然啦,這絕對不是它價格高那麼多的原因,賣得特别貴是因為它的定位,和營銷。
2.附加值
說附加值其實不是太準确,因為牛奶的功效說到底也就那麼些,很難有高附加值,說定位更加貼切。高贊答主說得言簡意赅,營銷告訴大家這是好奶,定位是高端奶,那麼它價格就要配得上它的定位。
不過,這裡面其實有個邏輯可以思考下,為什麼現在的乳企都紛紛賣高端奶,而一兩塊的袋裝奶慢慢沒人買了?
一方面是消費升級,雖然大家買不起房,但經過一些食品安全事故之後,對食品、乳制品的要求比以前高了,。另一方面,當然是乳企發現這樣才能掙錢。
前面說了那麼多原奶價格貴的原因,但是如果你去買最最普通的袋裝奶,會發現很便宜,最普通的盒裝奶也不貴——因為這玩兒太貴了沒人買。
但是這樣的價格,留給乳企的利潤比較少。伊利蒙牛每年的銷售額不小,但其實利潤率并不高,還要花大量的資金在營銷銷售上,看利潤的話着實不怎麼樣。
于是現在這倆企業紛紛走高端路線,迎合消費升級的理念和趨勢,
伊利除了普通的金典,現在大力推廣的是金典有機。有機奶對奶牛的養殖有要求,如土壤、飼料等環節都要符合有機認證的标準。你說有機奶比普通金典、普通利樂磚、百利包多多少營養嗎?不過就是每100ml多零點幾克的蛋白質含量(普通奶在2.9-3.2之間,金典有機号稱3.8),這點蛋白質,多吃兩口瘦肉就回來了。
但是就會有人買這種牛奶,可能他買的是放心、無污染、全程更高的标準(是不是無污染我不知道,但是吧……社會牧場,就是牧民開的牧場,其實對牛奶的處理有些emmmm,随意……雖然肯定是機器擠奶但是各方面并不像宣傳的那樣好,牛舍環境也一般;反觀現代化牧場,或者乳企自己把控的大牧場,牛舍的環境更好,奶牛養殖更科學,牛奶直接管道流到奶罐,最大程度上避免牛奶出問題,确實更放心)也可能他不懂,但是覺得貴的就是好;畢竟一分錢一分貨,五分錢兩分貨。
再看蒙牛,記得沒錯的話特侖蘇好像也出了有機産品,跟金典是一樣的道理,就不贅述了。不過蒙牛今年還出了一個叫”晚上好“的牛奶,主打安眠功能。據說裡面添加了一些草藥成分助眠,這就是在給牛奶附加額外的功能、價值,開辟額外的市場。不過這個奶的功能我非常懷疑,據說還主要是通過微商渠道在賣,還有分級提成,我就更沒啥好感了。
還有一點,是通過這種高定位和高定價的産品,提高品牌形象,更新品牌認知。
原先很多條件比較好的家庭,更願意買進口奶,原因就是不信任國内乳企。現在這兩大乳企頻頻出海,在大洋洲建基地,國内各種發布高端線産品(除了常溫液奶,冰淇淋、酸奶也是,蒙牛的每日鮮語鮮牛奶賣得也賊貴)這些都是為了提升品牌形象。認證有機,也是讓消費者對國産奶更放心。
3.供需關系
這個供需關系指的是在消費者市場上的供需。但這個點其實我認為并不是金典和特侖蘇貴的主要原因,隻是捎帶說一下
在我國乳企是雙寡頭,雖說可以避免了企業壟斷帶來的價格虛高,但另一方面來說這倆在國内也是沒什麼對手,價格可以一起高(驚喜)
倒是有不少地方乳企,像光明、三元、完達山、輝山等等(輝山現在破産了,沒人敢接盤),但都是區域性乳企,做低溫鮮奶為主,現在國内喝的比較多的常溫奶,基本離不開伊利蒙牛。之前有人認為伊利蒙牛的牛奶貴,就是因為他倆壟斷了行業,導緻價格比較高。
但是,我認為這并不是金典和特侖蘇貴的原因,因為如今市面上出現了很多其他品牌的常溫奶,尤其通過電商渠道賣得比較好,如安佳、德運、荷高等等進口牛奶,還有網易嚴選的牛奶。市場選擇多了,在一定程度上會沖擊伊利蒙牛原先的地位。而且,金典和特侖蘇定價高,恰恰是為了和這些進口牛奶對标競争,提高牛奶的附加值,提升品牌形象,讓消費者對他們的奶更放心。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我國原奶價格高,因而牛奶的成本高,再加上金典特侖蘇的中高端定位,對牛奶品質有要求,一定程度上成本比普通牛奶更高。但是能理直氣壯賣這麼貴,主要還是因為國人對乳品的要求高了,這兩款奶符合大家的要求,定位走中高端路線,大家也買得起,覺得多花點錢,買個放心。最後,通過推出中高端奶,配合營銷,能夠提升這兩個企業的品牌形象,讓原來那些買進口牛奶的,可以轉而買國産奶。
皆大歡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