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骞說
因為“學習問題”對孩子發火,在家長發脾氣原因裡排名第一。
知乎上有位家長一語道破這個發火過程:
輔導作業—發火—後悔—反思—再輔導作業—再發火。
反複惡性循環。
底下有個評論說:因為你總發火,所以很多孩子都成為了“庸才”。
面對孩子的學習,我們怎麼就變成了一隻“噴火龍”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還要從一個心理學實驗說起。
神奇的“阿爾伯特”心理學實驗
1920年,行為主義學派心理學家華生和他的助手,進行了一項顯示人類經典條件反射經驗證據的實驗。
“阿爾伯特”心理學實驗:
他們在醫院挑選了一名9個月大的嬰兒阿爾伯特,在征得孩子母親同意後開始實驗。
華生讓他的助手先給阿爾伯特身邊分别放了小白鼠、猴子等物品,一開始阿爾伯特對這些東西沒有任何的恐懼,反而很好奇地摸着它們玩。
兩個月後,阿爾伯特正跟小白鼠玩時,華生和他的助手突然猛烈的敲擊金屬棒,阿爾伯特被巨大的聲響吓得大哭起來。
随後,每次阿爾伯特觸摸小白鼠時,他們都這麼做。
反複多次後,小嬰兒阿爾伯特再也不敢跟小白鼠玩,即使華生他們把小白鼠放到阿爾伯特面前,不敲擊金屬棒,阿爾伯特也會驚恐萬分,哭着逃走。
之後,阿爾伯特把對小白鼠的恐懼反應,延伸到了其他帶有毛皮的的動物和物品上,一看到就害怕。
華生由此得出結論:人的情緒化反應,其實是被外界刺激之後的産物。(當然,“阿爾伯特”實驗缺乏一定的人文關懷,我們僅以此實驗結果為參考,不建議使用該實驗。)
有學者指出:
家長因為孩子學習不斷發脾氣時,對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就像華生進行阿爾伯特實驗時,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當家長因為學習吼罵孩子時,孩子根本聽不進去父母說的什麼,唯一記住的是他們發火時的憤怒,猙獰的面孔,那會讓孩子非常恐懼。
久而久之,孩子會産生條件反射,一就想到父母生氣的樣子,就不想學習了,甚至排斥一切與學習有關的物品,對學習的主動性和靈敏度越降越低。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越罵越“笨”,越催越慢。
差評,對孩子的傷害超乎我們的想象
美國的科學家調查發現:
一個孩子從出生開始,每天平均會聽到35個“不”字。這樣頻繁的提醒,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傷害。
不斷的否定和打擊,就像是一種詛咒。
父母的這種行為引導着孩子朝越來越差的方向行走,從而産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其中,負面影響最大的是:自我效能感降低,對父母的苦口婆心産生“免疫”。
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自身能夠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
長期接受差評的孩子,會認為自己真的不行,心理力量變弱,喪失掉挑戰的勇氣。
《小歡喜》中,喬英子一直是學校的佼佼者,長期位于榜首。但就因為後來考到了第二,被媽媽不停地唠叨和提醒,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
不僅考試時會做的題都要故意做錯,而且焦慮得徹夜失眠,直到後來出現了抑郁的症狀,媽媽才意識到自己把孩子逼得太緊了。
《安家》中,那位蘇阿姨為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但是收效甚微。
因為孩子學習墊底,卻癡迷于電子遊戲,蘇阿姨不斷地責罵,想引起孩子的重視。但是孩子早已對她的話不以為然,一聽她唠叨拔腿就跑。
父母的不信任,會讓孩子産生“反正我什麼都做不好,幹脆别做了”的心理。
那種挫敗感,會使自己産生一種無望、無助的絕望狀态,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習得性無助。
久而久之,孩子不僅會放棄學習,甚至會關閉與外界接觸的大門,隻留停留在自己構想的世界中,容易産生自閉現象。
更嚴重的:父母的火氣,很可能燒掉孩子活下去的勇氣。
有人說:
你罵孩子,他不會停止愛你,但他會放棄愛自己。
前幾天,武漢江夏區一中,一名初三男生因為在教室裡與另外兩名玩撲克牌,老師請家長到學校配合管教。
男生的媽媽在五樓走廊當衆扇了兒子兩耳光,在媽媽離開後幾分鐘,這名男生當着樓道的同學,從五樓跳下去當場身亡。
看着評論裡,這名男生的同學的留言,深感痛心。
同學說,他媽媽罵人和打巴掌的聲音很大,隔着一面牆都能聽得見。
這位在同學眼中活潑開朗的孩子,頃刻間就放棄了活下去的醫院,旁邊的同學也已經自責到不說話,不和父母交談,接近自閉了。
父母們也許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随口的指責,會成為語言暴力,一直籠罩着孩子脆弱的心。
跳樓前的兩巴掌,則讓孩子失去了尊嚴,放棄了最後的救命稻草。
很多成年人說,是不是現在的孩子受到愛太多,太嬌氣了,咱們誰小時候沒挨過父母和老師的打罵?
其實相反,我們小時候身邊有爺爺奶奶、姑姑舅舅、隔壁鄰居,愛的來源很多。
而現在的孩子受到的愛恨單一,更多隻是來自于單個的家庭。
有些孩子甚至除了父母,跟其他人都沒有深度的鍊接。
如果父母也不會愛的話,就很容易出事。
善于給孩子“好評”,他才會往好的方向走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
當你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人生,創造想要的未來時,你會擁有無限的潛力。
當然,這并不是盲目的幻想,而是一種心理暗示。
每個人有了自己的期待和目标,并且相信通過努力能夠實現時,會激發出所有的潛能和動力。
會願意付出加倍的努力,去達到想要的結果。
而對于孩子的學習,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給他們這種信心和推動力。
01
幫助構建孩子正确的情緒人格。
父母首先要好好愛自己,改變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從認知層面改變消極看待事物的思想。
隻有陽光的父母,才能教出樂觀的孩子。
對于小孩子,可以通過遊戲、情緒繪本、真實情境模拟,來讓孩子從小學會表達情緒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憋在心裡或者逆反抵抗。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則要少說多聽,重複他們語言的末尾,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視,那樣才願意更多地交流。
02
正确誇孩子,會讓孩子變聰明
《墊底辣妹》中,女主沙耶原本是一名典型的學渣,整天不學無術,跟三位愛玩愛美的姐妹瞎混,重男輕女的父親已經徹底放棄她。
但母親一直認為她是好孩子,也從來沒有看輕過她,無條件接納,并且想盡一切辦法攢錢送她去補習班。
面對沙耶濃妝豔抹的形象,補習班的坪田老師沒有嘲諷,而是誇她很時尚,第一次見面他便赢得了沙耶的好感,願意在這個班裡待下去。
面對零分的入學測試試卷,坪田老師沒有罵她,而是說沒關系,起碼她還知道怎麼做。
坪田老師始終認為,沒有不行的學生,隻有不行的老師。
他從來沒有對任何一名學生喪失信心,而是對于不同性格和學習基礎的學生,制定合适的方式,因材施教。
在他的不斷鼓勵下,沙耶定下了曾經想都不敢想的目标,考慶應大學。
盡管在學習過程中經曆了太多的挫折,但她為了不辜負老師的教導,始終沒有放棄,最終如願以償。
盡管在現實生活中,一年之内由學渣逆襲為學霸的幾率并不大。但是,對孩子的肯定和鼓舞,一定會使他在遇到困難時,有更強的心理力量去應對。
家長們,試着将你對孩子打的×變為√,也許孩子真的能如你所願。
03
榜樣力量,是對孩子最好的引領
“巾帼英雄”陳薇,在孩子出生不久後便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她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孩子生活,更沒空去盯着孩子哪個字寫錯了,是不是學習态度不端正,陳薇始終都是在做最好的自己。
兒子麻恩浩小的時候,想媽媽了,會去親吻正播放媽媽的視頻的電視。
上中學時,主動申請到西非做志願者,高三時,還作為志願者參加了全國預防艾滋病基金會,大學以全A畢業。
在他腦海裡,沒有媽媽的唠叨聲,隻有不斷追随媽媽步伐的奮進心聲。
他在陳薇的表彰會發言中提到:
媽媽從來沒有對我要求過高,尊重并且支持我的選擇。
對孩子來說,與其喋喋不休的唠叨和指責,遠遠不如以身作則,将那些值得學習的品質,從自己身上散發出來,影響到孩子。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
以色列的牧羊人,帶很多羊去放牧,羊群一跑到有荊棘的地方就會被刺傷,羊感覺到痛時,越掙紮,荊棘就越絞進毛和肉裡。
而牧羊人不會直接伸手去拔除荊棘,因為那樣小羊會奮力抗拒。
但牧羊人會在羊身上淋上一層膏油,抹上之後,隻要耐心等一下,羊的毛就順了,原本粘在上面的荊棘就自己掉下來了。
教育也是如此,家長們與其強行去拔孩子身上的刺,搞得彼此都傷痕累累。
不如用“油膏”抹抹孩子的頭,讓他福杯滿溢。
父母發自内心的愛與接納,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最強的推動器。
你還會因為學習對孩子發火嗎?
王小骞
著名主持人,親子教育專家,“王小骞親子說”創辦人,中科院心理所“婚姻與家庭心理輔導師”,中國婦女基金會“家庭成長計劃”愛心推廣大使,“愛育未來”家庭早期教育公益項目專家顧問。深入研究自我、家庭系統與孩子的發展規律,持續探索實用、可操作的兒童養育理念及家庭解決方案。因在家庭教育領域的踐行和強大的使命感與踐行力,深受百萬爸爸媽媽信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