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氨酶升高是不是代表肝功能異常?轉氨酶在臨床工作中經常遇見的指标,也是醫生,患者共同關心的指标,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轉氨酶升高是不是代表肝功能異常?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轉氨酶在臨床工作中經常遇見的指标,也是醫生,患者共同關心的指标。
轉氨酶定義血清氨基轉移酶簡稱轉氨酶,其種類較多,是一組催化氨基酸與Q-酮酸之間的氨基轉移反應的酶類。
用于肝功能檢查的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細胞、骨骼肌及心肌等。正常時血清中含量很低,當這些髒器的細胞受損時,可導緻轉氨酶升高,故引起轉氨酶升高的疾病不僅僅是肝髒疾病。
在肝細胞中,ALT主要存在于非線粒體中,而大約80%的AST存在于線粒體内,但當肝細胞受損時,肝細胞膜通透性增加,胞質内的ALT與AST釋放人血漿,緻使血清ALT與AST升高,部分肝損表現為AST升高為主,即AST>ALT,如酒精性肝病等;
而多數肝損血清中以ALT升高為主,常見病因有各型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遺傳代謝性肝病、鈎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和肝吸蟲病等;
其他疾病如累及肝髒,也可引起轉氨酶升高,即感染中毒性肝損,如傷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腎綜合征出血熱、布魯菌病、敗血症等;
膽道系統的局部感染也可引起ALT、AST升高,多伴有GGT和AKP的升高。
因此,不明原因的血清轉氨酶升高病因很多,必須進行仔細的病史采集、全面體檢和其他檢測指标綜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診斷。
轉氨酶升高概念及意義轉氨酶種類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丙氨酸轉酶(ALT,又稱谷丙轉氨酶)和門冬氨酸轉氨酶(AST,又稱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細胞、骨路肌及心肌等,當這些髒器的細胞受損時,可以導緻轉氨酶升高。目前國内ALT、AST正常值稍高于與歐美及亞洲的韓國。
臨床上肝功能檢査發現轉氨酶升高時,應該注意首先排除心肌、骨骼肌病變引起的轉氨酶升高,即轉氨酶升高不能等同于肝功能損傷。
轉氨酶處于正常範圍内不等于肝功能正常。肝功能包括肝髒的合成功能、代謝功能,存儲功能。
血轉氨酶升高隻是肝髒發生炎症時,肝細胞破壞,存在肝細胞内的轉氨酶釋放到血中,所以肝髒存在炎症,且有一定量的肝細胞存在時,血中轉氨酶才能升高。
肝病終末期,尤其是肝硬化晚期,有效的肝細胞數量極少,表現為白蛋白水平低下、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腹水,肝性腦病,但血轉氨酶水平可能不高。主要是肝病終末期病理主要表現為健康肝細胞極少,即使有肝髒炎症也不會引起血轉氨酶水平明顯升高。
所以遇到轉氨酶增高時,我們不要單純認為是肝功能損傷,一定要考慮到心肌以及骨骼肌的損傷可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