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了用戶調研之後,作者結合相關第三方數據,從市場、用戶、功能三方面對最右App進行了詳細分析。
目前有數千萬初高中生和大學生用戶都選擇了最右,他們在最右分享他們的生活和興趣,最右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也将成為更多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最右究竟是如何赢得廣大年輕人認可與喜愛的呢?下面筆者将綜合自己調研的數位最右用戶,以及相關第三方數據,從市場、用戶、功能三方面進行分析。
一、市場概況
據易觀發布的《網絡社交泛娛樂化新趨勢專題分析2018》統計。而從用戶增長趨勢來看,從2017年底到2018年2月,人口增長僅為0.3%,人口紅利已經逐漸消失,以微信為代表的底層核心入口地位已經穩固。
社交市場人口紅利逐漸消失
由易觀發布的2018年二月移動社交市場活躍用戶規模top20APP我們可以看出,以微信為代表的三大億級社交産品牢牢占據領先地位,微信更是由移動通訊工具發展為移動互聯網基礎平台,拉升整個社交産業的天花闆。
頭部位置确立,細分挖掘新機會
整個市場空間在頭部平台的擠壓下受到一定限制,其他的移動社交時代的創業産品,面臨的是對特定用戶需求和場景的選擇,投身社交垂直細分領域,持續拓展移動社交範疇,将多元化市場引入社交融合發展。
而資本市場的投資也從廣撒網變得更加聚焦,關注在商業模式上更為清晰,富有創新性的細分市場廠商。知識問答領域社區産品的知乎;注重隐私的的配對交友産品探探;以小遊戲作為切入點的熟人社交産品派派,以及觀看各種搞笑段子的不正經娛樂社區最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活躍用戶數量上擁有不錯的數據表現。
資本對具有創新的細分市場更為偏愛
令人比較意外的是,從人均使用時長來看,最右已經成功超越qq和微博,成為除微信外人均單日時長最長的社交産品之一。而最右之所以能能在社交市場突出重圍的原因正是是其市場切入點:以社區二級内容為核心的娛樂社交。從易觀發布的90後移動互聯網用戶領域時長我們可以發現,30歲以下的用戶使用時長最長的20個領域中,泛娛樂領域包括了10個,而浏覽器,搜索,資訊領域也包含大量的娛樂元素。
娛樂已經成為年輕用戶的核心需求
30歲以下人群尤其偏愛娛樂以及資訊類app,而24歲以下的年輕人相對于資訊類内容,對于純粹的娛樂内容更加喜歡。最右定位是社交與純粹娛樂内容結合,滿足用戶需求為專治不開心,給予用戶歸屬感。這些恰好是這些年輕的“互聯網原住民”的核心需求。
據國家統計局、中商産業研究院整理數據顯示,中國手機網民規模約7.88億人,其中20-35歲網民占比53.5%,即4.22億人,10-19歲網民占比19.6%,即1.54億人。
小學在校人數為1.0094億人,小學生群體有自己手機的占比達到64.2%,推算小學生手機用戶為0.65億人,由此推算12-19歲用戶有0.89億人(1.54-0.65)。因此推算12~35歲手機用戶為5.11億人。(4.22 0.89)所以娛樂社交用戶數天花闆估值為5億人。
可見,以娛樂内容為切入點的最右社區仍有着廣闊的市場空間。
二、用戶分析
據易觀統計,最右的用戶男女比例為1:2。
最右用戶的性别比例
從用戶的時間角度分析,男生不論工作或是業餘生活相對女生更加豐富,女生有更多的上網消遣的時間。從感情需求的角度分析,相比于男性,女性在現實社會中更加弱勢,對于線上的娛樂活動有着更強烈的需求,她們在各種社區中會更活躍。
從年齡比例來看,24以下的95後用戶有着半數之多,這一部分用戶群體在數量上占有絕對性的優勢:
最右用戶的年齡分布
從内容層面看,内容型産品的需求主要分為娛樂、獲取資訊、知識學習三大類。相對于工作後的成年人對内容的多方位需求,學生群體對于内容的主要需求就是娛樂以及情感的宣洩和歸屬,這些在最右可以得到最大的滿足。從社交層面分析,最右通過強大的評論體系搭建起了一個相對于其他社區産品更加濃郁的社交氛圍。右友們在這裡更容易找到歸屬感、成就感和存在感,這恰恰是青春期的年輕人最需要的。
雖然最右将目标群體鎖定在22歲以下的年輕人,但随着知名度的提升以及娛樂需求的普遍性,特别是在内涵段子被封禁之後原用戶大量湧入最右社區,拓寬了最右社區的内容與受衆。25歲以上人群也成為最右用戶重要的組成部分。
從地域分布看,二線城市及以下的的用戶超過一線及超一線城市成為最右最大的用戶群體。重慶成都兩個新一線城市用戶超過北上廣成為用戶最多的兩個城市:
最右用戶地理位置分布
一線城市學生群體有着更大的學業上的壓力,同二線及以下城市用戶相比,一線城市的青少年會有更少的空閑時間使用手機上網。對于一線城市青年用戶來說,更大的生活上的壓力使他們更加關注資訊以及學習方面的内容。
對于三四線的小鎮青年用戶來說,他們更渴望看到更大的世界,更希望拓展自己的交際圈,而最右社區給他們提供了一個這樣的平台。
從消費能力看,最右用戶以中等消費為主。最右的用戶普遍為年輕用戶,而年輕用戶更容易被各種新鮮事物所吸引,有着旺盛的購物需求。但由于他們普遍經濟并未獨立,消費能力仍以中端為主。
用戶分析小結:最右的用戶以25歲以下還在上學的年輕用戶為主,這類用戶有着旺盛的社交以及娛樂需求,想要變得有趣以及在群體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是他們認可最右的重要原因。最右的女性用戶數量更加龐大,原因在于她們對感情交流相比男性會更加渴求,也更傾向通過娛樂産品打發時間。
從地域角度看,最右在二線及以下的小鎮青年中還有很大市場可以挖掘,如何打開一線城市這一“最優市場”也是最右需要考慮的問題。
針對還在上學的年輕人以及年輕人群的消費能力看,他們十分容易沖動消費且願意消費虛拟産品。
最右已經沉澱下來一定的用戶粘性以及關系,可以嘗試從娛樂化的小遊戲以及去中心化直播的角度入手探索其變現渠道。
三、功能分析
娛樂内容和社交互動是最右的核心模塊。拯救“不開心”和“趕走孤獨“,是最右滿足用戶的主要需求,而這是現在年輕人的核心訴求。
由于受衆和内容的特殊性,最右的社區内容和社交屬性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很難進行精确劃分。接下來将從内容和社交兩個角度對最右的整體功能進行分析。
3.1 社區内容功能
最右社區内容的最大特色是其獨樹一幟的内容結構。不論主貼内容如何,不按常理出牌的神評總能讓你會心一笑。“輕松又愉快,有才又很正能量“是最右内容給人最強烈的感受。
不論是被動浏覽内容打發時間,還是主動浏覽内容,社區内容都是針對的是95後這群“互聯網原住民”。他們在現實世界普遍又獨特地感到孤獨與不快樂,而最右為他們提供了可以感受到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内容和交流的平台。
3.1.1 内容架構
最右内容的呈現方式為信息流,具分發模式為算法推薦。帖子内容和神評各自占據較大的版面,評論都會通過灰色調打底來引起用戶的注意。
從結構上來說,最右同其他的信息流産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内容共有三個層級,由于用戶大多為25歲以下的學生群體,本身不具備産出一級優質内容的能力,為解決這個問題,最右将内容的核心下沉到二級評論,自此形成其獨特的内容架構。
最右的各級内容
- 一級内容(帖子)隻是引出話題,有很大一部分搬運于其他平台,所占比重并不大;
- 二級内容(一級評論)是帖子内容的補充和評價,是整個社區最重要的内容,其中誕生高人氣的神評是最右的核心内容;
- 三級内容(二級評論)多數為對話内容,将用戶從内容引向社交,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
高自由度的發帖和評論形式
也正是由于最右年輕的用戶群體,最右不論一級内容還是二級内容,有着高度開放的内容形式:不論是圖片還是視頻,最多可以發九張,且能任意“混搭”。
3.1.2 浏覽内容
社區内容是最右的核心功能。最右滿足用戶的大多數需求都是通過浏覽其社區内容完成的。社區内容滿足用戶的主要需求就是浏覽好玩内容,打發無聊的時間,以及專治不開心,趕走内心的孤獨感。
相比于其他主流社交app的“成人化”,最右社區年輕、多元以及積極向上的氛圍,也會給年輕用戶提供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
(1)無目的浏覽内容
絕大多數的用戶使用最右都是無目的地刷推薦推送的内容。他們的需求大多為看看有什麼好玩的段子,腦洞大開的神回複,以及搞笑幽默的視頻。
觀看推薦欄信息流的具體内容可以發現,最右推送的信息流内容十分豐富。生活,美食,情感,科技等等,所有年輕人感興趣的内容都可能會被推送。相比其他内容社區,最右社區的一級内容會更加多元化。
信息流界面和視頻彈幕
如果用戶點進主貼的視頻,會進入全屏的視頻流模式,左劃屏幕會切換至評論區的視頻(帶視頻的圖片的話左劃同樣會切換)。
為了引導用戶更多的觀看視頻内容,最右設置圖文和視頻欄的本意是區分這兩種内容,讓喜歡相應類型内容的用戶得到比較好的體驗。但幾乎所有人都是隻使用推薦欄觀看内容,并不會在意是圖文還是視頻,圖文和視頻的選項變得過于雞肋。
從界面上看圖文和視頻沒有明顯區别
可以看到,一級内容視頻和圖文并無明顯區别:用戶可以将圖片和視頻一起發布。而視頻闆塊隻是過濾掉了純圖文的内容。最右的二級内容為重心,用戶并不在乎一級内容的分類模式:二級内容多樣化且為重心,幾乎所有二級内容都既有圖文又有視頻,重點内容沒有區别。
且用戶在看視頻内容時,需要點擊視頻進行彈窗播放,在播放的同時可以發送或點贊彈幕,形式如同神評功能,和評論分割形成獨特的短視頻彈幕體系。
可見:最右對于視頻的播放的交互模式(對二級内容深耕的結果)導緻其已經大緻放棄了一級内容的視頻流。
優化建議:建議修改視頻欄的交互方式:整體内容框架不變,但隻推送包含一個視頻的貼子。其他交互方式不變,将視頻内容劃到對話框後自動播放,減少用戶的使用路徑。同樣将神評中的視頻内容提前,在主頁的視頻流下方展示。
視頻模塊修改建議
使喜歡視頻流觀看内容的用戶可以沉浸式浏覽内容,增加用戶粘性,同時增加視頻闆塊同推薦闆塊的區分度,給用戶一種新的浏覽方式供其選擇。
(2)有目的浏覽内容
這種行為的用戶,在使用最右的時候會帶有自己的比較明确的目的。
他們有着明确的目的,比如想看一看對某個熱點功能右友們的評價,或者是對某些話題有着濃郁的興趣,會定期查看相關内容。亦或者是查看自己關注右友所産出的内容。
雖然這樣的用戶群體不多,通常玩過一段時間最右,已經在産品中沉澱下一定的關系網。
這些功能的入口一共有三個:通過首頁的關注闆塊查看自己關注的右友所産出的内容、通過主頁的搜索功能或者通過主版塊的話題功能。
通過搜索,最右提供多維度的方式幫助用戶更精确的搜到想要的結果。
- 默認為話題搜索,點擊搜索結果會進入相應話題模塊;
- 除話題搜索外,搜索功能也提供了對帖子和用戶的搜索;
- 在搜索欄下面提供了當前的熱點話題,可直接進入,且可以直接進入話題廣場。
最右搜索功能主頁和默認搜索頁面
但這樣設置搜索功能存在一些問題:用戶在搜索時不會在乎内容存在于哪個闆塊,而是第一時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而最右默認的搜索結果默認要先經過話題跳轉,不能滿足用戶迫切觀看内容的期望。
此外,據調研發現,口碑傳播是最右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但隻有通過左上角的搜索才能添加好友,步驟十分複雜。
優化建議:建議最右将搜索結果增添一個複合展示的“綜合”選項,不論用戶主題還是帖子,讓用戶無需二次點擊,可以直接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提高使用效率。具體修改如下圖。
最右搜索功能建議
不論是搜索功能還是導航欄功能,最右都在極力引導用戶使用他們的話題功能:為了方便内容的管理與分發,最右會在用戶發帖的時候讓用戶為内容添加一個話題标簽(沒有話題标簽的内容不會被推送)。
最右搜索功能建議
與話題标簽相匹配的是最右的另一個主模塊“話題”,但實際上用戶并不認可這個話題的分類功能,甚至大多數時候把話題當作了一種累贅,一種過于繁瑣的操作方式。
最右的話題模塊
根本的原因在于,最右沒有在源頭讓用戶養成使用話題的習慣,用戶不能直觀地感受到話題功能給自己帶來的價值:
- 用戶所關注的話題除非自己點進去,其内容不會在其他區域曝光,用戶缺少關注話題的操作感,很少主動關注話題。
- 單個話題内的優質内容所占比例較低,用戶在單個話題模塊的娛樂體驗會降低很多。用戶會本能的排斥單個話題的内容。
- 用戶使用話題模塊的途徑是由各種入口進入到相應的話題闆塊中,至少需要兩步操作,而用戶的大部分注意力都已經被主頁的内容所吸引,兩步操作足以讓用戶将該功能拒之門外。
- 雖然“話題”是集管理社區,分發内容于一身的功能。但對于用戶來說,娛樂的分類并沒有那麼重要。能開心就好,且越意外的内容,越會吸引人,娛樂這個大主題不改變,用戶很難會更多使用“話題”功能。
優化建議1:将最右欄“關注闆塊”的信息流内容由“關注的人發表的内容“更改為”關注的話題和有關話題的優質内容“。
關注模塊修改建議
作用為一個内容模塊,首頁的整體産品邏輯是通過優質的内容來吸引用戶,通過本身所帶的強社交屬性沉澱用戶。但關注欄推送的是關注用戶發表的内容,雖然更加強化了社交屬性,但整體内容質量卻下降一大截,與本身産品邏輯相違背。用戶對主頁的期望是優質的内容,所以很少會觀看關注欄,甚至有的用戶很少會去關注其他用戶,這樣關注欄會顯得過于雞肋。
如果将關注欄内容改為關注話題,由整個話題支撐的信息流的内容質量會提升很多,用戶有了對于關注話題有了操作感,得到了話題功能所帶給其的價值,才會開始認同這個功能并開始使用它。
優化建議2:在帖子詳情界面的話題欄加入一鍵關注按鈕。降低用戶關注話題的門檻,提高用戶關注話題的操作感,與前面的建議相互配合,提高話題功能使用頻率。
話題模塊優化
優化建議3:在發現話題欄點擊内容界面跳轉至相應話題,而不是内容詳情。話題模塊本身是以話題為緯度的内容推薦,目的是促使用戶使用話題功能,為達到這一目的,不論用戶點擊推薦内容的任何部分都應該跳轉至話題界面。
話題模塊優化
3.2 社交互動
雖然最右滿足用戶的核心需求是給用戶提供有趣的内容,專治不開心。但其核心的内容為二級内容,内容本身由社交産生。且由于其面向的核心用戶為95後的大學生,乃至00後的高中生和初中生,這類用戶的人生價值觀還在成型階段,交際圈十分有限,有着旺盛的拓展社交圈的需求和自我認同的需求。
但市場上大多産品的社區氛圍并不被學生群體以及年輕群體所認同,他們無法産生歸屬感。而最右給他們提供給了一個輕松而又正能量的平台。
社交的用戶場景大緻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 在浏覽有趣的内容的同時看到感興趣的評論,自己也去插一嘴。
- 在交友貼和感情貼有目的地進行交流。
- 想認識些陌生人,打開紙飛機(陌生人匹配聊天),開始五分鐘的随機匹配。
- 經營自己的空間,發一些自己獨特的内容,在最右經營自己的“朋友圈”。
- 看到關注的人發了動态,随手點個贊,友善地評論一下。
對于以上的場景,下面分别對其涉及到的功能進行分析:
3.2.1 評論區互動
以内容為基礎的社交我稱之為被動社交,用戶的主要目的為浏覽内容,因其用戶有着旺盛的社交需求,在浏覽時會有着各種社交沖動。最右通過不斷完善他得評論體系以及細節交互,激發并滿足用戶的這個需求。
作為最右最重要的ugc内容生産地,評論區在最右的叠代中變得越發的重要與多元化,從一開始的神評功能的出現,到突出神評論,到後面的彈幕的出現。最右時刻都在強調“互動”的重要性。
最右用戶在評論區的互動
用戶的社交需求是怎樣被激發出來的呢,我認為是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 社區本身注重2級内容,人人的發言都可能被選為神評,且社區用戶就是社區的管理者,再加上最右官方的嚴格審核機制把控内容價值取向。給用戶提供一個去中心化的平等交流的平台。
- 滿足了青少年自我展示的需求。00後群體的屬性決定其核心需求為娛樂和社交,且不易出産一級優質内容,最右将二級内容做大,通過争奪神評,恰好滿足了青少年自我展示的社交需求。
- 利用了青少年群體“有回必應”的特質。學生群體相對成年人會有跟多的耐心,會将網絡上的社交等同于現實的社交來對待,很大一部分人會認為評論不回不禮貌。而最右通過三級内容“回複”展示内容,進一步引導其進行評論。
- 濃郁的社區氛圍使用戶産生認同感。通過以上兩點,再加上最右的強運營,社區形成一股濃郁最右所獨有的愉悅、多元與向上社區氛圍,在這種氛圍下,最右用戶更願意放下戒備的心理去和自己認同的人或内容互動。
3.2.2 通過特定話題社交
為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最右官方也推出了部分強社交屬性的話題。比較有代表性的為跟拍,問答和樹洞,以及話題廣場中的互動模塊的主題。這些功能的入口都在話題闆塊中,其中各種互動模塊二級菜單的發現欄。
其中跟拍是由一個用戶發起一個主題的視頻内容,其他用戶追加類似或相關的其他視頻的一種互動式内容;問答是由一個用戶提出一個問題邀請其他用戶來回答的發帖模式;樹洞是最右中唯一一個匿名發帖的話題。
跟拍和問答
在調研中發現這些功能的實際情況并不是很高,筆者認為原因在于:
- 在對社區内容的分析中已經說過,用戶很少使用話題功能,話題功能下的發現闆塊使用流程更加繁瑣,用戶更難去使用。
- 話題作為内容分類管理的一個功能,雖然存在通過一個話題聚集一類人的社交功能。但在用戶的思維邏輯中,這始終是一個内容分發的分類模塊。
- 話題模塊将内容和社交強行柔和在了一起,使其底層邏輯有些混亂。對這個闆塊用戶并沒有明确的心理預期,不知道是什麼所以不去使用。
優化建議:建議同之前對于話題模塊的建議,想讓用戶使用話題應該讓用戶對話題更加熟悉以及對話題有一定的操作感。其次将有着強社交屬性的功能分離出來(比如之前分析的關注的人的動态),入口設置在“消息”欄,這樣用戶在聊天結束或者想要聊天時可以第一時間找到交友的入口。
聊天框和消息功能欄
但從從下面面要分析的最右最新推出的社交新功能看。顯然對于社交,最右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布局,而社交的入口一定是放在消息欄,承載着社交屬性的消息欄架構如何設置還要看新功能能的測試結果。
3.2.3 空間動态和紙飛機(陌生人社交)
目前最右的消息欄功能十分簡單,隻有提醒和私信兩個模塊。兩個人的對話框也隻有文字語音和圖片三個選項,可以說相當簡潔了。而未成年人對于社交的需求是樂趣大于效率,個性大于簡潔,對于消息欄,最右還有很大的運作空間。
而在我的主頁中可以發現,最右已經比較隐晦地上線了其新的功能:空間動态和紙飛機。
陌生人社交紙飛機以及我的空間
這兩個功能與社區原有功能并無聯系,是針對最右年輕的用戶群體的社交需求所衍生出來新的社交功能。
(1)紙飛機
紙飛機針對年輕用戶,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認識新朋友的途徑(形式有些類似于soul),具體的規則為:
- 通過算法随機兩兩配對,進入一個臨時聊天框,雙方除性别外的所有信息都不可見。(頭像是随機出現的卡通頭像)
- 五分鐘的聊天時間,任何一方退出聊天都會終止,聊天終止時可以查看對方是誰,點擊進入對方主頁。
- 倒數到1分鐘時,雙方可以選擇是否繼續聊天,如果都确定,則會保留聊天框,且能看到對方是誰。否則時間耗盡後終止聊天。
匹配和聊天框
不論從界面還是内容我們可以看出,與最右社區界面區别很大,這是一個完全割裂出來的功能。目前其入口在“我的”界面,可見其還在測試階段。通過調研以及我自己的使用經驗可以看出,紙飛機功能完全不同于其他陌生人社交軟件。匹配聊天内容相對友好,話風十分“最右”,用戶體驗很高。
聊天結束或點亮後保留聊天
與陌陌探探等成人陌生人交友不同,最右的用戶都是些青少年用戶,他們交友的目的十分純粹,一部分是展示自我,一部分是單純想找人聊聊天,在加上最右嚴格的内容審查機制,紙飛機聊天内容十分友好。由于年輕人有着足夠的耐心和好奇心通常都可以聊完這五分鐘的時間,這也給用戶有了很好的體驗。但同樣由于大家一般都會聊夠5分鐘,這個時間是否合适或過長還要通過用戶的使用數據來判定。
雖然總體體驗較高,但由于還在測試階段,功能還不完善:
紙飛機體系與原有社區體系幾乎完全割裂,保留下來的聊天進入太過繁瑣。
優化建議1:将保留下來的聊天與私聊功能打通,在私聊界面顯示聊天來源。優化建議2:推薦加入語音消息并擴充表情庫,更加豐富的表情可以幫助用戶更快的破冰。
(2)個人空間
個人空間是最右建立自己社交體系的一個嘗試,通過構建自己的空間動态來讓其他用戶了解自己,或者通過空間動态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但空間無論是結構還是信息流推送方式都和最右社區内容功能極為相似,且和社區内容體系完全割裂。
很多用戶在社區發帖也是為了記錄生活,空間功能對于大多數人隻是解決了自我展示的需求,而把一個自我展示的功能做的如此的重且和現有社區重複度如此高顯得十分繁重。而相似的内容卻完全割裂會讓用戶自然的二選一,新的功能此時非常雞肋。
空間模塊和廣場動态
優化建議:建議去掉空間功能,最右的根本定位是帶有重社交屬性的内容社區,其社交屬性是建立在優質内容基礎上的。内容過于重複的樣式以及與最右核心功能相割裂内容會讓用戶本能地排斥使用,即使是獵奇心理的年輕人也是一樣。
如果最右想要拓寬邊界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專門社交系統,還需社區本身出發,給用戶提供更多附屬于社區新鮮的社交玩法。而不是生硬地推出一個形式相同且與社區功能同級的又一個“社交平台”。
四、總結
從一開始用戶組織的“一星護右”(為了保護最右不讓其他人發現破壞而故意差評)和“最右觀光車”(到最右搬運的内容出處去打卡),我們可以看出,最右的用戶是一群真的對社區有感情,且有着一定凝聚力的年輕人。這一凝聚力來源于最右強運營下的社區氛圍,以及二級内容為中心的去中心化的相對平等的用戶體系。
最右社區從一開始單純的娛樂社區,到後來将目标用戶鎖定在95後這一年輕群體,社區的社交屬性越來越重。最右社區規模在逐漸壯大,也在向更多相關領域拓寬其産品的邊界。
由于其内容和社交相結合的社區屬性,最右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其産品邏輯的梳理,在很多方面其整體邏輯是不清晰的。
究竟是内容還是社交,以哪個為主以及以什麼維度來向用戶推送内容,最右在這一點上整體的邏輯比較混亂,最有代表性的是的最右新推出的空間功能和“最右”功能界面的關注模塊。
憑借優質的二級内容和強運營下健康的社區氛圍,今年最右的用戶迎來了一次猛增,但随着用戶量的劇增,最右面臨的問題不光是老用戶與新用戶的矛盾與融合,還有其不算強大的算法機制,社區内容需要使用圈子功能和用戶審核雙重機制來輔助分發。
從搜索模塊和圈子功能我們就可以看出最右在極力鼓勵用戶去使用其圈子功能,從而方便分發以及用戶在社區沉澱下自己關系鍊。
但圈子的作用卻隻體現在了“幕後”而不是台前,用戶隻是感受到你一直在給我推銷,卻體會不到“圈子”功能帶來的切實的作用。從而用戶并不會買這個賬去使用其圈子功能。
希望最右能從用戶使用圈子帶來的實在操作感和該功能可以方便用戶的某些操作出發,而不是隻從産品自身的角度出發來強推圈子功能。
最後說一說最右的社交功能,由于其用戶和内容架構均帶有較強社交屬性,筆者認為其不需要在最右搭建一個完整的社交平台,畢竟社區的根本還是内容并非社交。
但通過“紙飛機”的成功,可以看出,最右可以構建其依附于社區内容的趣味社交入口,并将其統一在消息模塊,從而進一步提升用戶的留存和使用頻率。
最右能否找到真正适用于自己的社交之路,是其能否可以打造出一個屬于年輕人的娛樂社交平台關鍵。
本文由 @吉吉吉吉吉阿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