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鍋是一種可是咱山東名菜,多在傳統春節期間食用。尤其是在咱山東淄博博山,博山人對于過年(春節),是特别的重視。過去人窮,過年就特别的隆重——早早的就準備年貨,早早的就開始準備年節大菜。在各種各樣的博山年節菜中,有一樣菜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著名的“博山酥鍋”。
博山人對于做酥鍋,有一種近乎神聖的意思——家家都做,好像沒有了酥鍋就不是過年。所謂“窮也酥鍋,富也酥鍋”,那是說做酥鍋的原料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來搭配。來客人了,盛上一盤:嘗嘗俺家酥鍋!所以有“家家做酥鍋,一家一個味”之說。
那酥鍋是怎麼來的呢?那可大有講究,傳說是清朝初年顔神鎮一位叫蘇小妹的婦女創始,故菜名為“蘇鍋”。又因此菜肴用醋較多,以肉魚骨刺酥爛為主要特征,遂改名為“酥鍋菜”。
做法:帶皮五花肉,切寸方;豬蹄,劈開;雞,剁寸方;(也可加寸方牛肉豬排骨)。以上入涼水鍋内,加熱至串出血水,備用。
上好漿豆腐,切三分厚的片;魚(選肉厚刺少的品種)切寸段。
以上開油鍋,炸至金黃色時撈出,備用。
養好的海帶,切二指寬大段;藕,切三分厚的片;大白菜切寸段,備用。
大蔥切大段,姜拍散,花椒、八角用料包裝好備用。
精鹽、白糖、料酒、醋備用。
大沙鍋一口。把豬排骨鋪在底層,以防糊鍋,然後把備好的各種原料分層裝入鍋内,注意每層不要太厚。蔥姜料包可以放在稍靠下一些。裝至離鍋沿二寸時,用大白菜幫圍在鍋沿(豎着圍,一片壓一片,象荷花),使鍋加高,繼續裝入原料,最後可使原料高于鍋沿三、四寸,把鹽、白糖、料酒、醋調和加入鍋内。如白菜太少,為防糊鍋,可以加一點水。把白菜葉合龍,用鍋蓋壓住。
起慢火,慢慢的“酥”,一般要12小時左右。其間注意鍋中的湯不要沸出,可以從側面把湯舀出,直至不在沸出後從頂端再加入。待鍋中原料漸漸下沉至鍋沿以下,頂部白菜幫也變為褐色了,熟了,即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