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好喝的棗茶

好喝的棗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20:56:19

突然聽說北方也産茶,讓人小吃一驚。可細想,茶這東西,其實也就是一種有味有益的植物,茶樹從來并不隻是一種,所以也就深以為然了。現在可做商品的北方茶好像也不少了,比方杮葉茶、比方枸杞茶,再比如棗芽茶,等等。但從習慣上,還是從茶店裡,稱若幹知名的南方茶來喝,已是腸胃的條件反射性需求。

四月風大,出戶不易。今天醒早,又有些無聊。于是約起,乘西風正歇,上山,去采酸棗芽。

果然,谷雨季節的酸棗枝,莖皮在枯萎了一冬之後顯見有了些舒展,泛出些油光。傍着針刺,綠中泛黃的嫩葉正在吐露它們的青春。嫩,真是一個好詞,雖然淺顯,卻會讓人聯想到好多。多虧有準備,我們在此駐足。一邊采撷,一邊看小袋裡的綠逐漸飽滿。側葉、頂葉,順序入手。無奈的是,千躲萬避,酸棗樹的針刺總是要從我的手背經過,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熾熱的劃痕。甚至有些個不勝防的,會把它的尖刺在我的皮肉中深入。

好喝的棗茶(喝上一杯棗芽茶)1

回家在陽台上晾了,三個小時後有了些失水的狀态,馬上小心入鍋去炒。殺青、搓卷、炒熟,這個過程真的還是初次的實踐。多虧小心,所以成品出來,基本上還可以入眼。

玻璃杯中泡了,旗戟翻飛。一層嫩綠先是在杯口浮着,終于忍受不了重力的作用,飄飄搖搖接二連三地落入杯底。那顔色,像極了新購的明前龍井;那味道,也确有一股透着草味的清香。隻可惜,采的不夠多,隻算是“一品”大員,隻夠一品已。

好喝的棗茶(喝上一杯棗芽茶)2

酸棗與棗是姊妹,據說,棗芽也可以炒茶。而且,它們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都極其相似,它們的藥理作用也極其相似。

所以想到了棗。酸棗的苗木是棘。雖然沒有去考證,但想都不用去想,棗與棘一定是一個科的植物。古人造這兩個字,是從視覺角度出發的。棗字下面兩點,象形于高大,有不停上長之含義;把酸棗稱之為棘,部首并立,象形叢生。棗與棘,在字面上,就給人一種圖畫般的感覺,這真是中國漢字永遠的魅力。

而在我們的閱讀實踐中,棘與棗似乎并不是一家子。常在一起混的,是荊。比方荊棘叢生、比方披荊斬棘……

比起來,在北方,荊比棘與人類的關系要密切的多。有過一個思考,廉頗雖粗,但他當年也有一絲小狡猾,絕非一介莽夫。他因愧生義時,到閵相如門下袒背負荊以示誠意。現在想來,其實,他為了表示和解,應當“負棘請罪”才更見誠意。

荊條在北方,至少與人類相伴了五千年。北方無竹無籐,編制筐箱一類,隻能用荊條。荊條也不是随意可采割:早一年秋,見到荊叢後,從地平刈割。第二年,新生的荊條會直而高,不出斜枝,是編物的上等材。古人從田裡的收獲,大多是憑借一條扁擔兩個荊筐挑回家的。有意思的是,荊雖然與棘一樣在丘陵地帶瘋長,即所謂“荊棘叢生”,外形也有三分相似,但它要柔順許多。最顯著的,是它沒有那些個尖如針錐的硬刺。

好喝的棗茶(喝上一杯棗芽茶)3

成語作“披荊斬棘”。荊冠以披,即用手撥開即可;棘冠以斬,必須要用刀斧砍斫。這是古人開山行路的經驗,雖然都是形容開路的艱難,但其核心意義,在同一個詞中是有輕重之分的。

所以覺得,有時候我們對于傳世的,那怕是一些耳熟能詳的常用語,有時隻是約略去想了,并沒有細揣其要。往大了說,金錢的傳承往往是短命的;文化的傳承,卻往往是千錘百煉的。這也是文化能夠穿越時空的魅力所在。

轉眼間,浮想了不少。卻發現眼前的酸棗芽茶,雖然已是三泡,卻仍碧綠如初,清香依舊在鬥室間氤氲開去。

2021年4月#美文/随筆##茶餘飯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