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一些關于三大報表的解說,都不是很生動、很貼切,都不能讓普通人一聽就明白。今天的這個,我看說的很好,轉過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要是碰到了不太明白會計工作的老闆,會計也可以按照這個邏輯講給你們的老闆聽。
(提醒:文章是老文章,個别地方未随着現行政策的變化而變化,比如文章中所寫所得稅率,還是為幾年前的33%。大家借鑒看,重點看其理解的思路)
一、三張流量表的關系,你清楚嗎?
先看一看資産負債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出報表的那一時刻,這個公司資産負債情況如何,是窮還是富,窮的話,窮到什麼地步,富得話,富得是不是流油。
所以,這張報表,關鍵一點是看是什麼時候出的,時點對這張報表的影響很大,因為,昨天窮,不一定今天就窮,今天富,不一定明天也一定也會福,沒有一個人會在一輩子總是一個狀況,對吧。
看這張報表時,最重要的一個“勾稽關系”就是資産等于負債加上權益。如何理解呢?就是,我現在擁有的一切,不外乎來源于兩個方面,一個是本來就是自己的,另一個就是借來的,自己有的,再加上借來的,當然就是我現在擁有的一切。在會計上,目前我擁有的一切,就叫資産,而借來的錢,就是負債,自己的,就叫權益。這就是資産負債表最重要的内部“勾稽關系”。
再看一看利潤表或損益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裡,這個公司損益情況如何,就是說,在一段時間裡,是賺了還是賠了,如是賺了,賺多少,如果是賠了,賠多少。
所以,這張報表關鍵一點,就是看這段時間有多長,一般是一個月,一個季度或一年的時間。在這張表裡,最重要的一個“勾稽關系”就是收入減去成本費用,等于利潤,這個關系就太簡單,就不用多解釋了。
我們再看一看現金流量表,這張報表主要是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裡,這個公司收進了多少現金,付出去了多少現金,還餘下多少現金在銀行裡。
這張報表的關鍵也是要看這段時間有多長了,這一點同利益表或損益表一樣。在這張表裡,最重要的一個“勾稽關系”就是流入的現金減去流出的現金,等于餘下的現金,這個關系也十分簡單,就不用多解釋了。
講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會計報表真是太簡單了,這些關系真是小學生都東西。是的,這是從大的層面上來說,是很簡單的,因為必盡是表内的關系,大多數是一些加加減減,然後彙總,隻要明白各個項目内的加減關系,同時計算沒有什麼問題,一般不會出什麼錯。
但也不要小看這些表内“勾稽關系”,特别是資産負債表裡的那個“勾稽關系”,就是資産等于負債加權益,這個是會計的一個核心原理之一,很多會計平衡的概念,都是從這個等式引申出來的,正可謂,最簡單的邏輯,涵含着最複雜的道理。所以說,不要小看看拟簡單而平淡的東西,其實,細細琢磨起來,會得出很多更深層次的道理來。
好了,在了解了表内關系之後,我們再來看一看這些表的表間“勾稽關系”吧。
二、先來看一看資産負債表同損益表(或利潤表)之間的“勾稽關系”
資産負債表同損益表的表間關系主要是資産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期未數減去期初數,應該等于損益表的未分配利潤項,
因為,資産負債表是一個時點報表,而損益表是一個時期報表,兩個不同時點之間就是一段時期,這兩個時點的上未分配利潤的差額,應該等于這段時期内未分配利潤的增量。那可能有人要問了,為什麼單單拿未分配利潤來比較呢,不拿其他的來比較呢?
首先簡單解釋一下,什麼叫未分配利潤,未分配利潤就是企業支付成本費用,取得收入,然後交了稅金,付完利息後,将餘下的利潤分給股東之後,最後餘下的錢,企業的所有活動産生的經濟效果,到最後,都要體現到未分配利潤下來,做個最後的了結,而其他的項目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表内的關系上,而不是通過表間關系現體現的。
三、再來看一看資産負債表同現金流量表之間的“勾稽關系”
資産負債表同現金流量表之間的關系,主要是資産負債表的現金,銀行存款及其他貨币資金等項目的期末數減去期初數,應該等于現金流量表最後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流量。
資産負債表是一個時點報表,現金流量表是一個時期報表,表間關系的原理同上。想進一步解釋一下的就是,什麼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這個概念對于現金流量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現金大家都明白,就是實實在在的票子和放在銀行裡的銀行存款,是廣義上的現金,而現金等價物是個什麼概念呢?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把這些東西當成現金來看待的,那企業裡,哪些東西可以被當作現金來看呢?主要包括短期投資,以及可以馬上變現的長期投資等,那為什麼這些東西可以當作現金來看呢?主要是因為他們可以随時的變成現金,可以馬上在交易市場上賣了,換回現金,這個同現金沒有太大的差異,除了可以從交易市場上換回現金外,幾乎還可以直接做為支付手段,支付給客戶,因此,在現實運作中,可以将這些東西,看成與現金一樣的,在會計上,就叫現金等價物。
至于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之間的關系,要通過很多的運算才可以說明,比較複雜,我們可以在以後的時間裡,和大家具體的讨論。要注意的是,這兩張報表,有他們的相同之處,也有他們的不同之處。
所謂相同之處就是,他們都是時期報表,就是反映一段時期内的一些活動情況,一個是反映一段時期内的利潤情況,一個是反映一段時期内的現金流量情況;
所謂不同之處就是,編制的基礎不同,在會計上,對經濟活動,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一種叫收付實現制,就是真正收到錢,才叫收入,在會計上才确定收入,真正支付錢時,才叫支出,在會計上才确定為成本費用,而無論這筆錢是不是應該由收付的當時期間負擔,這個可能好理解一點,再來一個不好理解的,就是另一種處理方法,叫權責發生制,什麼意思呢,與收付實現制正好對着來,就是在會計上确定收入和成本費用時,不是看是不是真正收到或支出的錢,而是看這些收入和支出是不是“應該”由當期負擔,不由當期負擔的,就不确定,而是等到應該負擔的期間再确認。還真是有點讓人不好理解,難怪有人說學會計和律師的這幫人,都是“狡猾狡猾的”,呵呵。
好了,以上我們聊了二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企業中有哪些報表,二個是這些報表是個什麼關系。那如果手頭上有了這些報表,同時也通過上面的方法,确認也這些報表從形式上沒有什麼問題,也就是說,這些會計人員至少說得象是真的,那我們應該如何來看懂這些報表呢?
在第一部分中,我們講了在一般的企業中,有哪些報表,這些報表主要告訴我們什麼信息,以及表内及表間是什麼關系。
下面我想簡單的講一下,拿這些報表後,重點看哪些地方,以便得到報表的主要信息。由于要得到企業的一些深層次的信息,必須結合幾個報表的各個項目一起來分析,因此,我們先講一講各個報表的形式結構,然後再講一講用于分析報表的分析方法及幾個主要的分析指标比率的含義。
四、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報表的形式結構,先看一看資産負債表
正如我們在前一個部分所講的,資産負債表是一張時點報表,也就是說,在某一個時點上,企業的資産負債狀況如何。過了這個時點,企業的資産負債情況就會不一樣了,所以,拿到這張表的第一反應,就是要看一看是什麼時點的報表,這一點很重要。
從資産負債表的表結構來看,國外的表結構一般是上下結構的,也就是說,将資産負債表分成上下兩部分,将資産放在表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依次是負債和權益;而中國的表結構一般是左右結構的,就是将表分成左右兩個部分,将資産放在表的左邊部分,右邊的上半部分放負債,下半部分是權益。但無論是上下結構,還是左右結構,隻要是資産負債表,都依據資産等于負債加權益這個公式進行編制的,這個公式全世界一樣,沒有什麼中國特色。
同時,在資産負債表裡,資産和負債的各自的明細項目,都是按資産或負債的流程性大小順序來排列的,即,流動性高的放在前面,流動性差的放在後面。所謂流動性,就是反映了可以“兌現”或者就要“兌現”的時間長短,如果一項資産,馬上就可以“兌現”,如,短期投資,這項目資産就是流動資産,就流動性來說,短期投資的流動性當然不及銀行存款等貨币資金,因為銀行存款本來就屬于現金範疇,也即兌現時間為零,對兌現時間越短,流動性就越高,反之亦然。同理,如果一項負債,被要求兌現的時間越短,流動性就越高。流動性是資産負債表中各明細項目放置位置的一個主要依據。
我們看一看資産負債表的左邊,即資産類,可以看到,資産被分為了流動資産,固定資産及無形資産等小類别,并分别有小計,這些反映了一個公司資産的分布形态,也就是說,公司的資産是以什麼形态存在的,是以流動資産形式存在,還是以固定資産或無形資産形式存在的。資産是以什麼形式存在很重要,反映了資金的運用方向。
再進一步的看,如中流動資産中,這些流動資産分别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是将錢全部放在銀行裡,還是有多少以存貨的形式放在倉庫裡,有多少以應收帳款的形式存在而還沒有收回。将各類資産從總體到明細層層分解來看,以确定這些資産的存在形式。同時可以将幾年的同類資産的金額進行比較,看看有什麼變化或趨勢,結合企業的行業特點,産品特點和企業規模等進行分析,可以找出你想要的信息。具體的分析的方法,我們可以在講到财務報表的分析方法時,再詳細解說。
在這裡,我想重點強調的是,在流動資産中,關注比較多的是幾個項目,一個是應收帳款項目,另一個是存貨項目,第三個是待攤費用項目。應收帳款就是東西賣出去了,我們還沒有收到客戶的錢,對這個項目的關注主要是出于現金流入風險的考慮,俗話說得好,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到手的錢,才是自己的。因此,對這個項目的關注,一個是從金額的大小來看,金額越大,風險越大,當然,這個要與銷售收入相比較才可以說明問題,絕對數大不可真正說明問題,再一個就是,應收帳款金額的大小,同企業的性質也有關系,批發企業一般是以賒銷的方式進行銷售的,因此,應收帳款項目金額可能就比零售企業的要大,因為,零售企業主要是以現金收款方式進行銷售的。
第二個是看應收帳款的時間長短,也就是這個錢已有多長時間沒有收回了,拖的時間越長,客戶不還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三個是看是誰欠的錢,看一看這個欠錢的公司還錢的能力有多強,分析一下這個公司的銷售能力,産品盈利能力及現金流量等。第二個要關注的就是存貨項目,所謂存貨,就是放在倉庫裡的,用做生産的原材料,半成品或産成品,這個項目的多少,反映資金有多少被壓在倉庫中。我們常說的,減少資金的占用,加速資金的周轉,主要的就是說的要減少這個項目的金額。這個項目金額越少,說明,企業在這個環節積壓的資金就越少,資金周轉就可能越快。但這個金額的大小,也要看是什麼樣的企業,企業的生産方式或需求應對方式不一樣,這個項目有可能會有不同的特點,如,按庫存生産的企業,存貨就可能比按訂單生産的企業要多。第三個要關注的就待攤費用,什麼是待攤費用呢,說簡單一點,就是前期支付了應該由以後好幾期應該負擔的錢,打個比方,今年元月份就将今年12個月的房租錢交算了,元月份交了全部的錢,但元月份不應該負擔全年的房租費用,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實際支付了多少錢,不一定就确認為支付當期的費用,應該将它分攤到以後幾期去,這個概念顯然就是我們在前面講過的權益發生制的概念範疇。那為什麼要關注這個項目呢,主要是因為,這個項目嚴重影響當期的利潤,是産生利潤額與現金淨流量差異的主要原因,與這個項目相似的還有幾個項目,一個是折舊,一個是長期待攤費用,還有就是一些資産的減值準備,這些都是影響利潤,但不産生現金流量的項目,要引起關注。折舊和待攤費用,包括長期和短期,都是前期大量現金流出後,對本期及後期的影響,而一些資産的減值準備,如,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則是反映這些資産在市場上的價值變化,減值準備越大,說明這些資産在市場上的價值就有可能貶值越大。
以上重點是對資産中的流動資産的一些項目進行了簡單的說明,在負債項目中,有幾項目也要引起關注,一個是長期借款,一個是應付帳款,再一個就是未付稅金。在長期借款項目中,要關注的是,長期借款的金額有多大,二是借款期間有多長,三是向誰借的款,四是借款的利息是多少,這些在報表及報表附注裡都會有說明。應付帳款反映有多少錢應該付而還沒有付給供應商的,在關注這個項目時,一個是金額大小,二是欠了誰的,三是欠人家多長時間了,這個項目反映的是本企業運用其他企業的資金的多少。再一個要關注的是未付稅金,這個是反映企業一共還有多少應該交納而還沒有交的稅金,包括全部的稅金,如所得稅,營業稅等。
在權益方面,我們也有幾個要重點關注的,一個是實收資本或實收股本,這個項目反映的是公司所有者,投資人或股東,他們在公司才開業的時候,投到公司的錢。在關注這個項目時,一個是要搞清楚主要的投資人或股東都有誰,都投了多少錢,占總投資額的比例有多大,為什麼要關注這個呢,主要是看一看,誰是老大,誰在公司說了算,因為,出的錢越多,在股東會上說話就越算數。在權益方面,我們另外要關注的二個是資本公積項目和未分配利潤項目,所謂資本公積,簡單的說,這些錢确定是股東或投資人的,但沒有明确說明,具體哪個股東或投資人應該分多少,可以把它看成是還沒有最後分配到股東或投資人自己帳上的公共的錢,共有的錢。
為什麼會有這處項目,這個項目是如何形成的,說起來就比較複雜了,主要是幾個方面,一個是股票或資本溢價,說簡單一點,就是在公司成立後,後來加入的股東或投資人,應該要比公司成立時的股東或投資人支付要多出一部分錢,才可以得到與在公司成立時的股東或投資人一樣的持股比例,為什麼呢?因為人家比你先投入,比你多承擔了資金的風險,你的資金沒有承擔這些風險,如果要得到與以前股東或投資人相同的持股比例,當然要多付出一些錢來,後來的股東或投資人多付的那部分錢,就是股票或資本溢價。資本公積另外一個重要來源就是,公司以外的人捐贈給公司的東西,對方捐贈的是公司,而不是某一個股東或投資人,因此,這些東西是全部股東或投資人公共的,于是做為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就比較簡單了,就是公司從開業到出資産負債表這個時刻,公司一共有多少利潤或虧損,關于這個未分配利潤項目是如何來的,這個就是利潤表或損益表主要要說明的了。
這些天一直在忙于一個項目,一直沒有時間将這個内容繼續講下去。今天抽點時間出來繼續我們的話題!
在本話題的第二部分,我們談過了有關資産負債表的一些内容,在接下來的這部分裡,我們談一談有關利潤表(或叫損益表)的相關内容,同時,我們還将談到利潤分配表,利潤分配表是利潤表的一個附表,輔助說明在利潤表裡的最後一項,就是稅後淨利潤是如何在企業所有者之間進行分配的,未分配利潤是如何得出來的。
利潤表主要說明稅後利潤産生的過程,而利潤分配表主要說明稅後利潤的分配過程及未分配利潤的計算過程。
與資産負債表是個時點報表相對應,利潤表是一個時期報表,也就是說,在多長一個時期之内,産生了多少的利潤或虧損,時期長短不一樣,利潤或虧損(既損益)是不一樣的,所以,拿到這張表的第一反應,就是看一看,這張表說的是哪段時期的利潤。
從利潤表的結構來看,表的項目分為五個層次,從上到下分别是,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及淨利潤。我們可以從兩個方向來看這張報表,一個是從上向下看,通過計算主營業務收入到得出淨利潤這個過程,可以看出這個淨利潤産生的過程;如果從下向上看,即先看淨利潤,最後看主營業務收入,可以得出淨利潤産生的原因。從分析的角度來說,應該是從下向上看,我個人也習慣從下向上看,首先看最後的結果,是賺了還是虧了,然後再看,是如何賺的,如何虧的。
五、好的,那我們就從下向上來看這張利潤表吧
利潤表的最後一項,就是淨利潤,注意,我在這裡強調一下,是淨利潤,而不是未分配利潤,我看到太多的人,把利潤表的最後一項當做是未分配利潤,記住,不是未分配利潤,而是淨利潤,未分配利潤是利潤分配表的最後一項,是利潤分配表要說明的問題,而利潤表隻是說明淨利潤是如何來的,至于淨利潤如何通過分配過程,最後如何到未分配利潤,是利潤分配表的事。
好了,我們知道了淨利潤是多少了,那它是如何來的呢?淨利潤是個什麼概念?就是交了所得稅之後,企業最後得到的錢,因此,我們可以向上看,可以看到,利潤總額是多少,所謂利潤總額,就是企業經過一段時間後,總共得到了多少錢。在得到利潤總額後,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以所得稅的形式交給國家,餘下的部分就留給企業了,這就是淨利潤。
這裡,可能大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所得稅是如何計算出來的,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涉及到國家的稅法了,總的計算方式是把利潤總額去乘以一個比率,這個比率就是我們常說的稅率,得出的這個數就是要交的所得稅了,說起來簡單,但具體到某一個企業、行業、地區等,就比較複雜了,因為,國家為了從總體上調控産業結構和地區平衡,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地區,其所得稅稅率是不一樣的,同時,還出台很多相關的優惠措施,這些相關細節寫在相關的稅法或規章制度裡,也不是我們一下子可以搞得清楚的,有時候還真的模棱兩可,一時半會還真難搞清楚,如果真能一下子搞清楚,那些稅務師可能就沒飯吃了,那些稅務機關的大爺們可能就沒有私底下收錢理由了,收入少了一大半,他們也不會幹。所以,我們在這裡就不再提關于稅務方面的細節,我們隻要知道這麼幾點,一是一般的國内企業的所得稅都是33%,二是經濟特區和經濟開發區所得稅減半,三是如果你是外資企業,還有更多的優惠等着你。
好了,我們再看一看利潤總額這個是如何來的,我們剛才也說了,利潤總額就是企業經過一段時間後,總共得到了多少錢,大家注意,我在這裡隻是說經過一段時間得到的錢,而沒有說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而得到的錢,這有什麼區别呢?當然有,企業在一段時間内得到的錢,除了通過經營得到的利潤,即營業利潤以外,還有營業外利潤,什麼是營業外利潤呢?說簡單一點,就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俗話說,人無外财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就是說的這個營業外收入,當然,如果一個企業主要是靠營業外收入賺錢,那就很有問題了,所以,我們在看上市公司的報表時,不要隻看最後公司賺了多少錢,更要看一看,這個錢是不是通過自己的真本事賺來的,還是發的意外之财,目前有很多上市公司都是通過調節利潤表的營業外收入,來修飾報表的淨利潤,假裝自己賺到了錢,真是有點自欺欺人。OK,我們知道了利潤總額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憑自己的本事硬賺來的錢,即營業利潤,另一部分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即營業外利潤。
那我們向上看,進一步來看一看,營業利潤是如何來的,我們知道,一個企業的業務可能有很多,一般會有兩類,一類是主營業務,另一類是非主營業務,即其他業務。通過主營業務賺到的錢,我們叫做主營業務利潤,而通過其他業務賺到的錢,我們叫做其他業務利潤,因此,這兩類業務的利潤相加之後,減去這個期間為這兩類業務而耗費的一些公共支出,即我們常說的期間費用,如财務費用,銷售費用等,最後可以得到營業利潤。我們再向上看,而主營業務利潤是如何得到的如何,這個就比較簡單了,就是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再減去應該由主營業務負擔的稅金,就可以得到我們的主營業務利潤了,而主營業務收入在哪裡,就是我們利潤表的第一項,主營業務收入。
以上是我們從下向上看利潤表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我們可以更好的理想淨利潤産生的原因。當然,你也可以從上向下看利潤表,去關注淨利潤産生和計算的過程,但無論如何看,請大家記住利潤表項目的五個層次,依次是,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及淨利潤,并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以上是我們談的利潤表的内容,利潤表還有一個附表,就是利潤分配表,這張表主要關注的是淨利潤是如何在企業所有者之間如何分配的,以及未分配利潤是如何計算的。
在看利潤分配表時,我們要關注的就是利潤分配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方向問題,第二個是順序問題,從總體上來說,利潤分配的方向大體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留在企業裡,做為企業發展基金,另一個是分配給股東;從利潤分配的順序來看,是先留一部分資金在企業,然後再将餘下的分配給股東,在分配給股東時,順序是先分給優先股股東,再分給普通股股東。問題是,先留多少在企業中呢,關于這個問題,在公司法中都有統一的規定,可以按淨利潤的一定比率,提出一部分做為企業發展基金,就是我們常說的公積金和公益金,其實這個所謂公積金或公益金,同我們在前面講的資本公積性質是一回事,都是全部股東所有,而不明确具體哪個股東多少份額,隻是種類不同而已。提出一部分公積金或公益金的目的是發企業後期和長期發展做的準備,要幹企業,就要圖一個長期的發展,而不是咱們大家撈了一把後把錢分了散夥。通過這些分配之後,餘下的部分,就是未分配利潤,這部分利潤,可以留待以後年度彙同以後年度賺的錢,繼續參與分。
在前三部分中,我們分别講了财務的一些基本概念、資産負債表、利潤表及利潤分配表等,在這一部分中,我們打算對現金流量表進行簡要的介紹,關于财務報表的分析方法,由于涉及内容也比較多,我想後期會專門開一篇來做具體的介紹,因此,在這裡,我們将暫時不涉及這部分内容。
六、下面,我們來看一看現金流量表是個什麼回事。
所謂現金流量,簡單的說,就是在一段時期内,現金的流入,流出及結餘的多少,現金流量表的目的也就是反應企業在一段時期内,流入、流出企業的資金有多少、分别是從哪裡流來的,又因為什麼原因流出了企業,這段時期内,到底是流入企業的多,還是流出企業的多,用流入的減去流出的,結餘是多少,這個結餘,在财務上,我們叫現金淨流量。
我們可以将企業看成你家的水池,現金就是流經水池的水,現金流量表的作用,就是在水池的進水口按一個水表,在水池的出水口按一個水表,兩個水表分别記錄流入水池的水量和流出水池的水量,看一看一個月内,你們家一共用了多少水,排了多少水,然後用進水表的數減去排水表的數,再去看一看你家水缸裡的水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如果增加了,表示為以後停水做準備的水缸儲水量增多了,反之,就要引起注意,如果一旦停水,可能水缸裡的水不夠燒火做飯用的。
這當然隻是一個簡單的比方,現實中現金流量表當然不是這麼容易的。要理解現金流量表,除了理解現金流量表的作用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概念,就是收付實現制,關于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我們在前面的部分中,已經提到過,在這裡我們就不再細說了。要注意的一點是,現金流量表是按收付實現制來編制的,而資産負債表、利潤表及利潤分配表都是按權責發生制編制的。為什麼有了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報表外,還要求編制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報表呢?這是由于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的本質差異造成的,由于一般會計準則大多要求企業以權責發生制來進行會計的核算及報告,而權責發生制的一個特點就是,确定了收入,但不一定收到了錢;收到錢了,也不一定會确認為收入;同時,付了錢不一定确認為成本費用,确認了成本費用,也不一定會付錢。這樣就會造成按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計算的收入減去成本費用後得到的利潤,有很大一部分不一定是實實在在收到錢的利潤,也許一分錢也沒有收到,利潤數卻很大。這樣就給人一種錯覺,就是這家公司很賺錢,其實窮得叮當響,銀行裡一分錢也沒有。那這些沒有收到錢的利潤是什麼呢,都是一些沒有收到錢的所謂收入,主要如應收帳款對應的營業收入等,這些都是公司有權在以後向債務人收回的錢,但俗語說得好,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以後收回的錢是有風險的,說不定債務人卷了鋪蓋走人了,那你可就慘了。所以,對應收帳款的分析及管理,對每個公司都是非常重要的。随便加一句,任何有風險的東西,都可能會産生收益,所以,對風險是要加以利用的,而不是一味的加以抵制,應收帳款也一樣,有風險,也可以利用來産生更多的收益。再拉回來,我們看一看另外一個需要以收付實現制編制報表的原因,那就是,你活下來,不是因為有利潤,而是因為你荷包裡有錢,而要确認荷包裡是否有錢,錢變多了還是變少了,對于企業來說,要知道這一點,就要以收付實現制來編制報表了。這就是現金流量表存在的價值。
利潤反映了你賺錢的能力,而現金淨流量反映了你未來存活下來的可能性。因此,對于企業來說,一方面要以權責發生制來編制報表,計算出利潤,來看一看你有多大的賺錢的能力,同時,另一方面,也要以收付實現制來編制報表,計算出現金淨流量,來看一看你未來是否有可能存活下去,活得是否潇灑。
與現金流量表相關的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概念,在前面也講過,在這裡再提一下,那就是現金這個概念,在這裡我們提到的現金,是廣義上的現金,除了包括我們通常說的大團結以外,還包括存在銀行裡的存款,以及立即可以變成錢的短期投資等其他資金,總之,這裡的現金概念,就是有立即支付能力的資産。現金流量表裡的數字,就是反映這些有立即支付能力的資産的流動及結餘情況。
七、好的,讓我們來看一看現金流量表裡面到底有些什麼東東吧!
現金流量表将主要的視線,關注到企業裡對現金流量有重要大影響的三類活動上,哪三類活動呢?
一類是經營活動,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産品和服務的業務活動,如,産品或服務的銷售,生産及采購活動,以及與之有關的其他活動等;
第二類是籌資活動,說通俗一點,就是找地方去騙點錢回來,或者說時髦一點就是圈點錢回來,到哪裡去圈呢,無外乎兩個地方,一個是股市上,一個是債市上,這也是資金的兩個來源,一個是以股本的形式,二是以負債的形式,這就要看資金需求的多少及資金成本的大小了。
第三類活動,就是投資活動了,将圈來的錢,或自已賺來的錢,投到哪裡去,可以再賺到錢,這個就要考慮投資項目的回報率及風險等問題了,有關籌資與投資相關的問題,可以看一看我在博客中其他的相關文章,具體的内容以後有機會再詳細給大家說明。
這三大類活動,可以将他們細分為不同的小類活動,他們都會涉及到現金的流入及流出,關于每個大類中,又細分成哪些小類,這個可以找一個标準的現金流量表格式來看一看,标準格式裡有關小類的說明文字都比較明确,一看就明白,在此不做過多的解釋。将這三類活動分别計算出流入流出及結餘量,然後彙總得出公司在這段時期内,總的流入流出及結餘量。
在此要說明的是,這些流量及結餘數據的多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不是說流入量及結餘量越多越好。打個比方,現在突然給你100個億的資金,你感覺如何?如何這是真的,你一定沒事偷着樂吧,不過,不要高興得太早,要知道,任何資金都是有成本的,也就是說,任何資金,都是要求有回報的,總不能說,現在給你100億,兩三年後還是還别人100億吧。那你如何給這100億資金回報呢?這是個問題,也許對你這個從來沒有見到這麼多錢的人(當然,我想李嘉誠不會來看我的博客吧,呵呵),還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可不一定是一個好事,可能到時候找你要回報的時候,你會急得團團轉,這100億資金對你來說,可能是一個燙手的山芋。我在這裡想說的是,任何資源,都要于駕馭這些資源相匹配的能力,否則,就可能會把自己玩死,這種例子太多了,特别是在金融市場上,如前幾年被自己玩死的德龍就是這樣。同時,我們也并不是說,流出量增加,結餘量減少就一定是個壞事,可能是由于有好的投資項目,包括公司内部投資及外部投資,而進行了大量的資本性支出,等待未來有好的資金回報和現金的流入。
在現金流量表中,除了通過反映這三類活動來計算企業的現金流量外,還有一種方式,就是以淨利潤為起點,然後通過加減一些不産生現金流量,但對淨利潤有影響的項目,最後得出企業一段時期的現金流量,因為是通過淨利潤間接推出來的,這種方式叫間接法,在現金流量表中以附表的方式出現,與間接法相對應,通過計算三類活動來計算企業的現金流量的方法,由于這種方法比較直接,于是叫直接法。
在這裡想加一句的就是,這裡的間接法,其實就是我們上個世紀90年代編制企業财務狀況變動表時的方法,這個财務狀況變動表如今以現金流量表的附表的形式出現,真是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啊。不過,可不要小看這個附表。編制現金流量表,包括正表和附表,都需要對企業的業務及财務會計有相當的熟練程度,對報表編制人員有相當的要求,編不編得平,正不正确,反映了一個會計人員的職業水平。
不過,現在可以借助于計算機,在編制現金流動的記帳憑證時,就将該數據與現金流量表的表項目相關聯,這樣,在期末時,就可以直接快速的編制出現金流量表的正表,但附表就不那麼容易了,因為要進行一系列的分析和反推,因此,用間接法獨立的編制出現金流量表附表,對編制人員的要求更高一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