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并非新聞内容,請知悉)
幾千年的成敗興衰、王朝更替,那些看似沒有生命的東西,卻承載着我們的文化。這些承載着曆史與文化的古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物。正因如此,保護文物就是保護我們的曆史。現如今的大多數文物,要麼靜靜地躺在博物館裡接受最高等級的保護,要麼繼續躺在地底長眠。但除此之外,還有極個别文物,卻在出土之後被放置在露天任憑風吹日曬,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件文物。
在山西省永濟市城西約15公裡處的黃河古道兩岸,共有4尊鐵牛,當地人習稱“鎮河鐵牛”。這4尊鐵牛于唐開元十三年(725年)鑄成,距今已近1300年。在《易經》中,牛為坤卦,坤也就是土,五行相克中土克水,成語“水來土掩”也是由此而來。除此之外,耕牛在我國古代小農經濟的時代,是最重要的生産工具,甚至沒有之一。由此不難看出,古人鑄鐵牛于此的期望和願景。事實上,這4尊鐵牛也并非隻是一個裝飾。
古時交通不便,為了方便渡過黃河,先民在這裡架設了浮橋,這4尊鐵牛的出現,就是為了穩固蒲津浮橋、維系秦晉交通的。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曆史上曾多次改道,4尊鎮河鐵牛也曾一度被泥沙埋沒。至世紀40年代時,每到枯水期,行駛過的船隻還會被牛角劃傷船底。三門峽水庫建成後水位上漲,被淹沒在河底的鐵牛真成了“鎮河鐵牛”。為了保護這些少年文物,永濟縣博物館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于1988年開始查訪勘探。
經過一年的努力,博物館的考古隊員終于在次年8月找到了這些鐵牛,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作為一批研究價值極大的唐代文物,黃河鐵牛承載着祖先的思想和智慧,也是我們研究當時鑄造工藝的一個切入點。這樣的文物出土之後,最起碼應該收存和維護。但令人不解的是,這批鐵牛從出土至今,一直就被放置在露天,這不是暴殄天物嗎?事實上,當時就有許多人提出了質疑。永濟縣博物館的文物專家給出了解釋:不是不想管,而是根本不敢動。
要知道,這些出土的鐵牛每尊高約1.9米、長約3米、寬約1.3米,根據測算,每尊可達30噸。而地下的底盤和鐵柱,甚至重達40噸。所以要想把這些龐然重物搬遷到室内陳列,顯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并且如果強行用起重車輛轉移,這一過程中的磕磕絆絆,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損傷,這與保護的初衷背道而馳。所以文物專家們經過讨論決定,就地保護起來。一方面是對文物的一個保護,另一方面可以作為一個開放性的景點供遊客觀賞。
客觀來說,這的确是一個最佳的解決辦法。畢竟祖先在黃河兩岸鑄造這些鐵牛,本意就是鎮水,如果強行将它們搬走,勢必會使這些文物失去其誕生之初就被賦予的意義。但不幸的是,由于曾經長期沉在水底,再加上出土後的日曬雨淋,這些鐵牛已經開始出現了鏽迹。好在當地的文物保護單位會對這些鐵牛進行維護,雖然是在露天存放,但也并非是全然不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