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黃河是世界上最渾濁的河流之一,河水一直都是黃色的,因為河水中雜有大量黃色泥沙,曾經有“一碗水半碗沙”的說法,但是現在黃河河水徹底變清了,甚至有了“黃河水直接可以飲用”的說法。
黃河全長5464公裡,發源于青藏高原,途經九省後入流渤海,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流,是亞洲第三長河流,是全球第六長河流,蜇伏我國中部土地上,十分雄偉。
黃河水變清了,河每年帶走泥沙比長江還少?
對黃河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黃河下遊多處河段比地面還要高得多,甚至高出10多米,所以黃河得了“地上懸河”這個綽号,這是因為黃河每年輸送泥沙多達16億噸,4億噸泥沙留在黃河下遊,生成新的平原,還有12億噸泥沙流入大海。
在“晉陝峽谷”黃河段,過去兩岸都是廣闊的黃土高原,由于沒有多少植被,加上土質疏松,每次降雨都有大量水土流失,這導緻該區支流系統非常龐大,有數千條之多,光黃土高原支流每年輸送多達9億噸泥沙。
1噸黃土0.7個方,12億噸就就8.4億個方,完全可以堆積成一座大山,所以黃河每年帶走一座大山的泥沙,盡管黃土高原上的黃土地并沒有黑土地那麼有養分,但就這麼白白流失了,也是非常可惜。
但是近些年來,人們注意到黃河水越變越清澈,甚至有河段河水的清澈度超過了長江水,怪不得有小孩子第一次見到黃河後第一句話:我看到長江了,這充分說明黃河水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河水徹底變清了,可以跟長江江水相比了。
從量變到質變,經過近60年的治理,今天黃河已經發生了巨變,黃河兩岸也今非昔比,黃河每年帶走的泥沙從12億噸減少到8.3億噸,再從8.3億噸減少到現在的2.68億噸,據說比長江帶走泥沙還要少,是真的嗎?
近年來,長江帶走泥沙量也在減少,在三峽大壩還沒建成之前,長江江水每年帶走泥沙多達4.68億噸,在三峽大壩修建之後,長江每年帶走泥沙減少到2億噸左右,總之,中國的這兩條大河帶走的泥沙量雙雙減少了,所以,現在黃河帶走泥沙比之前長江要少。
黃土高原披綠裝
黃土高原地域遼闊,位于我國的中部偏北的地區,東西長1000餘公裡,南北寬750公裡,包括了陝西、山西、甘肅、甯夏和青海部分地區,總面積約為30萬平方公裡。
在幾十年前,黃土高原基本上沒有樹木,由于土地流失嚴重,當地農民的耕地都無法固定下來,今年在這裡播種,明年可能就要去那裡播種了,而且下雨之後,土地會脫層皮,所以損失很大,當地人将耕地稱為“流動沙地”,陝西境内的流動沙地一共有860萬畝。
為了種植莊稼,農民通過打“淤地壩”的方式來保留水土,淤地壩就是在山坡的溝道修建大壩,目的是攔截大量沙土和水,大量沙土流到這裡後,堆積出一片平原地,然後農民們在平原地上種莊稼,水和土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所以在四十年前,陝西打“淤地壩”非常常見,但是現在“淤地壩”也漸漸消失了,因為農民再也沒有這個必要了,黃土高原的土地流失情況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黃土被種下了大量植被。
到了今天,黃土高原的森林覆蓋率從之前的0.9%增加到現在的70%,黃土高原披上了綠裝,甚至比南方地區的綠色還要多,之前經常流動的沙地現在已經變成了固定和半固定沙地,極少有沙土流進黃河,這就是黃河水變清的原因之一。
黃河變清,有什麼益處?
首先黃河水變清肯定是件好事,證明黃土高原上長有大量植物,土地流失情況得到了徹底解決,保住了黃土高原的土地,農民有了大量可用于耕種的穩定土地了,要不然,随着時間的推移,黃土高原未來很有可能就沒有了。
黃土高原自然環境變好了,不再是之前死氣沉沉的黃色,取而代之的是鮮活的綠色,綠色植被淨化空氣,釋放氧氣,空氣變清新了,很多人願意在這裡安家了,有不少農戶通過種植莊稼和水果,已獲得了不錯的收入,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黃河水變清後,黃河水中的魚類品種很有可能變得更加豐富了,之前不适應大量泥沙河水的魚類可能就要來在黃河河水中生存和繁衍了,說不定幾十年後,黃河中的魚類品種變得跟長江那樣豐富。
黃河水一直都很渾濁,有上萬年曆史了,現在徹底變清了,會不會破壞之前建立好的生态環境呢?從目前來看,并沒有對生态環境造成任何的破壞,反而是更有利于生态環境保持。有趣有料的科學内容請關注唯一的有趣探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