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
學名是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clarkii),俗稱螯蝦、小龍蝦、淡水小龍蝦,在分類上屬動物界、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爬行亞目、螯蝦科、原螯蝦屬。
小龍蝦是全球經濟産出最大的螯蝦品種,主要分布地區為中國長江流域、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約占當地淡水螯蝦總産量的90%)。除小龍蝦外,其他常見的螯蝦還有紅螯螯蝦、東北螯蝦等品種。白河原螯蝦主要分布在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約占當地淡水螯蝦總産量的10%);紅螯螯蝦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東部,我國廣東、福建、浙江、江蘇、江西、湖北等省份均有養殖。東北螯蝦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
克氏原螯蝦
白河原螯蝦
紅螯螯蝦
東北螯蝦
進入21世紀以來,随着國内消費的迅猛發展,小龍蝦産業從最初的“捕撈 餐飲”,逐步向小龍蝦養殖、加工、流通及旅遊節慶一體化服務拓展,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鍊條。
小龍蝦的幾種主要養殖模式
目前,小龍蝦養殖模式主要有稻田養殖、池塘飼養、蓮藕(葦)田套養、河蟹池混養、大水面人工增養殖等。其中,稻田養殖為各地主要的養殖模式,此模式可細分為蝦稻連作、蝦稻共作。此外,小龍蝦養殖新模式也不斷湧現,如浙江省“菱-蝦”模式、山東省“藕-蝦”模式、海南省冬季養蝦模式、湖北省和上海市大棚反季節養蝦模式等。
全國小龍蝦養殖模式占比
稻蝦綜合種養模式又是小龍蝦養殖的主要模式,此模式可細分為稻蝦連作、稻蝦連作 共作等模式。
小龍蝦的生長習性
小龍蝦生長速度較快,春季繁殖的蝦苗,一般經50~60天的飼養,就可達到體長8厘米以上,重量35克/尾以上的商品蝦。
25~40克/尾的商品蝦
重量大于50克/尾的大規格蝦
小龍蝦是通過蛻殼實現生長的,蛻殼的整個過程包括蛻去舊甲殼,個體吸水迅速增大,然後新甲殼形成并硬化。因此小龍蝦的個體增長在外形上并不連續,呈階梯形,每蛻一次皮,上一個台階。
小龍蝦在生長過程中有青殼蝦和紅殼蝦,青殼螯蝦是當年生的新蝦,一般出現在上半年,池水深、水溫低的水體較多,通常經過夏天後大部分為紅殼螯蝦。
土地位置
通水條件,蝦塘選址必須要有充沛的水源條件并且水質良好,且能夠通過提灌或者自流形式供水。在選擇場地建蝦池時,要求離養殖場周圍3千米以内無污染源,符合我國頒布的《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 5051—2001)。
土地規整,基本能夠成方成網,不能有太大高差,地勢開闊平緩利于建設和管理。
1
視野開闊、水質良好的小龍蝦養殖場
土壤地質
小龍蝦有冬夏穴居的習性,交配産卵和孵化幼體也大多在洞穴中進行。因此,養殖池塘土壤土質的好壞是小龍蝦養殖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土壤可分為壤土、黏土、砂土粉土、礫質土等,用于苗種繁育的池塘土質以壤土、黏土為宜。
土壤土質勘查
小龍蝦養殖選址過程中,應勘查備選地塊的地表10~20厘米土壤耕作層,還要查勘地面以下1.2~1.5米土層的情況,确認地面以下土層不會滲漏、塌陷。
黏土、壤土(适合小龍蝦養殖)
壤土和黏質土池塘保水力強,水中的營養鹽類不易滲漏損失,小龍蝦挖掘洞穴不易塌陷,有利于小龍蝦的苗種繁殖與生長。其他土質養殖池塘,隻要不滲漏水,能夠種植水草,都可以進行小龍蝦養殖。
養好一塘槽、養好一塘水,在小龍蝦養殖中都非常重要。小龍蝦養殖池塘投放苗種、投放種蝦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為小龍蝦養殖培育好良好的生态環境,主要包括消毒、除害、種草、肥水等必要措施。
新塘消毒
新挖池塘由于原先農業種植使用農藥,有可能會存在少量農藥殘留,為确保小龍蝦養殖安全,建議進行消毒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用水泵從水源地打水,上水至田闆以上,将池塘浸泡1~2周時間,排水,往複2~3次即可。
② 新開挖的池塘,一般采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
生石灰消毒
陳塘消毒
蝦池經過幾年養殖後,由于積存殘飼且淡水蝦大都營底栖息生活,易環境惡化導緻病害的發生。糞便和生物屍體與泥沙混合形成淤泥,淤泥過多、有機物耗氧過大,造成下層水長期呈缺氧狀态。與此同時,小龍蝦在不良的環境條件下,其抵抗疾病的能力減弱,新陳代謝下降,容易引發蝦病。因此,改善池塘養殖環境,特别是防止淤泥過多,是養殖的重要措施。
除害
通常情況下,無論是小龍蝦苗種池塘還是成蝦養殖池塘,每年均需要多次實施除害,主要是殺滅池塘内的野雜魚以及緻病菌等,一般在蝦苗或親蝦投放前15天左右進行除害工作,目前消毒除害的主要方法如下。
茶粕法
茶粕是油茶籽榨油後的餅粕,含有一種溶血性物質—皂角苷,對魚類有殺滅作用,但對甲殼動物無害。
常規用法:先将茶粕敲碎,用水浸泡,水溫25℃時浸泡24小時,加水稀釋後全池潑灑,用量為每畝每米水深施用35~45千克。清塘7~10天後即可放養親蝦。
茶粕餅
巴豆法
巴豆是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果實,其可以有效殺滅池中野雜魚。一般用量為水深10厘米塘口每畝施用5.0~7.5千克。
藥物除害
目前一些魚藥生産廠家也推出了一系列高效消毒除害藥物,但是養殖單位及個人選擇施用藥物須慎重,應采取安全有效的消毒除害方法。
水草種植常言道“養好一塘蝦,先養一塘草”,良好的水草環境是小龍蝦吃食、休息、脫殼、隐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水草管理也是小龍蝦養殖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水草管理好壞對小龍蝦養殖産量、養殖規格、養殖效益有着決定性的作用,應給予重視。
水草既是小龍蝦的主要餌料來源,也是其隐蔽、栖息的重要場所,還是保持蝦池優越生态環境的主要貢獻者。适宜種植的水草有伊樂藻、輪葉黑藻、苦草、水花生、水葫蘆等。
鮮嫩的伊樂藻
苗種繁育池塘移栽成功的伊樂藻
水草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和維生素B12等,能夠為小龍蝦生長提供營養物質,減少飼料投喂。此外,水草可以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充足氧氣,還能大量吸收水中氨态氮、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對穩定水環境pH值、增加水體透明度、促進蛻殼和提高飼料利用率等均有重要意義。
輪葉黑藻芽孢
小龍蝦 粳稻種養技術
水草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和維生素B12等,能夠為小龍蝦生長提供營養物質,減少飼料投喂。此外,水草可以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充足氧氣,還能大量吸收水中氨态氮、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對穩定水環境pH值、增加水體透明度、促進蛻殼和提高飼料利用率等均有重要意義。
稻田養殖小龍蝦,是指在稻田内養殖小龍蝦的模式,利用稻田的淺水環境,輔以人為措施,既種稻又養蝦,以提高稻田單位面積效益。稻田飼養小龍蝦可為稻田除草、除害蟲,少施化肥、少噴農藥,每畝能增産小龍蝦80千克左右。
稻蝦連片養殖區
稻田 小龍蝦養殖模式有以下3種。
模式一:小龍蝦 粳稻養殖模式,3—6月養殖小龍蝦,6月初粳稻育秧,6月下旬插秧,7—10月水稻種植,10月底至11月上旬水稻收割,12月曬田,1—2月上水種草。
模式二:中稻種植 冷浸田小龍蝦養殖模式,4月下旬—5月上旬水稻育秧,5月中旬中稻栽插,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水稻收割,9—10月投放小龍蝦種蝦,10月稻田上水,冷浸田過冬,3—4月小龍蝦養殖與捕撈。
模式三:小龍蝦 高稈水稻模式,時間節點與小龍蝦 粳稻養殖模式相似,區别在于高稈水稻在7—8月,稻田不需要降水烤田,可以一緻維持高水位狀态,更利于小龍蝦養殖,缺點是高稈水稻栽插、收割需要一定的人工成本支出。
1
2
小龍蝦在水稻下的生活情況
1
2
水稻孕穗、灌漿、曬田
以上内容節選自
《畫說小龍蝦養殖關鍵技術》
“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畫說“三農”書系》
主編|黃鴻兵
責任編輯|張國鋒
封面設計|孫寶林 田靜
原創圖文|陳瑩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本書由長期從事小龍蝦養殖技術服務的專家編寫,針對小龍蝦的産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大量現狀圖片展示和說明為主,從小龍蝦的産業現狀、生物學特性、養殖池塘選址、塘口設計、苗種投放、成蝦養殖、病害防控等角度,展示了小龍蝦養殖各個環節需要注意的問題。書中相關内容一方面能夠讓消費者了解小龍蝦的産業特點,同時給準備開展小龍蝦養殖的投資者提供一定的參考,了解投資小龍蝦養殖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對養殖收益和存在的投資風險有一定的評估參照。另一方面,給已經從事小龍蝦養殖的養殖戶(或者養殖企業)就小龍蝦養殖過程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參考對照,點明小龍蝦養殖過程的注意事項,以期養得更好。
最後,從企業經營的角度,為适度規模化的小龍蝦養殖企業提供一定的質量安全、品牌戰略、企農利益連結機制等方面的初步指導意見,為企業提升發展提供一定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