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四爺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緣木求魚】不能不承認,不同的人生,往往就決定于一閃念,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劉四爺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緣木求魚】
不能不承認,不同的人生,往往就決定于一閃念。
木木
在老舍先生的原著裡,與祥子、虎妞一樣,劉四爺,無疑也是一個悲劇性人物。雖然我們完全可以把劉四爺的悲劇性人生歸結為時代流水線上的标準化工件兒,是一種類宿命性的産物,但也不能不承認,其本身性格的局限性,是把他最終踹進無邊暗夜裡的那最直接的一腳。
在小說裡,劉四爺是賣了人和車廠,卷了錢自己享清福去了,至于享到了怎樣的清福,書裡卻沒細說。不過,揣摩着,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一個70歲的老頭兒,光棍兒着,真想踏踏實實地自己享清福,難度估計挺大,即使他年輕的時候橫過,沒什麼人敢惹,但人老了,就得服老,不服老,就可能被“後浪”削。因此,别管是被削得改了脾氣,還是硬挺着繼續那麼過,于這個老流氓而言,日子清閑不了,就更别提什麼福不福了。後來,在冬日黃昏的風裡,劉四爺被祥子半道兒趕下了車,大約也是對其最終結局的一種暗示。
如此結局,不客氣地說,應該是最差的一個結局,這個已經70歲的劉四爺,其決絕之舉,最終固化了自己、虎妞和祥子的終極命運,明顯是一個多輸的局面。這樣的局面,雖然我們大可以簡單而粗暴地評判為那個時代的必然,但稍加琢磨即不難發現,“劉四爺”并非某個年代的獨有标志,還是很具有普遍性的,即什麼年代都缺不了“劉四爺”的身影。
性格決定命運,一點兒也不錯。劉四爺性格的定型,雖然主要仰賴于“愛錢”、“隻愛自己個”,但不能否認,不聰明,不知道變通,看不透世道,參不破人生,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這些因素亂七八糟地糾纏在一起,劉四爺的命運也就隻能這樣了。但凡有一個“參數”發生了變化,不但劉四爺的命運會發生變化,連帶着虎妞、祥子的命運都能變得不同。
比如,劉四爺在愛錢、愛自己的同時,也能分出些真愛給自己的“寶貝”女兒,或者性格不是那麼強悍,大約虎妞也不至于最終落個難産而死的結局。又或者劉四爺能更有些人生智慧,居然能明白“帝王将相甯有種乎”的道理,想必祥子就能免于“臭拉車的”這個宿命性的身份标簽,而變得可愛起來,隻要人可愛起來,祥子最終接手人和車廠也就沒什麼讓人别扭的了。
如果劉四爺竟能有大智慧,那最終的結局就不得了。比如,心甘情願、高高興興地把車廠分一半給虎妞和祥子,扶上馬,送一程,充分調動自己積攢了好幾十年的人脈,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全力支持小兩口兒做大做強。女兒、女婿的日子和事業發揚光大了,不但自己面子上有光,更重要的是,萬一自己的車廠有個風吹草動、天災人禍的,小兩口好歹也能支持一下。如果兩個車廠能夠“比、學、趕、幫、超”,展開有益競争,估計人和車廠的勢力,很快就能覆蓋京城。
到了這一步,下面的事情就好辦得多,兩個車廠做大做強的模式、套路就多得數不清。比如,在京城人力車市場一家獨大的情況下,自己的車廠負責城裡,女兒、女婿的車廠負責城外,分别壟斷,車價完全就能往上提,份子錢也能随之提高幾成。錢掙得多了,還可以逐漸向其他利潤肥厚的行業滲透,比如,投資個洋車制造廠,向水車、糞車領域進軍之類的。總之,有錢好辦事兒,錢一多,四面八方的資源肯定都會逐漸往這兒聚,接下來别管想辦啥事兒,就都稀松平常得很。
按照這樣的路數,劉四爺的家族事業一定能一日千裡,蒸蒸日上個沒完沒了。你想啊,整天都是好事圍着,劉四爺必定容光煥發,精神矍铄,加上身體本來就好,沒準兒就能再活個500年,高興了,完全可以續個弦,再生幾個大胖小子也不是沒可能的事,那樣一來,劉家開枝散葉,興旺發達,沒準兒就是另一個興旺幾百年的大家族。
不能不承認,不同的人生,往往就決定于一閃念,劉四爺原本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但讓人比較郁悶的是,他偏偏就想一條道兒走到黑,真是讓人一點兒辦法也沒有。也是,我們為劉四爺選擇的人生道路,對他而言,有點兒過于另類了,那個年代的人,怎麼可能有那麼多的花花腸子。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